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苏超”搞笑说唱歌曲《南哥 苏服了》迅速蹿红,有网友评价:“‘苏超’最好听的歌出现了”。“苏超”比赛以来,江苏各市官方媒体纷纷化身“歌者”,自媒体博主也加入其中,将比赛互动升级为一场浪漫的“K歌局”,在网络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热潮。
在轻松愉悦后传递竞技乐趣
“从前有个堂主叫做江宁府,他是六朝古都特产鸭子铺,但是南哥的名号有点底气不足,因为满堂的小弟愣是没有一个服。不信你也可以挨个报数,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小弟一个没来,却来个芜马滁……”

记者注意到,《南哥 苏服了》这段歌词以诙谐幽默的笔触讲述“苏超”城市间的互动与竞争,将江苏各市拟人化塑造出鲜活的“江湖群像”,成功将地域文化、网络热梗与足球精神熔铸成魔性洗脑的文本,极具传播穿透力。
“针对不同的人喜好,我做了两个版本,流行版本和说唱版本。歌词一样,都是原创,音乐由AI生成。流行唱法更受欢迎,全网浏览量300万左右,两个版本加起来500多万。”歌词的作者张鹏(抖音博主“舌尖上的酱扑”)告诉记者。
他是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目前在常州上班,此前业余时间表演脱口秀。随着“苏超”大火,他也加入了创作短视频的队伍。与其他博主不同的是,他的视频全部由“原创歌词+AI动画+AI音乐”形式呈现,每个作品约花两三天时间制作完成,已创作包括《南哥好难》《先生 我要出山》等多个作品。
“这首歌我用江宁府、徽京等地域梗切入,以‘小弟不服’‘草台班子比武’等夸张表述,展现城市间涌动的竞技张力。歌词也运用了谐音,比如‘苏服’既谐音‘舒服’又指代江苏,配合‘鸭不住’等俏皮表达,让视频显得幽默搞笑。”不过,张鹏表示,歌虽是搞笑的,但作品是以正能量作为结尾,这是表明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这首结尾,以“快乐足球就是我们的新大陆”升华主题,在轻松愉悦后传递体育竞技的乐趣。
以情感连接带动全民参与
“K歌”让体育赛事延伸出文化魅力,成为苏超赛场外动人旋律,既拉近了城市距离,也让江苏的多元文化在歌声中绽放光彩。
“比‘苏超’更好看的是什么,是‘苏超’情歌对唱,高潮一个接着一个。”高源(抖音博主“南京源哥地产观”)告诉记者,他花了20个小时制作此视频,时长7分27秒,是网上搜集最全“苏超K歌”的博主之一。

他是南京人,在房地产开发行业已做了20年,走过江苏多个城市,一直关注13个市的官方文旅发布。因此对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景点美食都了解一点。“苏超”激发他的创作热情,目前已做了40多个短视频,总浏览量超2000万。他注意到,江苏多个官方文旅的短视频是可以下载的,因此便于自媒体下载后进行二次创作,形成多次传播。他向记者讲述了‘苏超K歌’历程:6月6日,苏州率先以一首经典老歌“阿连”向连云港深情表白,连云港也不甘示弱,立即回应一首“阿苏,我一见你就笑”,让众多网友直呼 “嗑到了”。盐城喊话宿迁“来日纵使‘迁迁’阕歌,飘于‘盐’方我路上”,宿迁回应“你是我的‘盐’”。随后,常州加入战局,以“无所谓谁会爱上谁”向无锡隔空示爱,无锡则用一首“阿D,不会被现实磨平棱角”回应常州。一方面是因为常州的车牌号以苏D开头,另一方面,“常州”因输球变成“吊州”。南京深情演绎“阿淮,我让你依靠”,展现出南京作为对淮安的关怀与支持,淮安紧急回应“爱你在心口‘南’开”。引得网友纷纷点赞,称赞“这波互动太甜”。此后,多个城市纷纷加入,每一组城市的“对歌”都独具特色,或是巧用谐音梗,或是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元素,让K歌互动的热度持续攀升。
高源表示,从最初的两座城市“对唱”,到如今全省13市的热情参与;从单纯的歌曲互动,到与体育精神、城市文化深度融合,苏超赛场外的K歌历程不仅为赛事休赛期增添了别样色彩,更成了江苏城市文化交流的新载体。

