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财经老王丨什么是经济学上的“一度效应”?来看高温背后的观察

北方桑拿天超长待机、南方多地“高烧”不退,这个夏天真的是太热了!有人出门热化了鞋底,小鸟都得踮着脚过马路,大冬瓜估计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为“顶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经济学上有个词叫“一度效应”。就是说气温每波动一度,产品销量和市场活动也会跟着变化。来看高温背后的经济观察↓

先说一说大家印象中传统的避暑胜地东北,这一轮也没有逃过高温的袭击。持续的热浪直接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送上了电商平台空调销量的前十榜单。头部厂商相继发布高温应急供应计划,全国工厂加班赶工。安装工程师顶着热浪奔赴黑龙江、吉林等地跨省支援。

这轮北方的热,还伴随着潮,不少出门“被牛舔了一口”的北方人,下单了人生第一台除湿机。最近,电商平台除湿机产品在北京地区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在辽宁地区同比增长接近6倍。

放眼全国,毒辣的太阳让大家把防晒品“武装”到了牙齿。光有遮阳帽、防晒面罩还不够,网购平台上防晒唇膏的销量,同比增长552.78%。

除了高科技,最朴实无华的传统降温品——冰,也“热”起来了。

在外卖平台上,冰杯+饮料的组合持续走热。而对消费者来说,高温下的清凉不仅需要用得爽,更需要送得快。外卖平台也随之拼起了冰冰保等服务,冰块、保温箱、智能冷链货架成了标配。一时间冰需求爆发,武汉一家制冰厂最近就爆单上了热搜,机器轰隆隆不停歇,日均卖200吨冰块。

随着气温居高不下,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避暑旅游、夜间经济等新场景迅速升温。

中国天气网上近60年的数据显示,多数城市的高温日确实是越来越多了。也有专家说这样的趋势有可能会延续,想必会在硬件、物流、服务、文旅等产业链各环节催生出更多新的需求。

你的夏天怎么过?买了什么消暑降温神器?是抱着空调吃冰西瓜,还是去山林里找24℃的清凉?

监制丨岳群

制片人丨朱继华 赵曙光

记者丨王雷

摄像丨陈逸哲

责编:吕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