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得物社区打造创作者变现新生态,真人+有用成关键驱动力

当其他内容平台都在争抢头部达人、流量投放,得物社区却成了年轻创作者靠兴趣变现的新去处。这里鼓励真实体验和生活化内容,从球鞋、美妆到跑步、摄影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内容创作者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也探索出了新的变现渠道。

过去一年,得物社区活跃创作者同比增幅143%,投稿动态数同比增幅154%。同时,他们也在将自己的兴趣变现,目前得物上有现金收入创作者数达83万人,他们正在将兴趣爱好转化为实际收益。

在近日举办的2025得物全明星日(得物社区的创作者大会)上,得物发布了《社区公约》,鼓励创作者以真实体验出发,创作具备对用户有价值、有帮助的内容。《社区公约》的发布,给创作者指明了方向,也是得物社区健康发展、鼓励和激发更多创作者入驻社区的关键一步。

对符合《公约》的优质创作者,得物还推出「全明星主场计划」,在未来12个月投入超过300亿曝光、30万件免费商品和5亿元现金,帮助不同阶段的创作者获得回报。同时,还发布「引力PARTNER计划」,引入首批授牌服务商,专注为创作者持续创作内容、获得收益服务。

从兴趣玩家到职业创作者,年轻人的赚钱方式正在改写

例如,大学期间因为对球鞋文化感兴趣、经常在得物买鞋的@瞧瞧乔乔Y,本来没计划成为一名全职博主,「后来粉丝有一两万的时候,开始接到商业化合作,我才慢慢意识到做内容可以是一个变现方式。」

和她类似的,还有从穿搭分享转型视频拍摄内容创作者的@pika_pika,2022年,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尝试视频拍摄,通过一条视频,「几天涨了1000个粉丝」。目前,已经毕业的@pika_pika 每个月都能接到十几二十个商业化合作,收获比同龄人更高的收入。

众多品类的创作者,通过在得物社区的内容创作,获得了商业化变现的机会。根据得物官方数据,除球鞋和穿搭外,潮玩、运动、数码、美妆、家居、汽车、游戏、知识和影视类目的创作者从32%提升到65%,创作品类正在变得更加丰富,也让更多创作者有商业变现的机会。过去一年,创作者总收入同比增长89%,有现金收入的创作者人数也增长了161%。

推动真实创作与优质内容的共生,得物为创作者提供全面扶持

从《公约》能看出,真诚表达、真实体验是得物社区的方向,得物认为,这也是他们能一如既往聚集年轻人的特质。得物App创始人兼CEO杨冰就在会上表示,「得物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要让大家每次打开得物,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真诚、真实、品质和可信赖。10年后,我们还能始终像最开始一样——不忘初心、行事正当。」

为了给坚持真实的创作者更多回报,得物社区推出「全明星主场计划」,投入超过300亿曝光、30万件免费商品和5亿现金进行扶持。对新手创作者,每月免费发放超 3 万件商品、超过200万优惠券激励创作;打造作者成长体系、10个品类的内容蓝皮书,提供系统指导。对进阶创作者,提供价值 5000 万尖货的优先体验,和 VOGUE、F1 上海站、马拉松赛事、NBA 球星中国行等影响力合作机会。

此外,得物社区还在持续识别和打击单一同质、搬运抄袭、营销感强的劣质内容,启动对水军、刷粉刷赞和历史不活跃账号的专项治理。这也是给优秀创作者更多成长空间、推动社区健康增长的必要手段。

内容「种草」到交易闭环,品牌与创作者共赢的新生意场

在得物App社区,活跃着大量潜在消费者,既为他人提供购买参考和建议,也会依据社区内容进行消费决策。80%的内容帖子下方可挂商品链接,用户浏览到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直接点击内容下方的商品链接,进入到分享商品的详情页。而社区用户的分享,又会在商品详情页天然形成了「买家秀」。

