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祭国之殇 永续和平
2019/12/14 08:36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礼兵敬献花圈。 记者 肖勇 万程鹏摄

12月13日,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8000余名各界代表和国际友人在纪念馆集会广场肃立,深沉的钟声里,和平鸽振翅高飞。

国之祭奠,庄严仪式警醒我们铭记历史

“一二一三,祀我国殇。”上午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划破长空。一时间,路上的车辆停驶鸣笛,行人驻足默哀,纪念馆里8000余人肃立,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来自南京一中和平朗诵社的学生们,齐声朗诵了《和平宣言》。站在队伍最前面领读的崔自鑫就出生于12月13日。“在这一天过生日,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崔自鑫告诉记者,6岁时,父亲带着他第一次走进纪念馆,并详细介绍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此后铭记历史的责任便根植在他心里。

第四次参加公祭仪式的艾米德哈特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鼓楼医院内科医生特里默大夫的孙媳。她说:“历史上的这一天满目疮痍,我们要记住这一天,以史为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深切悼念这些死难者,我们要继续传播历史真相,用和平抚慰他们的伤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前,30余名师生代表手持菊花,垂首肃立。家住附近的赵女士也一起来悼念,她说:“每年这个时候,听到警报声,我心里就特别难受,82年前的国殇铭记在心,不敢忘记。”

49岁的环卫工人陈贺在南京市建邺区万达广场附近已经工作了6年。他说:“以国家的名义公祭大屠杀死难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些年,每逢这一天,他常常能遇到不少自发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悼念的南京市民,还有一些人特地从外地赶来。

对逝者的缅怀不只在一城一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全国15家纪念馆,同步开启线上线下公祭仪式,共同缅怀死难者。对逝者的缅怀不只在中国,海外华人华侨社团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祭奠活动,在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都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

放飞和平鸽。 记者 肖勇 万程鹏摄

传播历史,“37分钟”版珍贵影像等捐赠南京

12月13日下午,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的邵子平、陈宪中、姜国镇等爱国华人将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影像“37分钟”版“一寸盘”捐赠给纪念馆。

与纪念馆现馆藏“17分钟”版影像相比较,“37分钟”版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从时长来看,“37分钟”版影像去除11分22秒上海的画面,去除与“17分钟”版影像重复的画面,实际反映南京的画面比“17分钟”版影像大约多9分钟内容。从空间范围来看,现馆藏“17分钟”版影像的主要镜头大多集中在南京安全区范围内,只有少量栖霞寺等南京郊区的镜头。而“37分钟”版的画面则超出了南京安全区范围,城外一带日军暴行的镜头也进入了马吉影像。从场景范围来看,“37分钟”版影像中,在鼓楼医院就拍摄了30余位受害者场景,有11个受害者是“17分钟”版里没有的。

捐赠仪式上,邵华还将约翰拉贝外孙女乌尔苏拉莱因哈特夫人公开《拉贝日记》证明材料做成的公证件捐赠给了纪念馆。

同样在下午举行的另一场捐赠仪式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助理检察官裘劭恒先生在1946年东京审判期间用过的打字机和相关证件等藏品也捐赠给纪念馆。

而日本青森县云祥寺住持一户彰晃捐赠的藏品侵华日军“完胜”安全套填补了馆藏空白。

美籍华人鲁照宁这次带来的藏品有30余件,其中包括1937年12月10日美国发行的《纽约国际报》,这份报纸刊有日军攻打南京光华门的报道,还有1937年12月11日美国发行的《旧金山报》,这份报纸报道了日本向南京发起总攻击的消息。

“今年纪念馆收到捐赠、征集物品共1171件(套)。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是一段历史,这些物品将会陆续向公众展示,让人们在对历史的铭记中传播历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中学生齐诵《和平宣言》。 通讯员 糜梦逸 记者 刘莉摄

永续和平,

年轻一代厚植友好根基

烛光荧荧,哀思沉沉。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小号手演奏的《南京记忆》中拉开帷幕,烛光穿透黑暗,向世界发出来自南京的和平之愿。

82年前,南京鼓楼医院外科医生理查德布莱迪救治了许多难民。82年后,他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为南京倾情献唱自己创作的《感同身受》。她在2018年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后创作了这首歌,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为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她说:“南京是我第二个故乡,烛光祭现场的每一位都是美好的国际和平大家庭的成员。”

场外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校刊记者徐辰昕说,当天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以各种方式来悼念死难者的青年学生,“读懂了历史才能继往开来,为祖国的和平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之子葛凤谨,12日刚刚结束在日本的证言征集活动。他告诉记者,此次日本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证言征集活动现场来了很多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这些老师想通过他们的现场深入了解,把历史的真相传递给年轻人,让更多的日本年轻人去关注历史,珍惜和平。”

正如日本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和平法会访华团团长山内小夜子所言,“中日友好的根基在于年轻人”。“访华团”已经连续17年来南京参加悼念活动,这一次她带来了不少年轻人,“我们团有15名成员,其中有6名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这也是历年来年轻人比例最高的一次。”山内小夜子说,为了两国和平地交往下去,不再有战争,我们来到这里参加公祭活动,也希望日本的青年人为了中日友好,作出更大的努力。

历史必须铭记,记忆需要传承,和平当被守护。那些死于国难的灵魂将被永远铭记,那些共创和平的努力将在历史中熠熠生辉。

记者 孙 庆 付岩岩 朱 娜 刘 浏 卫 鑫 吴昌红

标签:
责编:王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