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声“谢谢”跨越半个世纪!50年前的新生儿终于找到为他做手术的医生
2023/09/05 14:22  新华报业网  

  50年弹指一挥,当年小儿已为人父;50年医患情深,恩重如山铭记一生。

  1972年11月,出生不久的李先生因先天性膈疝生命垂危。彼时,我国小儿外科刚刚起步,能为新生儿“动大刀”的外科医生少之又少,而南京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创始人谷兴琳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在克服了设备简陋、人员不足等重重困难后,谷兴琳顺利完成手术,李先生幸运活了下来。因为不愿多谈过去,李先生的父母在临终前才将当年往事告诉了他,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近日,李先生终于找到了现年94岁高龄的谷兴琳,为父母也为自己完成了埋藏已久的心愿。

  一面送上家门的锦旗,一声跨越半个世纪的“谢谢”

  “都这么壮、这么高了!”“我儿子更高,没有您就没有我们一家的今天呀!”

  见到谷兴琳的那一刻,李先生几度哽咽。“昨天一晚上都没睡着,想了好多要对谷教授说的‘台词’。现在真的见到了,却发现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

  在一张张黑白老照片的“提醒”下,50年前的一个个细节从谷兴琳脑海里跳了出来——“你的父亲爱看书,我上夜班的时候,经常看到他边守床边看书。”“你的母亲很不容易,喂奶喂药、护理伤口、清理大小便……没日没夜,非常仔细。”“虽然当时你只有这么一点点小,但已经会笑啦,做了这么大的手术还挺过来了,厉害的。”

  其实,李先生也是最近几年才慢慢了解到当年的事。从小,李先生就因为自己的“备受呵护”而疑问重重。为什么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先给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尽情跑跳?为什么一有点头疼脑热就得往医院赶?为什么身上有这么多长长的刀疤?所有的疑问,都在父母临终前得到了回答。

  “当年条件艰苦,没有监护仪器,手术后谷医生天天都来看你。你一定要记住他,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你。”父母临终前的嘱咐,李先生一直惦念在心。

  几经周折,李先生终于找到了已经退休多年的救命恩人,道出了这声跨越半个世纪的“谢谢”。“虽然我的父母已经离世,记得过去的人不多了,但我要记一辈子。”反复斟酌后,他将“恩同再造永铭记”写在了锦旗上。

  为医一生,谷兴琳早已收获无数锦旗。但这面50年后送上家门的锦旗,“是对自己最好的褒奖”。

  单枪匹马创立小儿外科,60余年坚守铸就不凡人生

  在谷兴琳家里,“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终身成就奖”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而其他多到摆不下的奖杯,都被他收到了床底。低调朴素,60余年的默默坚守铸就小儿外科的辉煌,是他平凡一生的写照。

  “刚到儿童医院时,全院所有职工加起来只有七十来人,除了内科,什么都没有。”谷兴琳回忆,由于科室单一,当遇到内科处理不了的患儿时,他们只好转到成人医院。这样磕磕绊绊的日子一转眼就是三年。看着患儿和家长一个个失望地离开,谷兴琳明白:“儿童医院必须成立外科!”

  经过在上海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的一年学习,谷兴琳成为了院里唯一的外科医生,另外还有唯一的一张病床。他还记得自己接手的第一个重病例,是个因肠坏死而昏迷的患儿。病情危重,谷兴琳立即为患儿做了手术,并在病床边守了三天三夜,直到患儿脱离危险。由于只有一个医生,通信条件又不方便,谷兴琳索性把医院当成了家,常常24小时守在病房。

  从一张病床开始,谷兴琳一手促进了医院外科的发展。增加病床、扩充人员、组建科室、培养人才……1981年,他率团队到上海新华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培训,让科室的水平更上了一层楼。

  创建了小儿心胸外科专业后,1982年,谷兴琳和同事经批准后开展了第一例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并一口气创下了小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连续100多例无死亡的佳绩。

  70多岁主刀儿童心脏移植、80多岁依旧坚持上手术……如今已然年过九旬的谷老仍然心系科室发展:“我一生热爱我的专业,我希望他们能有更大的超越。”

  赓续初心砥砺前行,摘得“外科皇冠上的明珠”

  和李先生一同前来的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戚继荣教授坦言,作为谷老的“徒子徒孙”,深受教育和感动。“对我们医生来说,做的或许就是个日常的工作,但是患者记了一辈子,也感恩一辈子,所以再辛苦、再累也值得了!”

  如今的小儿心胸外科,已经成为南京市儿童医院最具特色的“王牌专科”。经过几代人40多年的共同努力,该科已发展成为一个年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数量1200余例、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重点学科。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婴幼儿新生儿复杂先心心内直视手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手术年龄明显下降,婴幼儿手术比例明显上升。

  近10年科室发展迅速,心脏外科手术总量一直处于江苏省心脏外科首位,并且始终位列全国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前三名,2015年起,位列国内综合医院先心病手术排名前十。

  “科室现在的医护人员有130多名啦!”“单单这两个星期,我就做了103台手术,破了纪录。”“近几年做了8例心脏移植,最小的3岁,现在都出院了。”……听到戚继荣的这些“汇报”,谷老露出会心一笑。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迭代更新,当年看上去难度极大的手术,现在都已经变得平常。“当年人员、物资都紧缺,手术设备只有一台X光机,还是医生自己买零部件组装的。”戚继荣表示,现在条件好了很多,还有老一辈这么好的传统和精神支撑,科室将赓续前辈初心、砥砺前行,用技术和服务摘得小儿心胸外科这颗“外科皇冠上的明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文 周天琦/摄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