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新时期文艺理论
2023/10/13 16:26  
 

文艺理论建设的路径与方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艺事业的发展高度,以及文艺事业能否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原则。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文艺理论的理论形态、理论资源、研究方法和批评实践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超越,开拓了文艺理论建设的新境界。总结分析这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进一步深化当下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形态的完善发展

文艺理论形态表现为对文艺理论特质与价值的系统认知,是对文艺理论体系综合考察的体认。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是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立场。不同历史时期对文艺的定位与要求是不同的,体现在本体形态上,就会形成不一样的理论认知与表述方式。总体而言,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形态的演化历程基本遵循着认识论—审美论—文化论的逻辑进行,分析这一转化过程,有利于形成对文艺理论发展规律更深刻的认知,推动当下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完善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认识论较为突出。实际上,认识论早已有之,但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思想认识出现了偏移,主张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直观反映,促使认识论实际上转变为反映论,其文艺自身的审美性和独立性被忽略。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主体性的重建和西方文论的流行,文艺认识论又开始向文艺审美论转向。审美论强调文艺的审美特质,认为文艺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并推动了文艺审美本质和创作规律的研究,这一理论当时得到了国内许多文艺理论家的支持。到90年代后,文化研究兴起,各类西方文化思潮涌入以及文艺形式的丰富,一方面开拓了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给文艺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文艺思想、理论需要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进行重新界定,文化研究有了坚实的现实土壤。至此,文艺理论形态又从审美论转向文化论。

理论资源的整合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推进文艺事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自强,高效利用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创新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在文艺理论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既要立足民族,也要以开放的胸怀容纳外来文化,汲取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经验为我所用。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艺理论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总体来看,西方文论的传入有三重意义:一是推动国人文艺观念革新,避免将文艺话语视为政治工具,脱离哲学方法论的误区,回到文艺本体的研究中来。二是更新文艺发展思维,尝试从不同视角探索文艺本质及其社会功能。三是创新研究方法,丰富文本解读与文艺批评的技巧方法。但与此同时,西方文论大量涌入的副作用也显现出来,一是学界出现追新逐异之风,对西方文论全盘接收,文艺理论话语权争夺频生;二是生搬硬套地使用西方文论,并形成依赖性,忽视了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体系自身的构建,造成当代文艺理论“失语”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确立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以传统文论研究成果夯实根基,做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融通,完善中国文艺理论民族话语体系的建设。

多元并存的研究方法

我国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体上呈现了由一元到多元的演化路径。以1985年为界,1985年之前主要聚焦科学方法对文艺研究价值的作用,探讨文艺研究的科学品质以及文艺学的科学性相关问题,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代表,这些研究方法在之后出现的文学叙事研究、语言研究和形式美研究中也有运用。1985年之后则以探讨“文学主体性”问题为主,倡导重塑文艺价值取向,彰显文艺的人文精神和个体尊严,包括之后的文艺美学研究、文艺历史研究以及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文艺探讨都是从文学主体性研究延伸而来。对文艺方法论的深入探讨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域,使文艺研究逐渐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上强调,“要推进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群众文艺、艺术教育等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显然,文艺的发展与时俱进,具有形式多样性、门类交叉性、跨界融合性等特征,因此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创新优化研究方法对文艺事业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争鸣对话的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是反思文艺发展理念、推动文艺理论创新的基础。新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批评领域努力耕耘,有过争鸣与批判、也有对话与交流,每一次的文艺批评引起的激烈争论都推进了文艺发展理念的进步更新。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文艺批评浪潮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有关“文学是人学”问题的论争,高举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大旗。这次有关“人性”的争论不仅强化了学界对文艺关于人性的价值体认,亦对文艺创作者如何在创作中表现人性、批评家如何评价人性作出了指示,对文艺理念的更新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次是对如何正确审视“大众文化价值”的讨论,对此次讨论,文论家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批判当代文艺愈发浓郁的“文化工业”气息,呼吁重塑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性;另一种则提倡接受文艺大众化、日常化的趋势,并及时调整文艺创作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

总的来说,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取得的突破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为文艺事业发展“松了绑”,释放了文艺事业的发展潜力,对当代文艺理论工作提供了新的启示:一是要与时俱进更新对文艺理论特质与价值的系统认知,推动文艺理论建设与当代文艺发展方针紧密结合,使文艺理论形态适应文艺理论研究发展需要;二是要在立足民族文艺理论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放眼世界,既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同时吸收国外文艺理论发展经验,强化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三是坚持理论研究方法的多元并存,秉持兼容并包的态度,不排斥科学研究方法的跨界应用和新观点、新方法的产生,鼓励从不一样的视角对文艺现象进行多维的阐释;四是要推动文艺批评工作进步,形成敢批判、会批评的风气,充分发挥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监督与引领作用。

李明慧(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