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王应睐星”!可他的名字从未在获奖名单上出现
2023/05/06 22:20  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  

  璀璨星空

  从此多了一颗中国星

  6日,“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

  王应睐(1907.11.13--2001.05.05)

  为纪念王应睐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

  将编号为三五五七零四号的小行星

  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

  他是谁?

  1941年

  王应睐成为第一位在剑桥大学

  获得生化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当时二战激战正酣

  王应睐到剑桥大学Molteno研究所

  在国际著名生化学家凯林教授领导下

  开展对血红蛋白的研究

  1945年,二战结束

  王应睐谢绝了凯林教授的再三挽留

  决定立即回国

  当时交通尚未恢复

  哪怕绕道而行

  也要毅然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

  1958年

  王应睐创建并担任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

  (现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他紧盯国际研究前沿

  热情邀请了一大批专家陆续回国

  组建了当时中国生化科学领域的“梦之队”

  平均年龄才三十多岁

  当年

  他带领“梦之队”提出一个大胆想法

  ——人工合成一个蛋白质

  胰岛素是当时唯一阐明了化学结构的蛋白质

  但主流科学界都认为

  “人工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

  说干就干

  为了克服蛋白质研究原材料的匮乏

  他们还成立了生化试剂厂

  1959年,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

  被列入国家机密研究计划

  代号“601”

  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王应睐与协作单位约定:

  “不搞这个单位的胰岛素

  不搞那个单位的胰岛素

  要一心一意

  搞出中国的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

  中国科学家得到牛胰岛素结晶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人工合成蛋白质

  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迈出可喜的一大步

  1966年的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议上

  代表中国参会的王应睐、邹承鲁、龚岳亭

  三位科学家向大会宣读这项成果

  国际轰动

  面对巨大荣誉

  王应睐选择谦让

  在胰岛素成果最后的论文署名时

  他悄悄圈掉自己的名字

  1981年,王应睐领导中国科学家

  获得世界上第一个

  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成果发布后

  他依然没有署名

  两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他的名字也从未在获奖名单上出现

  献身、求实、团结、奋进

  如今,王应睐毕生凝聚的这一精神

  成为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

  卓越创新中心的文化内核

  新的研究大楼落成后

  人们把他“请”进了大厅

  把他的办公室保留在大厅一角

  仿佛他从未离开

  在王应睐领衔的这面院士墙上

  如今已有22位院士

  人数之多,在全世界的研究机构里

  也首屈一指

  “王应睐星”闪耀苍穹

  彰显了爱国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

  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

  勇毅前行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团结奋斗!

  (供图: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