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 > 正文
省际边缘区域振兴的“淮海实践” —— 评《新发展理念视角下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在党和国家日益强调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新发展理念视角下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出版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该书由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州工程学院曹杰、董金玲两位教授合著,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从理论、实践、创新三重维度,系统剖析了淮海经济区这一战略枢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丰富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内容,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该书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深化新发展理念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应用

该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核心,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从理论阐释出发,结合淮海经济区实际,将新发展理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例如,书中提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区域信用联盟共建”等策略,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性,又回应了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书中对“协调”与“共享”理念的强调,直指淮海经济区长期存在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体现了理论的实践价值。

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淮海经济区发展现状和特征

作为我国最早探索跨省合作的区域之一,淮海经济区经过39年的发展,完成了从概念到实体的演变。该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与数据,梳理了其从“政策低谷”到国家战略的跃升过程,尤其突出了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定位演变。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经济指标,揭示了淮海经济区“总量提升但人均落后”的典型特征,凸显了发展的不均衡性。其数据支撑充分,时空维度清晰,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量化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新突破

该书的突出贡献之一在于建立了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通过选取33项指标,对淮海经济区的10个核心城市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测度。另外,该书将淮海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区域进行横向比较,指出其在创新投入、开放程度、共享水平等方面需要完善之处。例如,长三角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3968,淮海经济区仅为0.2207,长三角创新指数高出淮海0.1分,共享发展差距更达0.33分,这一结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价值。

提出较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基于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书中提出了覆盖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八大行动路径。例如,在创新领域建议“建设跨区域数据中心”,在协调领域强调“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功能”,在开放领域提出“共建自贸区与保税区”。这些建议既有顶层设计的全局性,又兼顾地方实践的可行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文旅品牌共塑”的构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力作。它不仅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与行动指南,更为我国其他省际边缘区破解“双重低谷”困境,实现“洼地崛起”提供了借鉴。本书理论扎实、数据详实、建议务实。书中对徐州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强调,对跨省协作机制的探索,以及对“陆海联动开放高地”的构想,均体现出战略眼光的前瞻性。

未来,淮海经济区能否从高质量发展“起步阶段”迈向“成熟阶段”,既取决于政策落地与市场活力的结合,也需要更多此类学术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版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区域经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等群体,了解研究淮海经济区以及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与实践参照。

王云平(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胡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