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五一健康指南 | 小龙虾美味,可别过量食用哦

“五一”假期开启啦,无论是亲友聚会、旅游打卡,还是宅家休息,美食是假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健康饮食,为此,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多名医院专家,快收下这份“五一”健康指南吧。

饮食注意禁忌,以免诱发急性肠胃炎

“五一”假期期间,江苏各地龙虾大量上市,不少爱吃龙虾的市民大饱口福。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光铭提醒,小龙虾属于中嘌呤食物,过量食用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尤其避免与啤酒等高嘌呤饮品同食。

“为了增加口感,很多小龙虾烹饪之后油脂含量较高,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胰腺炎、胆囊炎、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症状;消化不良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健康人群单次建议不超过10-15只,避免与冰镇啤酒、冷饮同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虾头富集重金属(如铅、镉),脂肪含量高,建议只食用虾肉。”王光铭表示。

食源性疾病进入发病高峰期

5月正值春夏之交,食源性疾病也进入发病高峰期。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专家提醒,防控要点主要是“把好一张口”,即预防病从口入。

专家给出防控“五要”和“五不要”建议。

“五要”:

1.要妥善储存食物;

2.要细致处理生鲜食材;

3.要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原则;

4.要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5.要科学合理地补充水分。

“五不要”:

1.不要吃霉变食物;

2.不要吃过期食品;

3.不要在路边摊随意就餐;

4.不要暴饮暴食;

5.不要忽视个人卫生。

心梗信号早知道,及时就诊要记好

“五一”假期中,早晚温差较大,一些开空调的地方室内外温差更大。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邢俊武介绍,很多外出游玩的游客的作息和饮食都不太规律,各种吃喝、熬夜、旅途劳累导致身体疲劳,血管负荷加大,高危人群发生意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心梗发作迅速、剧烈,发现信号时必须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按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如果假期出现下面这5点,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1.夜间或休息时,左前胸闷痛或压榨样痛。

2.心绞痛症状突然加重:发作频繁,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3.无明显诱因的胸痛、胸闷、乏力、心慌、气短。

4.运动时以下部位疼痛:如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上肢痛、肩膀、后背痛中一个或多个地方疼痛时。

5.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晕厥。

如果突遇心脏病发作,要立即让患者休息,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诊。节假日期间注意合理作息,规律饮食,切忌过度饮酒和暴饮暴食,尽量少熬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 浦琼月

责编:孙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