这样一条链路,满足了用户从浏览、分享到购买的需求,种草链路更短,再加上真人、真实体验的内容,转化效率就会特别高。Kappa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商品流量来源中,社区流量占比高达40%以上,「种草」、「交易」两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作用,而且「内容可以沉淀,可以被用户搜索到,具有长期价值」。

国货美妆品牌薇诺娜,之前平均每月要在得物社区发布约2000篇高品质内容,今年要继续加码得物社区,内容量目标增加30%-50%。「得物上一篇内容爆了,商品链接的流量就会有明显改变」,薇诺娜得物运营经理表示。去年,该品牌在得物的GMV同比增速高达60%+。品牌对社区内容的重视,也给新人创作者和头部达人都带来更多变现机会。

通过持续内容投放、优质创作者合作,品牌能够稳定获取优质内容资源,创作者们也能借助品牌订单与平台流量扶持获得商业化收益,从而实现真正的多方共赢。为了帮助更多创作者成长进阶,得物社区还推出「引力PARTNER计划」,「bbk!达人星球」「瑞望电商」「霁橙互娱」等10家服务商成为首批引力PARTNER,为创作者提供更稳定的商业营收能力、成长路径。

其实,得物社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平台生态的创新,更在于其能够为创作者和品牌搭建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共赢之路。通过《社区公约》的发布和全方位的创作者扶持,得物让创作者的兴趣与变现逐步对接,从普通爱好者到全职创作者的转变成为可能。同时,得物也通过强有力的品牌合作,带动内容与消费的高效闭环,为品牌带来精准的流量和真实的市场反馈。未来,相信随着平台和创作者的共同成长,得物有望成为更多年轻人实现梦想和职业发展的新舞台,也必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值得借鉴的创新模式。

附:全明星日发言丨杨冰:得物十年:初心、更新和决心

大家好,我是杨冰。欢迎大家来到得物全明星日。2025年是得物创立的第10年,我相信行业中的每个人都知道,得物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爱和信任,回看过去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但10年前当我决定以「球鞋和潮流」作为切入点创业的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理所当。

从酝酿到决策,让我再三思考的是:了解、得到和分享潮流好物,会不会有足够多的用户喜爱这些?

我对这件事有切身的理解。我家乡在江西井冈山,一个偏僻的四线城市,高中毕业后很久和同学们谈起隔壁班的某个男生,记忆中长相已模糊,还记得球打得一般。让我们非常羡慕嫉妒的是,他有一双卡特的签名鞋。我观察了身边大量同好和线上网友,大家在上面花了很多钱和时间,能感受到他们的需求痛点:首先,在信息获取上,「最近出了什么新款」「这双鞋有什么故事」,大多数人想了解但找不到;其次,在购买渠道上,光有钱买不到,还得托关系,要通过球鞋店长、经销商在朋友圈找代购。再次,买到了也不一定是真货。甚至经常出现购买渠道的店主被骗了,交不出货,或者拿到的是假货的情况。

2015年9月,我们上线了第一版得物,从社区的分享和讨论切入,希望大家感受到球鞋文化的魅力,在这里聊起来。我们那时没有外部融资,支撑团队运转的钱里有很大部分来自我个人出资。

到了2017年六月份,交易功能上线之前,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刻——早期攒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几个初创成员也在临近上线前离开团队。我用每天早上跑步的方式缓解压力,当时的心态是既有忐忑,也有自信。

自信的是「这事一定行,方方面面该想到的,没有人比我想得更清楚」,忐忑的是「万一不行,是不是也要想一下怎么托底、怎么收场」。我每天翻来覆去想的是2件事:第一件事,如何给团队托底?交易功能上线后,还要观察一段时间,账上没钱了但要发工资,怎么办?我打定主意自己再往里投一笔钱,保证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工资会少一毛钱。万一失败了,不能让团队同事没工作,要想办法给大家安排工作,每个人都要有岗位,琢磨谁适合去做什么事情。第二件事,如何给家人交代?我的投入相当于当时个人家庭现金的将近一半,是工作十几年的积蓄。这么大一笔钱没了,要和我的老婆沟通,要有个说法——在我的价值观里,家庭成功是人生目标的一部分。我打算选个节假日,找个高级餐厅,搞出点小浪漫,买个奢侈品包包送给她,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要厚起脸皮和她讲整个事情,「就当是经我手赌 博了一次」,重点是要描绘未来:我还年轻,这点损失没什么,以后都会有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交易功能上线后,结合社区积累的球鞋重度用户,得物很快发展起来。令我感到骄傲的不仅是不断上涨的交易额,更来自我们做了行业其他公司没有做过的事情——得物的出现,让更多用户对买贵的东西,开始有了查验鉴别的意识。

