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奔跑姿态描绘“年轻”宿迁新画卷
2023/10/11 07:10  新华报业网  

  9月28日上午,宿迁“绿洽会”122个项目开工,计划总投资1454.5亿元,涵盖新型膜材料、数字科技、绿色智能等特色产业。其中,浪潮数字科技、华沭巧能等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虹海新材料、华板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项目,湖畔渔歌、云曦数据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在“经济强”上取得更大成果,在“百姓富”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环境美”上展现更大作为,在“社会文明程度高”上迈出更大步伐……“年轻”宿迁正以奔跑姿态勇毅前行,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集聚,做强稳定经济增长“压舱石”

  10月6日,江苏科耐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建设现场,吊车、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运转不停,建设者在各自“战线”有序忙碌。

  这是一家从事智能焊接机器人成套设备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为路桥钢结构、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等各个行业提供高性能的焊接机器人成套设备。”公司相关负责人肖鹤说。

  百亿级项目凯盛新材料、润泽新材料开工建设,50亿元的乐凯光电、新瑞邦项目主体施工如火如荼,天格智能家居、帕为斯特、世成纺织等项目全面竣工,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为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今年以来,宿城区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培育、“5321”工程、“智改数转”等重点工作。1至8月,新开工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45亿元,新竣工项目26个、完成投资101亿元,新开工项目完成率及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率排名均处于全市前列。

  重大产业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今年以来,宿迁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围绕“6211”目标,全力以赴招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凝心聚力建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5个,其中10亿元以上130个,50亿元以上24个,群创智慧新材料等6个百亿级项目成功落户;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达247个、189个。

  落户泗洪县的江苏友拓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0亿元,生产硬密封球阀、V型调节球阀等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行业,可实现年产值32亿元,纳税1.2亿元;位于宿城区的力鑫智能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大型激光切割机底座和大型机床底座的生产和销售。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年产大型激光设备机床6000余台(套),实现年销售额13亿元、利税4000万元,将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激光切割机配套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都是宿迁聚力攻坚千亿级产业的重要一环。延链补链攻坚千亿产业,1至7月,宿迁20条重点产业链累计实现产值2676.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53.5%;晶硅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469.5亿元,位居20条重点产业链之首。

  科技赋能,发展现代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10月3日,沭阳县陇集镇的华东花木大世界热闹非凡,2023年首届江苏林草种苗新特优品种技术展、2023年国际盆景大会年度主展览、地方特色文艺展演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展。

  目前,沭阳县花木种植面积位居全省各县之首,从业人员30余万人,电商销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是全国花木集散中心、花木电商连接点和种苗诚信治理示范区。

  走进位于宿豫区新庄镇的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智能化玻璃温室内清凉舒爽。“温度全天候精确控制在25摄氏度,采用标准化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综合效益大大提升。我们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带动周边1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3000余亩设施化果蔬,引领产业全域振兴。”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总经理闫伟介绍。

  作为京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首批示范项目,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宿豫区落实“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要载体。示范园总投资3亿元,新建智能化玻璃温室、装配式日光温室等设施逾20万平方米,集“科技引领、联动共享、育产结合、休闲观光”于一体,目前年产绿色果蔬5000余吨、繁育种苗超500万株。

  积极主动拥抱数字农业新赛道,宿迁以小土地“博取”大产业。

  滴灌、吊蔓、无土栽培……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依托大数据,运用智慧物联传输系统平台,全天候监控农作物生长,农业园综合效益达到传统种植的10倍以上。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开放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研发体系,为区内3家种业企业提供科技育种服务。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5%,粮食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

  作为全省“三农”占比最高的主城区,宿城区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擎,持续实施“农业强区”战略,矢志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全区现有高效农业25.6万亩、高标准农田31.2万亩,总面积2000亩的镇级生态农业产业园实现全覆盖。

  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统领,今年以来,宿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大农村呈现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增收带动效应彰显的喜人态势。

  向“绿”而行,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作为全省协调推进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绿心地带”,宿迁近年来坚持向“绿”而行,用硬招实招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赏‘海’景、坐游艇、住房车、品鲜鱼……”国庆假期,王官集朱海旅游康养度假区“火”起来,网友们纷纷来此打卡乡间美景、体验田园野趣。位于黄河故道的朱海水库碧波万顷、微风宜人。

  曾经的朱海水库是200余处大小不一的“乱鱼塘”,因长期分隔养殖阻断水源,水体污染严重,防洪蓄洪能力缺失。2017年,宿迁建设一批生态安全缓冲区,仅用3个月收回212个鱼塘与430亩集体土地,形成4000余亩水面。朱海村通过建设换补水通道、生态护坡、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形成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河道环境。“治理+景观”新模式,使宿城区朱海生态安全缓冲区成为全省生态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典型范例。目前,宿迁建成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其中两个成功入选全省示范项目。

  “以前耿车镇刘圩村居民大多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当地的土壤、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村民王振说。2016年,刘圩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短短两个多月关停村里所有污染企业,并投入800万元实施村庄环境改善工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刘圩村全力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章,以水圩村落、新型农村社区为特色,引导农民发展多肉特色种植,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去年,全村多肉植物销量达9600万株,交易额突破12.6亿元。

  在泗阳县,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生产基地——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熔体直纺装置能耗相较传统工艺节省37%,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回收利用300多亿个废弃塑料瓶。作为国内首家践行零碳行动的再生纤维企业,芮邦科技积极参与产业升级、产品升级,践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低碳发展模式,响应“双碳”目标,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史伟 颜颖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