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南京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2023/09/13 17: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南京连续两届入选十大“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国际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接下来,南京要进一步挖掘提炼特色文化资源,用好用活文化品牌和南京元素,不断强化内生动力、提升综合实力,扩大南京文化国际影响力。

  一是重构全球文化产业链,集聚整合全球文化资源,实现从“送出去”到“卖出去”的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对外文化交流这种以“送出去”为主的传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要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南京要将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作为文化海外传播的载体与路径,以“卖出去”的模式将更多南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销往海外获得经济利益。要充分利用国内文化市场的规模效应,通过并购、外包、战略联盟等方式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主体实现资源整合,降低独立开发成本,分散经营风险。尤其注重文化创意、品牌塑造、营销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中高端。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利机遇,不断扩大南京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善于集聚和整合国际文化资源,开展集成创新,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为南京其他产业、技术和资本“走出去”提供文化支撑。

  二是加快数字化进程,提高南京文化国际竞争力。把文化数字化作为南京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创意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创造新业态,激发新的文化消费,在文化贸易与文化投资最具成长性和活跃度的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立足于文化服务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与文化应用密切相关科技领域,尤其要重点攻克文化服务领域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另一方面,加快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文化服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不断丰富文化服务表现形式,拓宽文化服务消费新场景。增强数字文化内容原创力,鼓励传统文化企业与数字文化企业交流合作,提升南京文化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文化行业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建立健全文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助力南京文化海外传播。建立健全南京文化海外传播激励机制,切实帮助文化企业在海外站稳脚跟。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供税收激励,给予贴息、免息和奖励。在演艺产品方面,按海外演出场次提供相应补贴,降低演出成本,提高演出收入。对积极营运和收购海外剧场、进行海外推广等市场行为给予担保服务或贷款贴息。特别是在文化企业“走出去”初始阶段要给予专项资助。对参与国际性音乐、设计、游戏、动漫、网络文化产品等会展活动、国际巡演文化企业给予补贴或减免相关费用。增加对新型业态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投入,加强文化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网络公司、电商平台沟通协调,畅通开展合作信息渠道,鼓励相关企业跨界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鼓励更多有资质和潜力的社会组织、民营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文化贸易和投资。提升南京文化企业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在创作、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加强知识产权侵犯预警系统建设,制定应对知识产权侵权行动方案。

  四是积极打造南京文化海外传播平台及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建设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基地,在有条件、有意愿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优化平台服务功能,推动平台内税收政策、外汇政策、出入境管理政策及相关文化贸易政策改革与创新,推进重点龙头文化企业与外向型文化项目集聚,开展常态化、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高端论坛、文化会展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抓住南京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机遇,发挥南京和平论坛、“世界文学客厅”等平台作用,加强和平文化、优秀文学传播。办好“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等重要国际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南京故事,提升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共享平台,针对文化服务贸易加强长三角区域联动,避免海外市场无序竞争,协力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积极借鉴“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有益经验,形成集数字技术研发、数字内容创作、数字文化出口为一体的数字文化产业和贸易生态链,打造数字文化贸易功能区。

  五是培育和发展国际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企业,做强南京文化国际传播主体。把打造“走出去”龙头集团,包括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贸易流通企业,以及重点品牌摆上更加重要位置。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进行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进一步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军”与民营文化企业“突击队”作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整合“走出去”企业、品牌、市场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构建企业成长培育机制,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头部企业和细分领域企业。以头部企业带动南京数字文化产业链上相关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企业共生繁荣。同时,积极引导细分领域企业特色化发展,依托数字科技和文化创意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装备制造、软件开发、网络文学、数字游戏、动漫影视、移动视频、数字音乐等产业门类精细化发展。支持数字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采取市场并购、项目合作、捆绑营销等多种融合模式,培育跨界文化与数字科技新型市场主体。对于体现南京文化特色、形成南京文化品牌的企业,要同步加快实施文化资源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促进“内容为王”与“流量经济”协调并进。

  来源:南京日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