多年前,有些人认为得物是搞炒鞋的,我们没有对外辩解,因为我们相信行胜于言,一件事做得久了,外界自然知道我们做的什么事情。到了今天,毫无疑问时间已经证明得物在踏实地伴随用户一起成长。球鞋是我们的起点,但不是终点。我们在持续拓展自己的服务,第一阶段是球鞋和潮流,第二阶段是从头到脚的穿戴,第三阶段是满足服务未来主流人群的品质生活。

以前有同事问我,得物是不是想做「小而美」的平台?我说如果「美」代表「品质」,那么「美」是前提,但我们不能接受「小」。我们坚定地增强自身服务能力,不断扩宽品类,最终要做到「美而强大」——我们致力于成为「有品质的综合平台」。

目前我们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前进。为此我们最近也更新了slogan:从「得到运动×潮流×好物」升级为「得到美好事物」。希望大家在得物获得的既有买到好东西时的喜悦,也有看到有趣内容时的愉悦、看到有用内容时的获得感,以及与他人互动时的会心一笑。

来看一看得物有什么样的新的变化。首先是用户变多了,性别也更加均衡。去年年底得物已经是中国互联网上年轻人聚集度最高的平台,每两个30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人,就有1位是得物的活跃用户。可以说,中国有一半年轻人都在使用物。过去有种说法「潮流是男性的时尚」,大家可能会误以为这里是一个男多女少的地方。实际上,使用得物的女性用户也在持续提升,目前得物活跃用户中,有49%是女性。我们用户变多的同时,创作者数量也在增长。过去1年,日均活跃的创作者同比增长143%,日均新增内容发布量同比增长154%,他们每个月会创作超过525万条动态。我听到越来越多公司以外的人说,得物社区更好看了。我们从内部看数据,的确如此,不仅创作者的数量在变多,创作的内容质量也在变高,品类也变得更加丰富。我非常开心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能在得物赚到钱。仅仅过去1年,创作者总收入同比增长89%,有现金收入的创作者人数也增长了161%,达到了83万人。

并非所有变化都是正向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得物,我们在和创作者、用户交流时感受到:是不是有些有损社区氛围的变化在发生?我们团队也会花很多精力去看,到底是不是真有问题?如果是的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一直相信,只要用户的反馈了真实的问题,我们就该改,就该做的更好。平台要能够自我更新,像系统升级一样新增不同的能力。要能够「治未病」,而不是总在有损用户信任的事发生后,我们再做治理。在和创作者、用户、商家做了多轮调研、访谈后,我们意识到,在一些问题上,用户希望我们做得更好,比如大家不仅希望「多一些专业内容」,也希望看到更多真实感受的内容。而在另一些问题上,用户希望我们从快、从速处理,比如「严查盗视频盗图盗帖子」、比如「夸大其辞的虚假营销」,又比如「不走心的测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内部又做了许多讨论,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今天在这里正式推出《得物社区公约》,期待社区用户做到「真诚表达、友善互助」,呼吁品牌与商家做到「真实体验、诚信经营」。

回看过去,因为我们没有提炼、明确平台的要求,包括我们作为平台方在内,各方都会有一些没有做好的地方。对此,我们对内要求虚心倾听,对外不作过度苛责,也不必追溯过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来路。但是面向未来,平台一定要具备更强的能力,努力做出对社区中所有角色长期发展最有利的决定,让大家以后的路越走越宽。我希望社区中所有角色都能有更多共识,更多信任,最终也是为了更好保护大家的权益。

