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干字当头 奋发有为|“造星”竟然可以论天?批量化生产不是梦!

无锡经开区微纳星空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近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国内领先的智能化卫星批量生产能力,每年可生产200kg级—500kg级卫星产品150颗以上,主要满足企业自建星座、国家卫星互联网项目、代建商业客户星座等任务的需要。

该项目将建设占地2.3万平方米的商业卫星总装测试大厅以及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等相关基础设施,并配套建设力学试验、EMC(电磁兼容)试验、热试验、磁测试等全系列试验系统,可为多种类型的卫星和部组件提供完善的实验场景,确保出厂卫星产品安全、可靠。

“批量‘造星’指日可待!”微纳星空副总经理程楠介绍,相较于传统站位式卫星总装方式,该智能化产线可以将卫星AIT(总装集成测试)时长由传统3—4个月大幅缩短到1—1.5个月,最快时长可达20—25天,同时可节约最高80%的装配与测试环节的人工成本。

作为无锡经开区空天信息产业链链主企业,微纳星空积极布局商业卫星整星批量化制造、关键器部件制造、卫星数据应用等领域。“未来公司将依托该项目,更好带动卫星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落户经开区,加速卫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成熟。”程楠说。

逐梦空天,企业向“新”而行的步伐坚实有力,离不开经开区一路护航、全力支持。去年,微纳星空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正式成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该轮融资由元禾重元—无锡经开尚贤产投基金领投,助力该公司在卫星研发、制造、生产等环节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近年来,无锡经开区加速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新赛道,着力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算力为底座、科研创新平台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吸引微纳星空、中科星图、巡天揽宇等一大批生态圈企业纷至沓来,为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开区将与企业携手,合力打造我国商业航天自主可控的卫星自动化、智能化产线标杆项目。”无锡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崭新空间,为全市空天产业发展构建核心竞争力,释放未来可期的无限潜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魏琳 通讯员 黄洁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