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超导实验怎么就在社交网络上火了?
2023/08/02 17:02  新华报业网  

  前不久,有韩国研究团队在arXiv网站(一个收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数理经济学的论文预印本的网站)上发布两篇论文,称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在常压下工作的室温超导体——LK-99。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也让社会各界围观。

  昨日下午,一个由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发布的《LK-99验证》的视频在B站爆火,一度冲上热门首位。截至今天下午3点,视频总播放量突破700万,弹幕数和评论数均有5万之多。该视频不仅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B站官方账号点赞,网友们更是在评论区“盖楼”热议。

  一个高精尖的科技成果,为何引发全球热议?这其中,少不了社交网络的助力。社交网络诞生之前,重要的科技成果大多在学术界内传播,普通人也仅能通过传统的新闻媒介窥探一二,更遑论亲身参与。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则打破这一隔阂,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让“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人都有可能了解科技前沿,甚至隔空和网友们探讨一番。相比于论文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动态直观的可视化表达,也吸引更多的人走近科学,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诚然,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都对科技发展投来关注的目光:科技工作者希望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为后续研究和应用铺平道路;民众期待科研成果带来技术革命,应用和融入日常生活。大家乐见科技的蓬勃发展,是基于理想中的科学研究是一个“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的局面,体现出人类对科技革新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深奥的科学问题搬到了线上,让账号成了“不设门槛的学校”,评论区秒变“没有墙壁的教室”,这种跨时空的交互,使人看到科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例如,曾荣获2022感动中国奖项的“银发知播”,这13位院士、教授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学课堂,将知识与技能传播给大众,为科学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世界迈入社交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不再高高在上,而成为了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参与的话题,这对科学思维的普及,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不过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严谨、客观的科学事实始终是不能偏离的内核。这既要求科学视频创作者“接地气”的同时,还有严守内容质量关。平台方也应加强科学视频内容的规范和引导,严防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误导大众。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科学知识,探讨科学理论,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科学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独奏曲,而是有你有我的交响乐。

  (焦贤颖)

标签: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