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观潮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负担“减”下去 效能“增”上来
2023/02/15 19:08  新华报业网  

  全省三年清理村、社区办公场所牌子90多万块;取消退休工人住院帮困互助金台账、高龄老人尊老金申请的纸质台账等各种名目的台账;通过基层评价倒逼各级各部门将减负要求落到实处……自2019年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来,江苏持续开展基层减负工作,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面对面服务群众的时间也更多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诚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基层干部不怕忙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瞎忙活不出成效。过去一段时间,组织会议多、制发文件多、迎接检查多、工作任务急,“三多一急”问题既挤占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长此以往,影响的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从2019年江苏出台20条措施为基层减负,到去年2月省级层面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的相关意见,释放出一个鲜明的导向——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措施、采取行动,通过做“减法”,合并“同类项”,基层减负工作成效明显。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彻底减轻基层负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倘若有的地方和部门主体责任压得不紧不实,紧一阵松一阵,各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可能会死灰复燃;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形式主义新变种、新动向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形式主义“改头换面”出现。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从“办公桌”走向“指尖”,变味的“工作群”“政务App”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这提醒我们,基层减负工作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治疗,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简单的数字“减少”来衡量基层负担的“减轻”。应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基层权责,形成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减负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基层干部自己的感受。应畅通基层干部表达心声的渠道,让他们有地方说说心里话。也要看到,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是基层过度留痕的主要原因。应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容错机制,坚决纠正“责任状”“一票否决”过多过滥的问题,防止责任层层下压。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实效长效机制,让减负不反弹,让基层不折腾。

  “减负”是为了更好“提质”。为基层减负不是让基层干部减担当,而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从而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精文简会,是为了让基层轻装上阵,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跑现场”;规范督查考核,狠刹“重痕留迹”,是为了让基层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抓服务;减少“一票否决”“责任状”,是为了关心激励基层干部,避免让基层干部白了头又寒了心……将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落实到位,让基层干部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更好为民服务上,“村干部脚下的泥多了,老百姓心里的坎就少了”。(杨丽)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