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宿迁 > 要闻 > 正文
为战友守墓60多年的老兵去世,临走前他把这份“薪火”传了下去
2023/09/15 13:00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宿迁市泗洪县,95岁高龄的老兵金立珍因病离世。记者了解到,就在去世前十几天,金老刚刚被中共江苏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命名为第三届“江苏最美退役军人”,是10名“最美退役军人”中党龄最长、年岁最长的一位。

  因为一句承诺,和父亲两代人一起默默为无名烈士守墓60多年。因为这件事,金立珍老人被许多人熟知。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29年10月的金立珍年少参军,11岁时当上村里儿童团团长,14岁报名参军,相继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4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

  “参军不久,一次我们部队被日军追击,紧急撤退。因为年龄小、没有战斗经验,只顾往前跑,却不想一颗炮弹在身旁落下,危急关头,一名战友扑过来把我推倒,趴在我身上。结果战友牺牲了,我活了下来。”80多年来,这段记忆始终让老人刻骨铭心。当时,他在战火中掩埋了战友,并在墓前许下诺言:要继承战友未竟事业,更要让所有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得到安息。

  金立珍的老家在泗洪县金圩村,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九旅卫生部就驻扎在这里,当时前方受重伤的战士被送到卫生部救治,其中83名重伤员因医治无效而牺牲,被就地安葬。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法记录下这些烈士的姓名。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后,金立珍随部队回到祖国。当年底,金立珍从部队回家探亲,他要去祭奠那些无名的烈士。

  当时,由于墓地常年无人管理,变得很荒凉。这让金立珍心中很不是滋味。随后,他含泪向自己的父亲说出了当年许下的承诺,希望父亲替他给战友守墓。

  “等我退役回来,就跟您一起来守着他们!”随后几天,父子俩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烈士墓地,清除杂草、培土立碑、栽花种树,干到天黑透才收工,手上、脚上都是血泡。

  1958年金立珍退役回到家乡,他本可以选择留在县城工作,但他自愿放弃安置,毅然决然回到农村老家安家,在烈士墓旁边盖了两间草房,和父亲一起边干农活边守护烈士墓。1975年父亲去世后,金立珍就独自承担起守护无名烈士墓的任务,这一守又是40多年。

  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83座烈士墓得以重新修缮,拉起了围墙,建成了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铺设了水泥路,补植了绿化,如今这里成了“应山烈士陵园”。

  “至今也没有忘记陵园开工那天,81岁的父亲静静地坐在墓区旁看着工人们施工,整整一天一句话没说,两行热泪悄悄滑过他那沧桑的脸庞。”金立珍的大女儿金素兰说,陵园建成后,交由当地政府管理,我们就动员老爷子到城里养老,但他仍然不听,还说以后来陵园观瞻的群众和青少年会越来越多,在有生之年要为他们多讲一讲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自己不是没事了,而是任务更重了。

  泗洪县龙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说,直到两年前,经当地政府和家人好说歹说,才把金立珍劝着到养老院颐养天年。“金立珍老人虽然人住在养老院,但心中始终牵挂着陵园,经常打电话问我一些情况,叮嘱我一定要把陵园管理好,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近日,金立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95岁。在弥留之际,战友们所在的这座陵园仍是他心中最放心不下的牵挂。“金老请您务必放心,您的这份‘薪火’我们会好好地传递下去,以后也一定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探望金立珍时,郑重地向老人承诺道,一定会接好这个光荣的“接力棒”,传承好这份“薪火”,坚决不给老人家丢脸。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梁广伦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