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绿茵场上的热浪裹挟着战意扑面而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硝烟再起。7月19日,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盐城与南通将在此相逢。
一个势头正劲,铁骑铮铮直指榜首;一个根基深厚,绵里藏针固守头名。两座城在江苏版图上比邻而居,共拥黄海波涛,而今赛场相逢,便似武侠江湖里的顶尖高手过招,刀光剑影中尽是不相上下的锋芒。
相逢亦相知,黄海之滨的这对“侠客”,早已在足球之外,以城之名,书写了一段侠义相惜的“江湖传说”。

【沧海卷】熬波织锦 双城初盟
在中国东部沿海的版图上,盐城与南通如同镶嵌在江淮平原的两颗明珠,被黄海的波涛与长江的支流紧密串联。两座城市相隔不过两百公里,却在地理肌理、人文脉络与发展轨迹中交织出绵延的关联。
黄海潮声里,盐城与南通的“江湖故事”,早在汉代就已蘸着海水落笔——
盐城人架起铁锅“煮海为盐”,让雪白的盐粒在釜底凝结成城的根基;南通的沙洲正从江涛中慢慢抬升,初露的滩涂在潮起潮落间勾勒出洲的轮廓。一南一北,一盐一洲,在海浪与江涛的交响中,共同翻开了与江海共生的文明序章。
长于黄海之滨,盐城带着与生俱来的“咸味基因”。西汉汉高帝设立盐渎县,隶属海东郡,北宋年间,范公堤下,煮盐灶火昼夜不息,盐民们用铁盘煎盐的铿锵之声,奏响了城市最早的产业交响曲。

而在长江入海口,南通的成长则是一部“沧海变桑田”的史诗。南北朝胡逗洲浮出江海,唐代渐成气候并率先开埠;明代通州获“棉布之乡”美誉,万历《通州志》记载其“关庄布远销四方”,见证纺织业的繁荣。

一个产盐、一个纺布,这两种维系民生的生活必需品,在历史长河中悄然织就了两座城市的经济纽带。盐城的雪白盐粒顺着运河南下,成为南通纺织作坊染布、浆纱的重要原料;而南通织出的结实棉布,则溯流而上,为盐城盐民抵御滩涂的寒风。盐与布的流通,让黄海之滨的“咸味”与长江口的“棉香” 在市集上相遇,不仅催生了两地商贸的繁荣,更让“盐布相济”的默契融入城市的发展肌理,成为两座城市最早的经济共鸣。

【风云卷】实业兴邦 产城共进
曾经有一个人,他以“天下”为己任,兴水利,办教育,促改革,青史留名。青年时范仲淹在盐城担任盐官,重修捍海堰;后来他推行庆历新政,终于得以将对盐民的深切体察,融入更宏大的治国框架。
800多年后,一个与他同样决心改变民生的人,回到家乡,书写了另一番传奇。1895 年,南通籍状元张謇放弃了“大好前途”,摒弃了“士农工商”的等级桎梏,在唐家闸筹建大生纱厂,开创了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的先河。这位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开拓者,此后相继创办34家企业,构建起涵盖工业、农业、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完整产业体系,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赢得“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
历史的车轮总会不定时的重合。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为民情怀,与张謇 “实业救国” 的开拓精神跨越时空心心相印—— 以“实干”和“担当” 的精神在看似荒芜的土地上擘画未来。而他们的精神也早已化作这片土地的养分,滋养着两地一代又一代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盐城人开始了自己的“汽车梦”,从一家资不抵债的汽车厂开始,从无到有,上演了“一部车”兴起一座城经济传奇。如今,汽车产业不仅是盐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还成为一座城市的“金色名牌”。这种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让盐城在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次次突破自我,2023年盐城工业经济总量历史性地迈过万亿大关。

南通,这座江海交汇之处的城市,也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产业传奇。张謇在这片土地上播下实业的种子,历经岁月洗礼,已然长成参天大树。如今的南通,凭借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构建起极具特色的产业版图。南通是著名的建筑之乡、纺织名城,其高技术船舶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也是江苏第四座 “万亿之城”。

两座城市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始终保持着深度共鸣,它们各展所长又协作共生,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奏响了跨越世纪的历史先声。

【蝶变卷】双剑合璧 各绽锋芒
黄海潮声依旧,江湖新局已开。
千年堤岸的印记犹在,盐城与南通这对“黄海兄弟”已携手迈入21世纪的发展新征程。在长三角这片广阔的“演武场”上,二者既各施绝技,又默契相携,正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海风掠过盐城海岸,数千台白色风机列阵而立,叶片迎风转动,年发电量早已突破百亿千瓦时,阳光下,转动的叶片划出清晰弧线。远景、中车等风电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与汽车、电子信息、钢铁共同跻身盐城四大主导产业,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盐城正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尤为难得的是,当年白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已是金浪翻滚的“江北粮仓”,“盐城大米”的醇香随季风远播四方。

毗邻的南通也在续写新篇。黄海与长江交汇处,中远川崎的船坞里,全球首艘大型LNG动力集装箱船整装待发,承载着“中国智造”的梦想。百年纺织业焕发新生,凭借科技创新织就“智能面料”的时代篇章。通扬运河两岸,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为这座工商名城注入新的活力。

盐城的风机搭乘南通造船制造的巨轮驶向全球,南通的智能装备可依托盐城电池提供的动力高效运转,产业链如漕运水道般纵横贯通;盐通高铁似银色纽带,不断拉近两城的时空距离,通州湾的碧波中,倒映着共同的发展蓝图;丹顶鹤年复一年沿湿地迁徙,在盐城滩涂与江海湿地间,勾勒出绿色生态画卷……
从范公堤到盐通高铁,盐城南通跨越千年始终是一脉相连。
江湖路远,盐城与南通这对老友还将继续仗剑同行。前路漫漫,两城必将如江湖挚友般肝胆相照,以产业为剑,以协作为盾,在这片风云际会的热土上,继续书写新的“黄海传奇”。
新华日报社盐城分社 彭倩倩 张文婧 卞小燕
图片来源 盐城发布、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