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河南“娘子军” 江南采茶忙 跨省奔赴春之约

“王艳华,4175元,来签字!”4月22日,常州溧阳三胜村十思园采茶工驻地,来自河南商丘虞城的黄河琴正协助会计给172位采茶工发工钱。从2013年起,每年3月下旬黄河琴都会召集劳务工辗转来溧阳采茶,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黄队长”。

3月31日6:30,两辆大巴车载满采茶工,从河南商丘出发前往溧阳。
44岁的秦丽娥第五次乘大巴前往溧阳,同伴带了馍给大家分享。
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采茶工们抵达溧阳的茶山。

 采茶工是清一色的女性,大多是跟团多年的熟手。单程580公里,采摘期20天左右,包车、包食宿,这些都让“娘子军”挺满意。

4月1日,黄河琴给采茶工分配茶篓,并逐一登记编号。
4月1日,村卫生室人员为新来的采茶工量血压,开展健康宣传。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虽然辛苦,但有钱挣啊!”在当地制衣厂打工的胡晓园特地请了20来天假,与母亲一起来采茶,已坚持5个年头。她说:“这儿风景还好咧!”

4月4日5:52,采茶工整装待发。
黄河琴召集大家开展简短的采前培训。
全副武装的采茶工们奔向熟悉的山头,希望能多采一些鲜叶。
4月16日5:05,46岁的徐艳梅在脸上涂防晒霜,采茶十二天手背已被晒黑。

山雾轻绕茶香浓,轻捻嫩芽入篮中。当春天新芽吐绿,在天目湖畔的玉枝、新概念、时雨等大小茶场,不时能看到有星星点点的采茶工在山间穿梭忙碌。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成宝说,“最多的一年有1000多人来采茶,河南采茶工严格按一芽一叶的要求采茶,确保了天目湖白茶的品质。”

采茶工迎着朝阳在茶垄间穿梭。
采茶工娴熟地采摘茶叶,她们平均每天采摘8小时左右。
4月5日,采茶工在十思园排队交茶的场景,吸引了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目光。
4月5日,62岁的胡艳英仔细核对鲜叶的重量,今年是她第二年来采茶,挣了三千多元。
4月15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采茶工们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第一天采茶走了一万多步,胡晓园(右)回来后边吃饭边泡脚解乏,母亲过来给她添菜。

 黄队长的老伴老姚和儿子小姚,今年也分别带130人、110人来溧阳采茶。溧阳茶树种植面积达7.2万亩,每年都有近4万人从河南、安徽等地来此采茶,规模化、专业化的跨省务工团队,不仅缓解了溧阳季节性用工短缺,也带动外省村民增收致富。

任丽娟、杜秋菊采茶已超过10年,从去年开始她俩到车间学习制茶。
4月22日,采茶工排队领取工钱。
52岁的潘美丽第一次来采茶领到工钱两千多元,她表示明年还来争取多挣点。

3月在江苏采茶,5月到山东给苹果套袋,6月到宁夏采枸杞,9月摘苹果,10月去浙江加工水果罐头,“娘子军”们一年务工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她们像候鸟般东奔西走,收获希望。

天目湖畔茶园春色美如画。

策划:田梅 肖勇

文图: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余萍

视频拍摄:余萍

视频剪辑:魏林娜

责编:金琎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