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新华时论|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街小巷”
2023/04/05 20:30  新华报业网  

  目前,全党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但个别地方在上级领导来调研时,依然习惯“只谈成绩不谈问题”,也有一些前来调研的领导干部,乐于“被安排”,只看“亮点”不及其他。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这种现象亟待破解。

  开展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为了做样子、去走秀。在调查研究中必须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既要看“高楼大厦”,也要看“背街小巷”,详细收集、周密研判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打下牢固基础。

  在调研中,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和亮点、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发挥典型和标杆的示范作用,也是做好调研工作的途径之一。但如果只见“高楼大厦”不见“背街小巷”,将成绩注水掺糖,对问题避重就轻,就失去了调查研究的意义,耽误问题解决、贻误发展机遇,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问题意识,在调研中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发展献策助力。

  看“高楼大厦”容易,去“背街小巷”少见。究其原因,有的是出于“政绩冲动”,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精心选择一些“好典型”“闪光点”“样板区”作为展示个人政绩和地方形象的“窗口”,以此为升官晋级铺路搭桥。有的是出于“懒政”,调研矛盾重重的“老大难”显然比光鲜亮丽的“好典型”要难多了,不用心做好功课,不做好统筹谋划,很难找到问题和堵点在哪。有的是出于“好好先生”心态,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得罪人一团和气。可以说,能否在调查研究中看到“背街小巷”,考验的既是党员干部的能力,更是担当作为和责任意识。

  “背街小巷”不能成为“调研盲区”。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做好准备,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中见症结、见问题、见成效。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安排的“规定路线”多些随机应变,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在调研中不能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听汇报不听牢骚,只访群众演员不访困难群众,只翻工作台账不看具体情况。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魄力和“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洞察力,在交叉对比、反复验证中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根源。

  看清“高楼大厦”背后的“背街小巷”,应大力推行“四不两直”调研方式。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时,经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蹲点,得到了真实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这启示我们,多用脚步丈量民情,多听“原汁原味”的声音,才能真正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对党员干部而言,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街小巷”,紧盯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并开展靶向治疗,这才算是达到了调查研究的目的。

  (陈立民)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