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沿海地区首次发现麦类遗存:2700年前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
2022/08/08 13:24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中外高校联合对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开展了植物考古的综合研究,发现早在2700年前,江苏地区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

  据介绍,稻-旱混作模式作为植物考古学的概念,跟农学的概念不同。“这指的是一个遗址发现同时存在人类利用水稻、麦类和粟黍的证据,暗示先民可能存在的水稻、麦类和粟黍的稻-旱混作农业的种植行为。”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介绍。

  大同铺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大同村,西距黄海约73公里,距离东冈、中冈、西冈和新冈等古贝壳堤仅15公里左右,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植物遗存

  2018年开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对该遗址展开发掘工作。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带领的环境考古团队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赵东升副教授等合作,在2019、2020年度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获取了种子、果实、木炭等炭化植物遗存。

  “我们利用植物考古方法中的浮选法,通俗说,就是利用了碳化植物种子的比重比水轻的特点。采集到土壤样品之后,通过水洗让相对比重较小的炭屑漂上来并收集。”贾鑫科普道,漂起来的炭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木头烧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农作物种子碳化之后留下的东西。

  “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发现,在大同铺遗址鉴定的农作物种子,基本上以水稻、小麦、小米(粟)这三种为主,也有少量的大麦和黄米(黍)。”贾鑫介绍,经过鉴定和分析,最迟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距今2700年前),大同铺遗址所在的江苏沿海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粟、小麦、黍、大麦等作物;此时麦作农业已东传至江苏沿海地区,并融入该地区早期的稻作农业,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

  浮选照片

  江苏沿海地区形成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变化、海平面下降、人口迁徙等原因共同促使中原地区具有小麦和粟黍旱作农业技术的人群与本地的稻作农业人群融合。”贾鑫分析说,“2800年前,曾在全球范围发生气候突变冷事件(也称为2.8千年事件),可能导致了我国北方的干旱化,食物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中原地区由稳定的西周王朝向战争频发的东周王朝过渡,中原地区先民向当时的边疆地区迁徙,包括江苏沿海地区。”

  贾鑫表示,大同铺遗址的小麦和粟的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700年前后,该时期大量小麦和小米的发现,在江苏沿海地区尚属首例。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早期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此项发现填补了对其农业发展的时空过程和动力机制,大同铺遗址先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背景的综合研究的相关空白。这项研究也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麦类和粟黍作物的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为认识海面变化、气候变化和该地区早期农业开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实习生 杨佳文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