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容为王,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新突破
2023/09/15 14:40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即时性、隐匿性、复杂性等特征使得高校思政教育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迭代,推动紧抓网络发展机遇、发挥网络育人作用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趋势。但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低门槛,加之部分高校与思政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较差,造成网络环境下异质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强烈冲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对此,高校与思政教师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坚持内容为王,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新突破。

运用互联网思维,引领网络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校与思政教师应提升对互联网思维的重视程度与运用程度,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正确理解,引领网络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从高校层面出发,一方面,高校应引进网络思政教育方面的相关专家、学者,为校内思政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帮助思政教师深入学习网络思政育人的最新政策与理论,引导思政教师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本校发展实际探索科学的网络育人模式,高效开展网络育人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应不断优化思政教师队伍,注重人员组成调整、人员素质提升等,将网络技术人员纳入育人队伍,以支撑网络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从思政教师层面出发,思政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增强自身网络育人技能,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余开展网络育人研究,结合必要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网络育人意识,以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政教育氛围。

坚持内容为王,强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保障

面对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泛娱乐化、形式化的倾向,高校与思政教师应坚持内容为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夯实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基础。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底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现实、引领实践,系统审视已有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结合不同教育主题选取兼具政治性与教育性的育人资源。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组织必要培训活动帮助思政教师掌握有效使用网络资源的技能,以保障网络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高校与思政教师应避免教育内容泛娱乐化的倾向,带领学生在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步引导学生将其外化于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导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应加强与地方相关机构、其他高校之间的协作,在提升网络育人资源多样性的同时深化协同育人。此外,高校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全体大学生开展必要的学情实际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需求、学习习惯和思想观念,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以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

丁成(作者为石河子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第二批第100项课题〈编号:KZ0007〉、2022年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KX2022-06〉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