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化疗,很多人都闻之色变,因为化疗的副作用常常使肿瘤患者陷入较大的痛苦之中。如何缓解化疗中产生的不适症状?记者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开设的“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MDT门诊”找到了答案。该门诊通过多学科协作与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化疗后神经损伤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方案,成为全国首个聚焦此类病症的专病门诊。4月16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联合多学科举办义诊活动,前来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肿瘤科的医护人员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向他们科普防癌抗癌、中医药防治肿瘤及养生相关知识。

中西医结合破解化疗副作用难题
“我是一名乳腺癌患者,之前的化疗过程十分痛苦,经朋友介绍转诊到了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义诊现场,前来问诊的王女士告诉记者,通过服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手段,不仅缓解了她的癌痛,还改善了她的睡眠,“症状改善以后,我坚持做完了化疗,现在的状态也很好。”
江苏省名中医、江苏工匠、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主任霍介格解释道,许多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紫杉醇等,往往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并发症,患者会感到手麻、脚麻、疼痛,甚至有的人会出现跌倒、骨折等事件,导致部分患者不得不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甚至停止化疗,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针对这种并发症,西医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有限,而且副作用较大。经过我们团队十几年的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一人一方,配合科室研发的中药制剂熏洗,还有火龙罐、温针灸等外治方法,采用多学科协作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临床上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霍介格讲道,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不仅可以控制甚至逆转癌前病变,对于放化疗患者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对于术后的肿瘤病人,用中药进行巩固加持,还能起到提高免疫功能,整体调理,减少复发的作用。霍介格回忆,一位妇科肿瘤患者在放疗过后出现了严重的放射性肠胃炎,持续几年的便血腹痛让她苦不堪言,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中药灌洗、中药内服,一个星期后症状即有缓解。“肿瘤患者的痛苦无需‘强忍’,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能有效帮助缓解,还能增强疗效”。

多学科协作一站式服务 全面提升患者康复体验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牵头制定了国内首部《化疗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研发了院内制剂“芪桂通痹颗粒”。此次新开设的MDT门诊整合了肿瘤科、超声医学科、针灸康复科等6个科室资源,形成“生理-心理-社会”一体化治疗模式。“针对的患者主要是经化疗药物治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手足远端的麻木、痛觉过敏、疼痛、四肢和口周冷感觉障碍、运动功能的减退、肌肉痉挛等。患者一次挂号即可获得超声评估、中医辨证施治、针灸理疗及营养指导等全流程服务。”

一位胃癌患者肖阿姨正在体验多学科门诊的高效:超声科通过“剪切波弹性超声”量化评估周围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针灸康复科制定个性化理疗方案,中医专家开具通脉活血中药,营养师同步调整饮食结构。“我接受了一个月的治疗,感觉手脚麻木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体力状况、睡眠和饮食等情况也有了明显改善。一次门诊解决多个难题,真是很方便!”肖阿姨感叹道。
霍介格提醒,预防癌症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早诊早治早预防,特别是高危人群,例如有家族史的患者、45岁以上的患者以及已经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做到定期体检,发现早癌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其次就是要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吃过冷、过辣、过烫的食物,减少压力,适度运动。
通讯员 罗鑫 杨萨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晶 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