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协和医生吃头孢遇险,“一不小心成为反面教材”

“我曾多次来会诊过正在抢救的病人,

没想到这次,

我成了被抢救的人。”

近日,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发文,

分享了自己药物过敏的惊险经历。

吃了一颗头孢菌素进了抢救室

9月21日,谭先杰在家时,因为觉得自己感冒加重,于是就吃了一颗头孢菌素。过了一会儿,他感觉特别不舒服,“全身血液都往头上涌,头特别胀”。因为家住得离单位比较近,便赶紧去了协和医院急诊科。

“当时我的心率飙升到170次/分,嗓子堵得慌,头很痛,尤其是太阳穴,一跳一跳的‘搏动性疼痛’。后来,他们告诉我,我的脸已经充血成酱猪肝颜色。”谭先杰说。

△病情稍微稳定后,谭先杰让同事拍下了自己的脸色和身上大片的皮疹,此时脸色已经好多了。
△为了呈现被抢救时的脸色,谭先杰用AI生成了这张图,医生和家人都说复原得很好,甚至当时的脸色还要更黑一些。

紧急输液治疗后,谭先杰的感觉见好,他说,“头孢菌素过敏这事,来得很快,治疗及时,去得也快。经过复盘,谭先杰写下了这几点体会:

以前不过敏,并不代表以后不过敏。

不要以为只有喝了酒吃抗生素才有危险,他当天没有喝酒。

不要以为只有静脉用药才过敏,口服一样可以过敏。

不要感冒和嗓子不舒服就吃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

为什么以前不过敏 现在突然过敏了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医生,我以前对这个药不过敏,怎么现在就过敏了呢?”

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 免疫功能发生变化

人的免疫系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怀孕、生病、年龄、服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过于劳累、睡眠不好、环境污染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从而使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可能会从不过敏到过敏。

■ 体内有了药品抗体

人体原本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体内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这种抗体,再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不同批次药品有别

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不同的辅料,添加剂、产品的杂质情况不同,也会出现“原来不过敏,后来过敏”的情况。

医生介绍,抗生素是引起药物过敏反应最常见的“元凶”之一。以下几类是“重点观察对象”:

■ β-内酰胺类:这是过敏的“重灾区”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曲松)

■ 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

■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 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