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资讯 > 正文
才赋新城(13)|许超:高铁上的“无锡智慧”,助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提速
2023/07/06 10:50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人才是强国安邦之本,人才是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近年来,无锡经开区锚定“高端人才集聚区”目标定位,坚持用人才“第一资源”赋能创新“第一动力”,支撑发展“第一要务”,精耕细作,不拘一格“引才”、搭建平台“育才”、用心用情“留才”,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才赋新城”人才品牌,奋力打造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引领区、新发展理念全域实践区。自2023年1月1日起,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将推出专栏《才赋新城——无锡经开区高层次人才访谈录》,从开放包容、创新融合、真情实意等角度,为您讲述无锡经开区的“人才经”。

  许超:高铁上的“无锡智慧”,助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提速

  如今提到中国制造,中国高铁一定名列其中。伴随中国高铁跑遍全球,畅连世界,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复兴号”也承载着“中国梦”连结起千家万户的出行与生活,而“复兴号”标准动车组上的整体卫生间和变压、变流器冷却系统、车用空调等关键部件都来自同一家企业的研发设计,这就是位于无锡的金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追求精品”是金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超始终秉持的宗旨,在许超及其研发团队的孜孜开拓下,作为专业从事铁路产品生产和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金鑫集团也在轨道交通市场的赛道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抢抓机遇,从无锡走向世界

  1989年,在“四千四万”精神的引领和感召下,无锡金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无锡东绛铁路配件厂正式成立,创始人正是许超的母亲谈玉琴女士。作为最早的一批“创二代”,入行之初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在如今的许超看来,更是坚定他“铁路报国”的精神动力。

  2006年,许超刚回到国内工作,恰逢铁路行业跨越式发展。凭借海外留学经历和语言互通的优势,他注重引进国外先进铁路研发技术,培养一支精干的技术对接队伍。随着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飞跃式发展,金鑫集团乘着国内六次大提速的“东风”,突破技术瓶颈,成为了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在中国高速动车十大重要部件中,空调、卫生间、冷却、内装系统等四大部件都能看到金鑫的身影。

  然而如何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打开全球市场,成为了许超最关切的命题。“为此我们考察了很多海外市场,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机会。”许超介绍,在海外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子公司,完成从学习者到国际市场的参与者和竞争者的身份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许超及其团队充分依托产学研的助力,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深度合作。“从2013年开始,我们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了首家海外公司,打磨核心技术,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到2018年左右,我们在全球海外细分市场占有率已经排进了前二。”

  迄今为止,金鑫集团在西班牙、美国、越南分别组建成立了四家控股公司和两家合资公司,还积极与西门子、ABB、阿尔斯通等知名品牌企业配套,将公司产品推向全球领域,以“金鑫制造”不断开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许超紧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瞄准“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市场,2019年,企业和越南铁路总公司签订了铁路战略装备提升合作协议,并在越南设立子公司。

  十年图破壁,如今的金鑫实现了从无锡走向世界,带有“无锡基因”的中国高铁沿着隆隆作响的铁轨沿线,将全球串联得更加紧密。

  立足桑梓,技术革新赋能发展

  无论走了多远,许超始终不忘金鑫集团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无锡企业。扎根本土,为城市建设贡献加速度,对他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无锡经济开发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围绕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区”最优营商环境、一流创业生态,针对重点产业领域持续加大对人才及项目的支持力度,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人才奔赴这片沃土,为金鑫集团储备了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尤其是近年经开区出台的高端人才宜居工程政策,为各类人才在住房购置、租赁补贴、健康体检等方面给与了很大的优惠政策,帮助金鑫吸引到了更多的行业内翘楚,人才与企业一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许超也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回馈桑梓。在无锡地铁建设中,许超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优势,在运营维护方面快速响应,提供优质的本地服务,同时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之间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和资源,做出有深度的调研,为城市发展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企业承担了江苏省成果转化、江苏省国际合作,江苏省工业支撑,无锡市科技创新项目等20余项,并参与了《内燃机车用散热器》、《电力机车用冷却塔》、《内燃机车柴油机用进排气波纹管组件》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拥有高新技术产品13项,江苏省著名商标1项,江苏省名牌产品1项。通过技术创新,许超及其公司团队累计申报各项专利120余件,授权专利92件,其中发明专利13项,“一种粪便污水生物处理装置”获得第五届无锡市专利奖优秀奖。公司还面向全球整车厂商,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并建立了完备的管理体系。

  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上线,更高更快的运行时速都对企业配套产品的研制提出了“硬要求”。许超带领团队成员从2008年开始就引进德国相关技术,不断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掌握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自主研发技术,其研发和配供的整体卫生间和变压、变流冷却系统以及合作开发的车用空间凭借其高可靠性、易用性等技术指标,成功适配新动车组。

  “如果说以前是发达国家向我们输出技术,我们只能做轨道交通零部件的供应商。那么如今通过自有核心技术,我们成为了技术输出的一方。”回顾数十年间技术更新迭代的轮回,许超感慨万千。

  筑巢引凤,行稳致远驶向未来

  许超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多年来,企业注重梯队人才建设。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形成帮扶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选送优秀的管理骨干和培养分子去南京大学等合作院校进行更进一步的深造和学习。同时针对特殊性的行业标准和技能,企业也通过对接国际专业机构进行培训、考核和逐年复检,建立现代技术的联盟体,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系列的提升助力,特别在研发和创新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效果。同时,对于高端人才,公司采取事业合伙人的机制,引凤入巢,在更高的领域以合作的形式取得人才和企业的双赢。

  近年来,企业还与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已拥有“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循环使用”等发明专利13项。企业还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相继制定了人才引进策略、人才激励机制,建有“江苏省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无锡市车辆低碳创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评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企业内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师带徒”制度,引导员工在高铁技术自主化、培养现代产业工人队伍中带头冲锋破解“小精尖”专利。多年来培养了300多名专业化技术优秀员工,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化标准的“大国工匠”。

  过去铁路产品研发在人们眼中是一门传统制造产业,然而随着技术革命的大潮来袭,中国制造正在朝着中国智造阔步迈进,不变的是“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工匠精神。许超满怀信心地说道:“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发扬‘四千四万精神’,紧抓新兴产业的成果转化,实现新兴技术向传统制造行业的加速赋能,不仅要脚踏实地继续将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更要为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无锡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 通讯员 赵斯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