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意蕴
2023/08/11 18:17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第一条,表明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群众,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坚持人民至上”承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强调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重视人民的监督作用:“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早在西周就形成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治国理念。孟子更是直接表达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深远恒久的文化滋养。这一系列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思想理念,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引领性的中国人民独特精神标识。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通过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百多年来,党的工作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没有变。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人民”二字在这一重要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践行根本宗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各级党员干部要不断校正人民立场、增进人民感情、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和源泉。

“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树牢正确政绩观。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强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对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要牢记“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在谋划推进工作时,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制定政策措施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工作落实时,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网下用力”与“网上用心”结合起来,开启“直通车”,搭起“连心桥”,健全完善网络民意采纳、网民诉求反馈、网络问政监督等网上网下联动机制,主动回应网民关切,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更好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申锋(作者单位: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本文系2023年度常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编号:20230152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