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江豚的呼吸声,现在也能听到了!
2023/08/16 17:57  

  南京,一度是全国唯一一个,能在市区看到江豚的城市,这里不仅有江苏省内首个以长江江豚保护为主的保护监测站,还是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江豚监测站。

严少华 摄

  随着长江“十年禁捕”全面铺开,众多渔民上岸。在他们中,有一群人留了下来,但换了身份,昔日打鱼人变身护鱼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江协助巡护员。

  在南京浦口,有一群上岸渔民组成的江豚观测队,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在江边值守,守护着这里的“长江精灵”,守护着绿水青山,杨金海,就是他们的代表。

左图为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渔民杨金海在渔船上留影(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18日,杨金海在浦口区的长江边留影(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今年48岁的杨金海,曾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的一名渔民,祖祖辈辈在长江边捕鱼为生。

  2016年,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浦口区启动滨江岸线的企业搬迁和复绿行动,成立了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区(浦口)分站,杨金海和其他100多名渔民弃渔上岸。这一年,包括杨金海在内的12名渔民成为江豚监测员。2020年长江江苏段率先全面禁捕退捕,杨金海又加入南京市浦口区专办护渔员队伍。

  儿时伴着江豚呼吸入眠

  杨金海从小就会跟着父亲一起去打鱼。他还记得,五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在船头撒网,他坐在船尾,江豚就在身边的江水里出没,他甚至都能听到它们浮出水面换气的呼吸声。

  有江豚的地方,就是有鱼的地方,这是浦口渔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他们也因此,对江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杨金海的印象里,从2000年左右开始,江豚的数量就开始明显变少了,随之一起减少的,是渔民的收入。能打到的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自发地营救遇到危险的江豚。

  他记得自己看到过的最大的活江豚,大概有100多斤,被当地渔民下的围网困住,但幸运的是并没有受伤。他和同伴们小心地拆开围网,让这头江豚得以脱身。

  但更多的江豚却没有这么幸运。杨金海在江边不止一次地看到过江豚的尸体。每头死亡的江豚身上,都能看到触目惊心的伤痕。有的是被过往船只的螺旋桨打伤,有的是被滚钩刮伤,还有的则是被大网缠住,悲惨死去。

  杨金海感到,单靠自己和其他渔民个人的努力,难以挽救江豚的命运。

  弃舟上岸加入江豚巡护队

  随着政府“转产上岸”的号召,杨金海和众多渔民们一起,舍弃了原本熟悉的生活方式。在许多像他们一样理解、配合“转产上岸”的渔民共同促使下,南京长江二桥至三桥江段实现了全面禁渔,长江生态得到更好地修复,长江鱼类得以更好地休养生息,江豚也有了更充足的食物,在这里稳定地生存、繁衍。

  但对杨金海来说,二十几年“出没风波里”的生活,突然弃舟上岸,让他感到了不适应。正在迷茫的时候,他听说南京渔政部门和南京水产研究所即将成立联合巡护队,正在招募江豚观测员,这让他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杨金海报了名,顺利地通过了面试,成为了一名观测员。

  观测员的主要工作是观测和记录,除了记录最基本的天气状况、风向、气温、水位等情况,还需对江豚出现的次数、数量、出现时间、游动方向以及行为模式进行判断和记录。此外,还需要对来往的船只数量、船只类型、江边人们的活动进行记录,为了解这一水域江豚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提供一手数据。

  浦口江豚观测队一共有12名队员,在三桥和八圩两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工作。长江三桥观测点水域是南京江豚最集中的活动区域之一,江豚活动很活跃。这里出现的江豚有多少头、其群体构成如何、它们出现时是上行还是下行、正在捕食还是嬉戏、在旅行还是休息,都需要通过观测员观察并根据经验判断。

  看到小江豚,是他巡护时最快乐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杨金海能看到的江豚依然很少,有时候好几天才能看到一头。最近两三年,江豚的数量明显增多了起来。

“光影剑客N”摄

  杨金海说:“以前我们在船上,每天都会看见江豚——就在我们身边游走嬉戏,见到的数量比现在多多了。它们真的太可爱了,有些幼体还不是很大,看着就像小孩子一样。有时候,我们就看着它游向远处才返航。”这熟悉的场景在近几年又回来了,每次看到小江豚,他都很高兴,觉得这是巡护当中最快乐的事情,“用手机拍过好多照片,就是隔得太远,想拍也拍不清楚。”

  杨金海说:“这辈子我都不可能离开长江,我对长江有感情,所以我加入了观测的工作。”在长江边长大的他们,曾经以长江为生,长江就是他们的母亲河。另一位观测员也说道:“要是让我离了长江干别的工作,我干不了,看不见长江心里就不是滋味。”因此,越来越多的转产渔民加入了江豚观测队,为保护他们熟悉的“江猪”贡献力量。

  他们背后,还有更多江豚守护者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2500万年以上,被誉为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在杨金海和队友们的背后,还有更多的江豚守护者。

  2015年9月20日,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在南京成立。这是南京市第一次成立经民政局注册的、市级动物保护协会社会团体。

  南京长江江豚监测站是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江豚监测站,由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与下关滨江管委会合作打造,位于鼓楼区江边路,占地205.2平方米。在这里,市民可以了解到江豚保护的“南京风采”;实地监测画面让市民无须漫长等待就能一睹野生江豚精彩行为;沉浸式体验通过AR全息投影观赏江豚动画短片。

南京长江江豚监测站。图源:南京绿化园林

  杨金海说,父母也很支持他的工作,即使现在已经不能撒网捕鱼,但看到长江的生态越来越好,曾经远去的江豚现在离人们活动的环境越来越近、越来越多,他们都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带来的美好期待。

  来源:南京发布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