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让“大思政课”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2022/09/26 21:22  苏州新闻网  

  □苏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近日,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学校要根据这一方案精神进一步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大力提升育人效果。

  跟现实结合起来讲好“大思政课”,需要把办好思政课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把握来落实,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把握来落实,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把握来落实。当此之际,更需要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紧密结合现实,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

  为什么当人们看到时代楷模张桂梅坐着轮椅上台领奖时会情不自禁地落泪?行动无声却胜过千言万语,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只有与现实生活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真正使人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具体成效。大时代就是“大课堂”。今天的中国,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绿意盎然的长江两岸是绿色发展的实践,生机勃勃的深圳前海是改革开放的硕果,人民群众的笑脸成为了小康最美的风景……讲好“大课堂”里发生的事,就是上好“大思政课”。

  紧密结合现实,就需要将开展的活动,与时代,与身边的人和事结合起来。从“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到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以“评”促“学”,变“选”为“教”,形式创新,内容“更新”,“评”和“展”,都是一次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是“大课堂”,活动是“大平台”,作品就是“大师资”,一个个活动就连成线,画成了思政“同心圆”。

  “要给青年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是源头活水。”去年被刷屏的《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短视频,有“国嘴”刚强的配音,也有青年志愿者的讲述,从“听”人讲故事到自己“讲”故事,自己也成为那一股“活水”,“大思政”的清泉从一个个年轻人涌向一群群年轻人;《青春正当时》情景互动理论节目在网络平台播出,以“青年”为主打,主题年轻化、主角年轻化、主创年轻化,让更多青年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讲人”。

  无论课上还是课外,“大思政课”当与新时代同频共振。面向未来,思政课教学需在思想启迪、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等环节,下功夫、做细活。探索社会“大课堂”的教学新方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夯实思政教学的深度,引导青年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