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水韵江苏·美好乡村|做好“土特产”文章,南通打造特色乡村游品牌
2023/10/18 14:45  新华报业网  

  南通地处长三角东北部,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有着“江海门户”“崇川福地”的美誉。近年来,南通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了一批品牌形象明确、产品特色鲜明、深受游客赞誉的乡村旅游产品。近日,“水韵江苏·美好乡村”全媒体乡村行宣传报道活动走进位于南通市如皋市城北街道的平园池村、如城街道的顾庄社区以及海门市常乐镇的颐生村,感受南通乡村“美的风光、美的人文、美的味道、美的生活”。

  激活一池春水,平园池村“开出”旅游盛景

  平园池村位于如皋北郊,由藕池、竹园、太平井三个自然村组成。走进平园池村,宽敞平坦的公路延伸至乡村深处,一路串起荷花池、画隐园、牡丹园、水竹园、采摘园、菌菇园、菊花园、农耕博物馆等旅游元素。

  千亩荷塘,百种荷花,平园池村是远近闻名的“荷花村”,历史上就有着栽种莲藕的生产习俗。近年来,以“荷藕文化”为核心,平园池村打造最美荷塘、建设美丽乡村,借助“赏花经济”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夏天是平园池村最美的季节,6月到8月期间来到生态藕池文化园,青翠欲滴的荷叶映衬着娇艳芬芳的荷花,流波荡漾在碧水之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作为平园池村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和地方旅游品牌之一,每年荷花节都会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游览、踏青、赏花。已值秋季,池中不少荷叶已经残败,然而平静的湖面,蜿蜒的栈道,充满田园野趣的观景台,再配合上讲解员的描述,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动人风光似乎也在眼前化作为现实。

  “这个是石磨,推动磨棍,石磨就会开始转动,一边发出‘吱呜吱呜’的声音,一边磨出细滑的面糊、面粉。”在农耕民俗文化馆里,讲解员向采访团介绍着馆内部分展陈的背景、用途,“像犁、耙、水车这些农具,都是老一辈人当初吃饭‘家伙’,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巨大的水车、古老的犁耙、木制的独轮车……平园池农耕民俗文化馆由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书画古玩展区及农耕文化体验区组成,馆内收藏着本村村民捐赠的各类农耕老物件,还原了乡村的农耕生活记忆。

  平碧园入诗,池映村上画。从荷藕产业到旅游观光,从传统农业村变身美景遍布、百业兴旺的“网红乡村”,平园池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当地村民也逐渐从传统农业转入乡村旅游产业。北有藕池园、南有盆景园、东有采摘园、西有蔬菜园,家住长寿园,端稳乡村旅游“饭碗”,平园池村正讲述着“诗与远方”的故事。

  “盆景”变“风景”,顾庄实现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位于如皋市城区南郊的顾庄社区,以其独特的花木盆景艺术闻名大江南北。走过村口“顾景怡年”牌坊,顾庄社区的“芳容”便展现在众人眼前。高低错落的小叶黄杨,遒劲古朴的五针松,挺拔英俊的老榆树……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绿海。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小洋楼前,都有一个“私家花园”,回廊花圃,小桥流水,清静舒泰。“整个村子就像是一盆美丽的大盆景!”自然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景观引得采访团啧啧称赞。

  早在明末清初,顾庄就开始探索花木生产、盆景创作技艺,并逐步形成以顾庄人为典型代表的“因树造型、素材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如派文化元素盆景风格。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顾庄村有花农五百户,耕地一千二百亩,其中一千亩种植花木,有各类苗木二千四百多万株,各式盆景一百二十多万盆。凭借着这一份对花木的痴迷,村民们把顾庄成打造成集绿色经济、美丽家园、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式大园林。

  近年来,顾庄社区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了竹房、梅园、雀舌园、罗汉松园和小叶女贞园等“美丽农家”样本,形成了一园一景、一户一品、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天堂的“特色庭院”示范区,建成集农家园林欣赏、农家习俗体验、古玩、古董、古树欣赏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基地——顾庄生态园,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游园赏憩。

  家家栽种花木,户户蟠扎盆景。打出响亮的“盆景艺术”名片,顾庄社区将美丽“盆景”变为美好“风景”。作为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顾庄还曾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绿色小康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江苏最美乡村”等3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一街一村一田,颐生村打造新型文旅体验区

  小小常乐赛苏州,既有典当又有楼。一走进颐生村,错落有致的房舍,开阔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的河沟,清新自然的绿化环境,呈现出一幅村洁、景美、人和的幸福乡村画卷。

  作为“近代第一城”,提到南通,便绕不过“一代儒商”张謇。他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作为张謇的出生地,近年来,颐生村立足“张謇故里”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培育新型产业主体,通过保存老屋风貌和村庄肌理,打造新型文旅体验区,展现江海文化脉络,形成现代农业、历史人文、乡村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张謇故里小镇·柳西半街是当地的热门打卡旅游点。漫步在柳西半街,粉墙黛瓦、条石铺路,展现了常乐老街的原始风貌。沈秀宫、南筝工坊、海门山歌、色织土布、古琴研学社、海门山羊肉等六大非遗,通过主题展示、手作体验、匠人演绎等方式,在传承中创新,展现“半街文脉”。兜财馄饨、馒堂包子、半杯茶馆、满杯酒馆……文化之外,烟火记忆也在此处得到了呈现与延续。

  “乐番天”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在距离地面约一米高的塑料苗床上排排铺开,长势良好,棚内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土壤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种植指标。“乐番天”农业园区是近几年村中重点打造的,以番茄产业为核心,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体验项目。“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在节假日期间,带孩子来到这里参观体验,感受现代化农村的进步,享受采摘的乐趣,在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寻找快乐。”相关负责人向采访团介绍道。

  做强做优景区和特色田园等文旅综合体,颐生村已形成100亩乡村振兴样板区。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22年全年吸引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集体收入突破500万元,成就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典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