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要报|短视频赋能高校“大思政”育人路径创新
2023/04/07 17:05  新华传媒智库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从2012年短视频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到当前成为全民化应用,短视频以精练直观的内容呈现和高效碎片化的传播形式迎合了人们的信息消费偏好,实现了对内容消费者的“注意力抓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短视频作为当下热门的传播媒介,无疑为高校“大思政”育人提供了重要渠道和重大发展机遇。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短视频纳入“大思政”育人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然之举。

  精耕内容生产,释放“大思政”育人强劲引力

  短视频平台众声喧哗,用户注意力是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在短视频阵地所要重点争夺的宝贵资源,也是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短视频领域育人效果的关键因素。应当以高质量内容释放“大思政”育人的强劲引力。一要坚持用户思维,加强话语叙事方式转化。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性、严肃性内容取向的同时注入趣味性、生活化、实用性的元素,实现“硬”理论的“软”传播。二要改进理论文风,提升话语感染力。克服官腔式、口号式、说教式的话语表达方式,积极借鉴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融入网络话语体系,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通俗化、多样化、生动化。三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特色名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打造特色IP,避免高校间内容生产“同质化”带来用户审美疲劳。四要注重美学价值,优化内容呈现。在议程设置、素材采集、作品编发等环节实现精细化运作,将“大思政”与“美育”有机融合,以高质量作品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搭建多元平台,拓宽“大思政”育人空间载体

  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抖音”“快手”“微视”“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发展如火如荼,“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及“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新闻资讯类App纷纷入局短视频赛道,竖屏短视频内容占比不断攀升。各类短视频内容以无孔不入的姿态“占有”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视觉注意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受教育者的信息消费偏好,充分利用多元平台载体,积极探索短视频作为媒介育人的可行性和实操性。一是广泛布局,丰富“大思政”育人空间载体。通过校园账号入驻多元平台,实现多渠道内容投放,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二是多级联动,创设“大思政”育人立体课堂。建立以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教师为引领的短视频IP矩阵,延伸高校“大思政”育人产品的触角,强化育人效果。三是拓宽渠道,凝聚“大思政”育人多方合力。可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团体机构、社会媒体等主体的短视频账号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打造内外协同的“大思政”育人生态圈,提升育人效能。四是几何辐射,织密“大思政”育人网格。构建由学生喜爱的教师、知名校友、学生意见领袖等组成的次级传播链,使优质短视频内容达到几何级传播,扩大高校“大思政”育人产品的辐射力。通过打造多平台、多层次、多主体、多向度的多维立体对话模式,上下联动、多频共振,释放育人合力。

  借力网络传播,激扬“大思政”育人蓬勃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短视频+大思政”耦合的实践进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宽了传播渠道、突破了时空限制、强化了受众参与。高校要充分发挥短视频信息传播的优势,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能和工作质量。一是从“供给侧”入手,抓实“大思政”育人“精准滴灌”。利用短视频的大数据采集和算法分析描摹大学生群体信息消费偏好的“用户画像”,结合“点赞、评论、收藏、关注”等符号呈现出的用户认同度等反馈信息,科学研判用户需求,增强“大思政”育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是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大思政”育人“全息渗透”。“短视频+”的传播模式突破了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课时量和教学资源的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拟态环境中的跨时空延展,成为高校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有益补充。三是先进技术赋能,助力“大思政”育人“融合发展”。短视频搭载VR、AR、AI等技术应用,由声音、形色、感知、互动融合生成张力更佳、触动更强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大思政”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四是激发主体活力,强劲“大思政”育人“内生驱动”。短视频传播视域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地位发生了“位移”,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得到极大程度的调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交互,从中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并带动朋辈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提升“大思政”育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五是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厚培“大思政”育人“优渥土壤”。提高师生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信息的能力,多元主体间协同塑造清朗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短视频从传播领域的“最大变量”到“大思政”育人“最大增量”的转身。

  庄媛 袁佳敏(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吴敬琏经济学院;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2019SJB416〉、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CDGZ2021005〉阶段性成果)

标签:视频;思政;高校思想政治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