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观潮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把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2023/09/13 20:56  新华报业网  

  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142家高校院所的6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与850多家企业的1000多项技术创新需求深入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际却要历经成果估值、资源对接、投融资等诸多庞杂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一面是科研人员的很多成果经常“藏在深闺无人识”,找不到用武之地;一面是许多企业对科技成果有需求,但常常“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供需不对称造成“两头着急”的状况,让人颇为遗憾。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前不久“高校1.31亿元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的话题也引发广泛关注。事实证明,当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还有不少堵点,要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打开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能让成果躺在“书架”上睡大觉。

  推动科技成果下“书架”上“货架”,用好评价指挥棒至关重要。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通常偏重基础研究,尤其关注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导向和现实价值。同时,转化过程往往需要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精力,但未来收益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科研人员的转化动力不足。我们鼓励科研人员“埋头”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要引导一些科研人员学会“抬头”看市场,面向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研发,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同时,要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坚决破除“四唯”,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突出的给予支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干事业,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科研的成效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最懂客户的需求,对产品技术创新的难点感触也最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让企业当好“出题人”,将“真问题”列出清单,着力构建企业牵头、科研单位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开展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如今已有不少企业主动“登门入室”,登院校门、进实验室,挖掘可转化的科技成果,提前介入研发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就考虑产业化。如此,可以弥合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差”,让技术更快管用、更好利用。

  优质的创新环境是技术成果转化的“良田沃土”。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清除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科技成果的价值如何评价,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等,要完善相关操作规程,避免科技人员与企业的合作成为“一锤子买卖”。要建好用好“科技副总”“技术经理人”等专业化队伍,引导科技成果跑上转化“赛道”。同时,搭建更多的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揭榜挂帅”等平台,当好“红娘”,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市场的“双向奔赴”,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杨丽)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