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河从苏州来②|精心雕琢一体化发展“示范之窗”
2023/09/14 20:36  交汇点新闻  

  苏州市吴江区城北,从高空俯瞰,有一片形似“喇叭口”的水域,名曰“瓜泾口”。丰沛的太湖水经此借道,顺势东下,孕育出了一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吴淞江。据记载,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古称“沪渎”,这便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而吴淞江源头所在地“吴江”,县以江为名,延续千年。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绵延百公里的吴淞江,犹如飘飘玉带,蜿蜒横亘在苏沪大地间,不仅促成吴江、上海两地的水系沟通,埋下彼此气血相濡的地缘脉络,更从历史深处激荡出层层涟漪,夹带跨域一体、协同发展的美好希冀,朝着一个蕴含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涌动而去。

  自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以来,吴江坚持把推进示范区建设摆在全区工作的最中心位置,携手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持续放大“同城效应”,让“一体化”合力越来越强,“高质量”成色越来越足,全力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江苏窗口”和“苏州窗口”。

  而今,汇集一体化发展的多元盛景,这扇连通未来的前沿“窗口”愈发明亮动人、光彩熠熠。

  聚势改革,提升区域融合度

  工作日的早上,住在青浦金泽镇杨湾村的陈军都会驱车顺着元荡路,驶过连通吴江和青浦的元荡桥,来到离家5公里外的吴江企业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打卡上班,全程花费仅约10分钟。而在元荡桥尚未修建前,因为省界湖泊元荡的阻隔,他必须绕行318国道或者G50沪渝高速,拐上一个大弯才能到达公司,“虽然隔湖相望不到200米,但从这头到那头,却要绕道20多公里,非常不方便。”

  推动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是“先手棋”和“突破口”。2020年11月,吴江康力大道、青浦东航路通过元荡桥完成连接并正式通车,后续全线更名“元荡路”,成为示范区揭牌后建成的首个跨省域道路互联互通项目。此后,示范区内越来越多“断头路”被消除,极大便利了居民的跨域往来。

  打通省界“断头路”,破解“看得到、难走到”的通行困境背后,改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以元荡桥为例,吴江、青浦在审批流程上,联合审查、统一发证;在设计思路上,整体谋划,统一标准;在建设模式上,分别出资、委托代建,为项目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建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改革为引领,加快一体协同,促进要素流动,不光要靠修路架桥,缩短城市空间距离,还要依托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跃迁。

  检查交界河道是否有漂浮垃圾,查看沿线两岸有无污染源、排污口……自2019年获聘担任村级联合河长以来,汾湖高新区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沈晓华就经常“招呼”青浦、嘉善的毗邻村村级河长,一同开展联合巡河,有时河长微信群里的一条消息,就能发起一场跨省控污行动。沈晓华感慨,“一起巡河,一起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日常。”目前,青吴嘉三地已累计任命或聘请联合河长300余名,覆盖所有省际交界河湖,有效促进了示范区跨界水体水质持续改善。

  制度“破障”,创新“破圈”,积厚成势。五年来,吴江率先实施了一批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改革举措,累计入选示范区制度创新案例57项,形成“跨界联合河长制”等4项全国改革典型案例,创下示范区首张跨区域“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全国首个跨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首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深层次。今年2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准,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示范区规划、建设和空间治理提供基本依据,成为三地融合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

  区域一体化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双向奔赴”,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这样的愿景正照进现实。今年8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吴江、嘉善)疾控联盟启动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工作,一批疾控骨干奔赴新单位,在互学互促中助推示范区疾病联防联控取得新成效。

  示范区挂牌以来,吴江积极对接青浦、嘉善完善干部人才交流机制,率先制定在示范区试点开展干部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实施先行启动区年轻干部“青蓝工程”、举办长三角一体化村书记讲坛、开设示范区领导干部示范培训班等,多领域、多层次促进交流,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

  聚力发展,刷新示范显示度

  从瓜泾口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往南约24公里,就来到了黄浦江的源头——吴江七都镇太浦河口。于1958年动工,历时40年、汇聚万千人力开挖完成的太浦河,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而得名,走向和吴淞江大致平行。它贯穿吴江、嘉善、青浦三地,某种意义上,为后来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埋下了“伏笔”。

  初秋时节,慢行在太浦河吴江太湖新城段沿线,极目望去,两岸芳草萋萋、沃野纵横,层层叠叠的绿意浸染至天边,与碧波荡漾的清澈河面交相辉映,拼接出一幅明艳灵动的水彩画卷。沧洲村罗家坝自然村紧邻太浦河,村民严桂珍乐呵呵地说,经过政府这些年的整治提升,太浦河两岸环境焕然一新,周边人家吃过晚饭都喜欢结伴来岸边散步遛弯。

