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零元购车”、帮还月供!这起特大新能源车补贴金融诈骗案,到底怎么设的局?

交汇点讯 买车不用花一分钱,经销商还承诺每月帮车主还贷款?这样的话,乍一听让人很难相信,可当一个个“亲测有效”的案例摆在眼前时,越来越多的人真的相信,这是因为“新能源车的特殊补贴”……日前,宿迁市沭阳县开庭审理了一起特大新能源车补贴金融诈骗案。

“最惊人的,是在骗子的布局下,车主花10万元买车,立即就会背上20多万元的债,而他们本人却浑然不觉!”庭审现场,检察机关介绍,利用这样的骗局,骗子陆续让12名车主掉入陷阱,导致他们在“享受”了几个月的“零元购车”好处后,不仅车财两空,还都背上了巨额债务。

近日,随着主犯薛某被沭阳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这个看似“慷慨”实则歹毒的连环骗局终于浮出水面。

“他真的帮我还了好几期月供!如果他不是这样,我绝不会上当。”7月14日,受害人王女士(化名)至今无法相信自己会陷入如此境地。她告诉记者,最初是朋友从薛某那里“零元”提了车,并且薛某确实连续几个月都按时把月供款打了过来。

眼见为实,王女士彻底放下了戒心。“他承诺我一分钱不用出,全部由他用所谓的‘国家特殊补贴’来还贷。”于是,王女士也办理了手续。前三个月,一切都和承诺的一样,薛某准时转来月供。然而,从第四个月开始,这笔钱就断了。随之而来的,是银行的催收电话和最终被拖走的车辆。

王女士的遭遇,正是薛某骗局的标准流程。据办案机关调查,薛某对外散布谎言,声称有特殊渠道能领取国家对新能源车厂家的额外补贴,并以此为幌子,推出了极具诱惑的“零首付、零月供”购车方案。

这个骗局最核心、最隐蔽的一环在于贷款:薛某会诱导客户同时办理车贷和信用贷两份贷款。以一辆市场价12.8万元的车为例,客户签下的实际贷款总额竟高达23万元。多出来的10万余元,便直接落入了薛某的口袋。

“薛某用骗来的超贷资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前期月供,以此稳住客户,制造骗局可持续的假象,从而吸引更多人上钩。”负责此案的沭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华福科一语道破了玄机,“一旦后续资金无法跟上,他便立刻失联,将所有债务和风险都留给了客户。”

经查,薛某通过此手段共套取12名客户贷款130多万元,其中80多万元被其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游戏充值等挥霍一空。

最终,法院以合同诈骗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薛某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检察机关提醒,任何时候都要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办理贷款等金融业务时,务必仔细阅读每一项合同条款,明确贷款总额、还款义务人等关键信息,切勿因对方“代为还款”的口头承诺而忽略了白纸黑字的法律责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责编:史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