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要报|拓展新质生产力内涵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2023/10/18 08:15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要在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正确发挥资本正效应,构筑新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美好现实场景。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发挥资本正效应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从经济学思想变迁角度看,任何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模式、方法、路径等都表现为“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一种对于生产力跃迁的认识。新质生产力是强调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它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摒弃消耗能源的较为传统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它重视新业态带动传统实体经济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更具融合性、智能性、数据性为一体的具备新内涵的生产力。从马克思思想变迁的经济学发展角度来看,马克思始终围绕着“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展开对人类实现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在哲学变革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复调格局中形成了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创新认知观点,透过“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构筑了一座经济学与哲学相融合的现代化思想大厦,为今天人们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发挥资本正效应,能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资本来链接各类生产要素。任何生产力体系建设,它都要从经济治理结构、规模以及效率等层面实现“新”的竞争优势。第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重塑新的经济要素。新业态新模式等形成都不能缺少新的生产要素。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被重新排列组合,人们日常消费方式的选择都取决于这些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就无形中激活了新的生产要素被广泛应用,以此来形成新的生产秩序和产业模式。第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实现更优质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衡的经济格局。运用新的生产要素,诸如数据,各类企业更精准对接个体需求,以此能实现及时生产和准时生产。这样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促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第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更好发挥资本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纽带作用。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在人们生产和消费欲望的驱使下,如不加以约束和引导,资本就会产生负效应,如追恶逐利、破坏生产平衡、不能维护公平正义等。为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资本法律制度,设置资本“红绿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现实要求。资本在生产运行中能够实现土地、劳动力、原材料、技术等生产要素重新优化组合,以此来形成高效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新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也会有利于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布局优化。

  发挥资本正效应,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促成新质生产力生成,就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中重视科技创新和前沿布局。任何区域或产业发展,都要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领先型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科技基础,这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抢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以此来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个区域能否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有没有重视区域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从协调层面来说,城乡区域要实现人才、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的全面共享。从宏观层面来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运用资本正效应实现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发展要集合各类研究机构、科技人才以及各级各类资源优势学校,将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要素。具体来说,就是面向新兴产业,合理布局,优化战略决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从微观层面来说,发挥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基底作用以此来依托区域优势和条件,快速建构具有地方优势和产业鲜明特征的竞争格局。在人才引进、金融资本、资本组合、资源重组等方面都要实现创新性的探索。精准施策,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推出机制规划,注重长效性和竞争性相结合的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制造技术、新能源应用、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区块链技术等构成的新的技术体系,塑造了新的生产力核心变革要素。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新质生产力的“新”必然是要同科技创新相连接。要注重资本的正确应用,加强企业生产方式变化,从企业布局、企业制造流程、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等层面重视新技术发明应用。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在光伏、新能源、高端设备以及区域新发展等层面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使中国经济更具有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余达淮(作者为河海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质与伦理意蕴研究——以南京城市发展的制度、政策和路径为例”〈22ZX02〉)

标签:
责编:张晓蕊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