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华,4175元,来签字!”4月22日,常州溧阳三胜村十思园采茶工驻地,来自河南商丘虞城的黄河琴正协助会计给172位采茶工发工钱。从2013年起,每年3月下旬黄河琴都会召集劳务工辗转来溧阳采茶,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黄队长”。



采茶工是清一色的女性,大多是跟团多年的熟手。单程580公里,采摘期20天左右,包车、包食宿,这些都让“娘子军”挺满意。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虽然辛苦,但有钱挣啊!”在当地制衣厂打工的胡晓园特地请了20来天假,与母亲一起来采茶,已坚持5个年头。她说:“这儿风景还好咧!”




山雾轻绕茶香浓,轻捻嫩芽入篮中。当春天新芽吐绿,在天目湖畔的玉枝、新概念、时雨等大小茶场,不时能看到有星星点点的采茶工在山间穿梭忙碌。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成宝说,“最多的一年有1000多人来采茶,河南采茶工严格按一芽一叶的要求采茶,确保了天目湖白茶的品质。”






黄队长的老伴老姚和儿子小姚,今年也分别带130人、110人来溧阳采茶。溧阳茶树种植面积达7.2万亩,每年都有近4万人从河南、安徽等地来此采茶,规模化、专业化的跨省务工团队,不仅缓解了溧阳季节性用工短缺,也带动外省村民增收致富。



3月在江苏采茶,5月到山东给苹果套袋,6月到宁夏采枸杞,9月摘苹果,10月去浙江加工水果罐头,“娘子军”们一年务工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她们像候鸟般东奔西走,收获希望。

策划:田梅 肖勇
文图: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余萍
视频拍摄:余萍
视频剪辑:魏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