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蟹农陆银桂:“苏农匠”的新追求
2022/09/14 14:35  

  中秋节前,兴化市银桂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银桂格外忙碌,这几天合作社每天有250公斤左右的河蟹上市。“今年遭遇高温天气,影响了河蟹的生长。目前我们合作社的河蟹规格为母蟹3两、公蟹4两左右,由于增加了苗种数量,预计亩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格和产量实属不易。”陆银桂说。

  陆银桂是第二届全国淡水虾蟹绿色养殖带头人,前不久又被评为江苏新时代“苏农匠”。近年来,他用行动实现从一名普通农民向“农匠”的转型和跨越,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渔业答卷。

  2002年,陆银桂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养蟹面积逐步扩大,今年养殖面积达到470亩。

  蟹苗优劣事关河蟹养殖的成败。2015年,陆银桂开始培育河蟹大眼幼体,打造“兴蟹沣”苗种品牌,以品质来赢得养殖户的信赖。合作社培育的苗种也带动了5万亩成蟹养殖。

  “河蟹养殖不能一味地追求个人经济效益,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行绿色、健康、生态养殖方式。”陆银桂介绍,合作社积极探索和应用河蟹养殖新技术、新成果。

  合作社在推广蟹虾混养的基础上,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技术,通过使用微生物、种植水草等生态方式,改良水体,调节水质,实施健康养殖,达标排放养殖尾水,塘口每亩减少用药成本150元;在饵料投放上,加大螺蛳等天然生物的投喂量,增强河蟹的体质;推广全程机械化,全覆盖使用多叶轮水车式增氧机、投饵机,推行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实现水质在线监控,每亩可节约人工成本300元。

  “只有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创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陆银桂介绍,因为走生态养殖之路,合作社先后被列为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兴化推广示范点、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兴化河蟹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通讯员 陆照兴 李祝海

标签:
责编:何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