“我们做了一条扬州与泰州的K歌视频,浏览量是294.3万,点赞量是2.8万。”抖音博主“扬州记忆”分析视频火的原因时称,在内容选择上,谐音梗的巧妙运用是重要策略,如选用《太委屈》改编成与泰州相关的歌曲,“太”与“泰”的谐音处理,既保留了原曲的传唱度,又将城市符号以音乐化形式呈现,再结合“扬泰本是一家”的历史渊源,借“委屈”唤起老扬州人的集体记忆,强化了情感共鸣。
在“扬州记忆”看来,“苏超”对歌类视频之所以能实现高传播率,核心在于精准把握了情感连接与全民参与感的营造。一是官方从“宣传者”到“段子手”的转变,以自嘲、玩梗打破赛事宣传的刻板印象,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二是观众从“围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通过引导评论区提名歌曲、创作改编歌词、二次剪辑视频等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生产的一分子,让观众因情感投入而主动转发分享,形成“创作—传播—再创作”的良性循环,实现音乐圈、文旅圈、体育圈的联动,最终形成流量破圈效应。
在旋律中读懂江苏13市的多元魅力
“苏超K歌”,不止于彼此互“怼”与隔空传情,更是化作城市的“文化名片”,在足球激情的映衬下,将各地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精神之魂一一铺展,让听众在旋律中读懂江苏13市的多元魅力。

扬州文旅以扬剧与昆曲、扬州清曲与苏州弹词两大地方艺术联动,制成独具韵味的K歌短视频,也勾勒出一幅大江南北雅致的文化长卷。

“这种跨城艺术联动打破了传统戏曲的展演边界。”扬州文旅相关工作人员解释,扬剧的质朴与昆曲的空灵形成声腔对话,扬州清曲的明快节奏与苏州弹词的缠绵旋律构成韵律共鸣。短视频并非简单拼接两种艺术形式,而是让唱腔与城市风景互为注解,既藏着扬州的“慢”,也透着苏州的“雅”,既守住了传统艺术的根脉,又以“K歌”的形式贴近大众,成为“苏超”赛场外具有文化厚度的传播样本。
“我是南通0922球迷会中的一员,每有南通的比赛,都作为志愿者的身份到球场为观众提供各种服务,所以对现场的热血沸腾感触极深。”杨江波(抖音博主“在南通”)告诉记者。

今年6月份,他以知名媒体人、诗人、音乐创作人丁从容创作的《南通战歌》为核心素材与情感纽带,运用AI创作了短视频,将狼山、濠河等城市地标融入其中,体现南通深厚历史底蕴与南通人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杨江波表示,歌曲生动描绘出南通球队在苏超赛场上拼搏奋进的画面,每一个字符都跳动着热血与激情;旋律同样震撼人心,激昂鼓点仿若战鼓催征,营造出紧张激烈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当熟悉的山水符号与激昂的歌词碰撞,南通球迷能直观感受到“这是属于我们的歌与城”,从而激发深深的共鸣。
近期,连云港市文广旅局已推出多个“苏超K歌”视频,比如“淮连啊,我们的青春啊”,表达淮安、连云港的兄弟情谊;“连云港欢迎您”,诚邀八方来客共赏山海盛景,同品港城风情。

如何才能创作出传播度广的作品?连云港市文广旅局宣传中心工作人员称,K歌视频首先要深入挖掘双方城市特色,捕捉独特元素,巧妙运用谐音梗,将城市名字或特色融入歌词,既有趣又易记,为旅游宣传添彩;其次,围绕连云港西游文化,提取孙悟空勇敢无畏、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核,以音乐旋律和歌词演绎,彰显城市精神;再者,结合足球运动,选取节奏感强、振奋人心的曲风,搭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歌词,展现拼搏进取的精神;最后,注重互动与传播,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起话题挑战,鼓励用户参与创作,扩大歌曲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座城市。
祝利升(抖音号为“发现江南”)是浙江人,目前在无锡上班,已制作25期“苏超”短视频,总浏览量超1.2亿次。制作的“苏超K歌”短视频全网浏览量1000多万。

“在信息爆炸时代,大众对于千篇一律的内容逐渐审美疲劳,渴望新鲜、有趣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苏超K歌’互动打破常规,将城市特色、地域文化与流行音乐巧妙融合,不仅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与文化体验,也为江苏各市塑造了全新的文化名片,让外界对江苏城市文化有了更立体、更生动的认知,从而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祝利升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