  昔日“工业锈带”,今朝“诗意蓝链”。多年来,吴江持续推进“太浦河沪湖蓝带计划”,通过整治沿线“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码头、拆除违建等,累计恢复岸线20.07公里,同时打造岸线景观,提升滨河生态空间品质,让境内的太浦河呈现出一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旖旎风光,为下游的嘉善、青浦筑牢了饮水安全屏障。

  融入一体化发展,推动示范区建设,给吴江带来的不只是生态优势的凸显,还有创新活力的源源迸发。以木浆、竹浆、秸秆为原料制作莱赛尔纤维,把玉米、木薯加工成聚乳酸,用阿拉斯加螃蟹腿生产具有抗菌、防腐、保暖等高性能的纺织新材料……在位于盛泽镇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各式各样的天然材料,经过技术处理转化为生物基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化工原料应用于纺织行业。2019年成立以来,该创新中心联合10多家长三角地区企业及高校研究院,致力开展功能性纤维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转移。

  搭乘示范区建设东风,吴江的新兴产业集群也加速崛起。今年8月,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英诺赛科传出好消息——公司上半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0%,氮化镓芯片累计出货量成功突破3亿颗。借由吴江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英诺赛科大力精进氮化镓技术、扩大市场应用范围,成为全球首家可同时量产低压和高压硅基氮化镓芯片的企业。如今,一个以英诺赛科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先进半导体产业集群在吴江成形起势。与此同时,吴江的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也得到蓬勃发展,全部跻身“千亿级”。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创新浓度”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多重利好因素积蓄叠加,让吴江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有显示度,这在当地引以为傲的民营经济领域尤为体现。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吴江6家企业上榜,数量领跑全国县级板块。

  聚焦共享,增强百姓感受度

  落实示范区建设重大任务,懂得拼搏也热爱生活的吴江人,既坚定对标世界一流,致力打造一座示范标杆性的“创新湖区”,又牢牢聚焦百姓感受度,用好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红利,努力把脚下这片热土建设成为幸福美好、人人向往的“乐居之城”。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9月,吴淞江南岸的同里镇北联村,千亩“稻田画”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不少喜欢田园风光的上海市民,“一脚油门”前来“打卡”。“每年设计的图案都不一样,很有新意!”登上村里十多米高的瞭望台向下俯瞰,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稻田画”映入眼帘,来自上海松江区的周文珍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并晒在朋友圈里。

  一体化语境下,“串珠成链”的美丽乡村,正在诠释乐居生活的新内涵。围绕打造“江村”乡村振兴品牌,吴江组团式、品牌化、片区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打通行政村域农路、串联休闲旅游线路、统筹区域资源配置等方式,连片打造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群、同里农文旅融合发展区、环鼋荡美丽乡村群等8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铺陈出“新鱼米之乡”的现实模样。

  好风景引来游客,更招来“创客”,一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由此拔节生长。三年前,上海建筑设计师张文轩来到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自然村,租下五幢闲置农房,办起了集住宿、西餐 烧烤、会议团建于一体的“白相里·五亩田”民宿,成为一名“新农人”。张文轩笑着说,“留在这里,就是想用‘民宿+农村西餐厅’的‘五亩田’模式,为自己‘乡村人不想走,城里人愿意来’的愿景做出个样子。”

  何以乐居?乡村有乡村的巧思,城市有城市的手笔。行走吴江,可以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处处充满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向好变化,在接连不断的成果共享中,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和遐想。

  东太湖畔,两条钢结构“飘带”交织起伏,犹如昆曲中的水袖在轻盈舞动,不少游人倚栏欣赏着苏州湾文化中心这“出圈”的标志性建筑造型。文化中心内,苏州湾大剧院、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苏州湾博物馆等文化空间“好戏连台”,从舞剧《只此青绿》到“灵境——未来灵感世界”数字艺术展,再到吴青嘉非遗精品联展等,江南韵、国际范、未来感兼备,为热爱文艺的长三角居民开启一场场“可观、可感、可触摸、可互动”的文化之旅。

  随着政府大力优化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吴江居民享受到了更优质、便捷、舒心的生活体验。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挂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家号……在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上海专家的“光顾”已让人习以为常。借助示范区建设契机,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与上海多家医院紧密合作,累计邀请上海专家出诊达8000余人次,开展手术近千台,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沪上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吴淞江满载太湖之水,滚滚涌入上海,而从上海回流反哺的,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溢出的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是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接连释放的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江海相通、一脉相连,苏沪两地先民的交往已融于历史,而当下“长三角人”的交融互促,则将在这条黄金水道中回环复新,从这扇前沿“窗口”里接续传递。

  策划 包闻军

  统筹 李仲勋 潘朝晖

  采写 周成瑜

  视频张晰涵王浩然

  栏目题写 顾工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