大家现在翻开手上的《公约》,会看到这样的说法——「如遵循《公约》要求,平台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给予鼓励……如违背《公约》要求,我们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加以调控和限制……」这段话是我特地要求团队加上去的,也许给人一种感觉,有点强硬、严厉。我希望认真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这句话体现了我对理想的认识:理想不经强有力的保护,就会被践踏。我和团队讲,如果我们真的在乎理想,就要同时具备两种能力:对正向行为的引导和扶持,对负向行为的识别和打击。我们已经上线并将持续迭代多种模型,通过流量和商机分配,扶持有信息量、有真人感、画风美观的优质内容,打击营销感过强、搬运抄袭、单一同质的劣质内容。

我们从不缺乏捍卫理想的决心。3年前,我们审查发现站内有83家品牌存在打版商品,这些商品款式雷同,只有商标和外包装不一样。到底该怎么处理成为了一个问题。当时这些品牌听到风声,通过各种人找到我托关系说情,希望免除处罚或从轻处理,其中有我多年没见的老同学、朋友的朋友和行业前辈。公司内部也有声音,说这类打版抄袭在其他平台司空见惯,不要搞得像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而且对我们的收入都有可观的贡献,甚至是服装类目毛利最高的部分。与其全部取缔,不如抓几个典型。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对的事情,我们要赚这种乱七八糟的钱干吗?活着就应该堂堂正正,犯错了就该第一时间改,痛有时候是件好事,让自己够痛下次才会长记性。最终我们的决策是:下架并集中清退了83家品牌的全部6000多件在售商品。这意味着,我们主动放弃了21亿交易额。

这些品牌有相当部分来自福建泉州石狮。今年的一次商家调研,我听到泉州石狮的服装从业者说:清退事件的发生,后来反而对当地的服装制作工艺升级起到很大积极影响。此前石狮当地不做「光版」,品牌从供应链厂家拿到货品时,都已有一模一样的印花、刺绣,所以才会显得雷同。部分品牌为了继续经营得物,响应平台避免抄袭同质的号召,自建版房,倒逼供应链升级制作工艺,从「光版」上从头开始做原创设计。我听了又开心又感慨,对于服装行业,我们的做法是有意义的,能起到一点推动作用。对我们内部,尤其是全程参与这事的同事,我希望这能让我们更坚定、自信,始终选择做正确的事。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做正确的事最终会带来好的结果。我相信,总有一些东西是数字之外的,我们今天的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以捕捉很细微的人心变化。我始终相信做了坏事、做了好事,都是藏不住的,用户都会知道,只是早一点,晚一点的区别。

在推出《社区公约》前后,我们发现,过去的10年里,得物社区累积下350万的水军、刷粉刷赞和历史不活跃账号。这影响到很少一部分创作者,使他们的粉丝数虚高。我们注意到,用户对此并非毫无察觉,有用户反应,印象是「有粉丝无互动,感觉像是僵尸粉」,这也会损害品牌与商家对其他创作者的信任,影响他们与其他创作者的商业内容合作。

得物公司价值观,排第一位的是「求真」。我们始终追求「数据真实」,如果数据不真实,用户如何相信这个社区?品牌与商家如何放心投入?我们决定把这批不真实的账号清除掉。过去我们做得不够,我们要承认问题。面向未来,我们丢下包袱、轻装上阵。

我们要求自己保持开放和倾听,能有足够敏锐去更新迭代。另一方面,我们的核心价值又始终不变:要让大家每次打开得物,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真诚、真实、品质和可信赖。希望10年后,我们还能硬梆梆地说,始终像最开始一样的——不忘初心、行事正当。

接下来我们会推出「全明星主场计划」,面向符合《公约》的优质创作者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去提供帮助。

再次欢迎今天到场的所有创作者,你们是得物真正的全明星!祝愿大家收获满满,带着「真诚表达、友善互助」,在得物获得成功!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