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买车不用花一分钱,经销商还承诺每月帮车主还贷款?这样的话,乍一听让人很难相信,可当一个个“亲测有效”的案例摆在眼前时,越来越多的人真的相信,这是因为“新能源车的特殊补贴”……日前,宿迁市沭阳县开庭审理了一起特大新能源车补贴金融诈骗案。

“最惊人的,是在骗子的布局下,车主花10万元买车,立即就会背上20多万元的债,而他们本人却浑然不觉!”庭审现场,检察机关介绍,利用这样的骗局,骗子陆续让12名车主掉入陷阱,导致他们在“享受”了几个月的“零元购车”好处后,不仅车财两空,还都背上了巨额债务。
近日,随着主犯薛某被沭阳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这个看似“慷慨”实则歹毒的连环骗局终于浮出水面。

“他真的帮我还了好几期月供!如果他不是这样,我绝不会上当。”7月14日,受害人王女士(化名)至今无法相信自己会陷入如此境地。她告诉记者,最初是朋友从薛某那里“零元”提了车,并且薛某确实连续几个月都按时把月供款打了过来。
眼见为实,王女士彻底放下了戒心。“他承诺我一分钱不用出,全部由他用所谓的‘国家特殊补贴’来还贷。”于是,王女士也办理了手续。前三个月,一切都和承诺的一样,薛某准时转来月供。然而,从第四个月开始,这笔钱就断了。随之而来的,是银行的催收电话和最终被拖走的车辆。
王女士的遭遇,正是薛某骗局的标准流程。据办案机关调查,薛某对外散布谎言,声称有特殊渠道能领取国家对新能源车厂家的额外补贴,并以此为幌子,推出了极具诱惑的“零首付、零月供”购车方案。

这个骗局最核心、最隐蔽的一环在于贷款:薛某会诱导客户同时办理车贷和信用贷两份贷款。以一辆市场价12.8万元的车为例,客户签下的实际贷款总额竟高达23万元。多出来的10万余元,便直接落入了薛某的口袋。
“薛某用骗来的超贷资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前期月供,以此稳住客户,制造骗局可持续的假象,从而吸引更多人上钩。”负责此案的沭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华福科一语道破了玄机,“一旦后续资金无法跟上,他便立刻失联,将所有债务和风险都留给了客户。”

经查,薛某通过此手段共套取12名客户贷款130多万元,其中80多万元被其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游戏充值等挥霍一空。
最终,法院以合同诈骗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薛某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检察机关提醒,任何时候都要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办理贷款等金融业务时,务必仔细阅读每一项合同条款,明确贷款总额、还款义务人等关键信息,切勿因对方“代为还款”的口头承诺而忽略了白纸黑字的法律责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