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圆桌会|加强基层高效治理 持续提升民生保障
2023/06/30 10:4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2023年6月17日,由南京邮电大学主办、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承办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参会领导、专家学者围绕“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主题,在统筹推进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打造高品质生活、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探索社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既有案例分析,又有经验启示;既有建言献策,又有理论探索,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贡献智库力量。

高品质生活:现代化都市和都市圈的重要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国城市化道路,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未来城市的核心任务必须是韧性建设。任何城市未来乐观愿景,都必须体现一种崭新的社会契约,包括对全民基本收入、健康保障和住房作出的承诺。如果说,从地的繁荣到人的发展,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那么从“乐业安居”到“安居乐业”,则成为信息时代新地理的发展逻辑。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有利于提振内需、扩大消费,重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推动形成高质量的区域发展布局;有利于解决跨区域行政治理阻隔的问题,形成高效有机的发展共同体;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病,在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之间趋于平衡。

  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强化现代化都市圈高品质生活取向。推进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不是经济发展的均等化,而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以都市圈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

  借鉴部分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建设经验,拓宽现代化都市圈高品质生活路径。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设立专章部署建设优质幸福生活圈,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缩小地区和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各领域公共服务同城共享,共建高品质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幸福健康生活圈。成都都市圈规划提出优质教育发展联盟、教师成长共同体、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研学实践基地、职业教育提升计划、产教融合示范区、教育国际交流平台等教育合作共享七项工程。

  大力发展美丽和人文经济,深化现代化都市圈高品质生活内涵。江苏发达的水运体系,温润的水乡韵味,蕴藏着绵韧持续的发展动能。人文和经济“两条腿”走路,让苏州从宋代文人范成大的“人间天堂”,成为当今世人向往的理想之城,人文经济交融共生成就了今天的苏州。实践证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红利。

  增强空间治理和社会服务协同,夯实现代化都市圈高品质生活的基础工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行政壁垒和跨区域物理隔阂,促进生产要素发生化学反应,实现1+1+1>3的放大效应。推动省级治理的重点由设区市点上的治理向不同设区市之间的组团治理,特别是现代化都市圈治理跨越,由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向政府间合作治理跨越,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社会和法律手段为主跨越,强化不同的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形成高效有机的发展共同体。

  刘西忠(作者系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副理事长)

  

补短板强弱项 推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明确要求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四个方面“走在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总书记把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放在一起作出部署,并就如何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提出具体要求,为我省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方面,推动我省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列,既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一是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江苏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开放大省,经济体系的深刻转型、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对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压力持续增加,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加大,加上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叠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对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和民生保障的均衡性、可及性、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对标“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列”的要求,我省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居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标准不统一现象依然存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风险和隐患。

  另一方面,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列,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工作的明确要求,深刻把握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把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要深入开展健康江苏行动,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臧建东(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锚定共同富裕目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协调性,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夯实基础等方面整体推进。

  一是着力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基础。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通过高质量发展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做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挥好公有制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在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推动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高劳动参与率,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带动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把财富“蛋糕”切好分好,需要协同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引导支持高收入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完善先富带后富的激励帮扶机制,激发后富区域、群体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

  三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群众的“隐性财富”。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重点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保障建设,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陷阱。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推进共同富裕保驾护航。要主动防范、系统应对、标本兼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发展中实现总体安全、在安全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有序流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维护产业链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共同富裕治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掘和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性,鼓励通过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充分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

  刘兴远(作者系省统计局原一级巡视员、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副理事长)

  

着力推动社会现代化的江苏新探索

  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四个走在前”其中强调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要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江苏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物质文明向制度文明的转变,不断探索江苏社会现代化新路子。

  一是高起点谋划社会现代化目标定位。按照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高起点谋划江苏社会现代化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1.8左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平安江苏建设充分巩固,公众安全感达到95%以上。大学普及率达9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以上。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3平方米以上。

  二是高标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社会治理组织体系上,围绕公共权力体系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完善基层社会自治;在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上,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规制度,推进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实现真正的自治;在社会治理运行体系上,加强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实现社会“善治”的具体安排,加快推进依法有序治理、合作协商治理、社会自治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在社会治理评价体系上,加快构建被评价主体与评价主体、评价的价值取向与依据、评价的内容与指标、评价的手段与方式、评价的绩效与转化等五个方面的评价体系。

  三是高质量推进城乡发展现代化。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成功地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平衡。江苏要破除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不良影响,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发展谋划,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从“梯度转移”向“产业协作”转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四是高品质提升共享发展水平。一方面,江苏要为经营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创造发挥作用的更多机会;另一方面,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个家庭每个人。不仅要把“蛋糕”尽量做大,还要通过完善分配格局,切实把“蛋糕”分好。要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人们生存的“头等大事”,重视解决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如就业方面“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教育方面的中小学课外负担重、“择校热”问题,医疗方面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养老方面的供需失衡问题,社会保障方面的覆盖不全、兜底不够、不可持续问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苗成斌(作者系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而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涉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治理的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的转型和应用,没有数字化的转型和应用,就没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积极应对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是数字形式主义影响基层治理赋能。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治理单位将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开发看作是“政绩工程”,而非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逐渐产生不健康的行动标准,导致“数字赋能”成为“数字负担”,“技术赋能”沦为“技术负能”,影响了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建设。二是政府部门之间权责界限不够清晰。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主体推进部门在体制机制上尚未明确,简单条块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导致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出现多头管理等问题。“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和顽疾。三是基层治理效能有待提高。不少基层组织存在治理方式单一化、表面化等问题,其核心在于缺少创新力或者创新动力的不足,导致缺少新的方法改进原有工作流程,难以开展开拓性工作,造成持续性的效率低下。四是数字化转型存在安全风险。作为基层治理的对象,指纹、人脸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在门禁、电子商务等身份信息识别方面,越来越多地被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增加了个人数据泄露、滥用的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引用,数字化转型应用于基层治理势在必行、大有可为。一是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政务系统。利用相关的数字技术提高基层组织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克服数字形式主义,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二是提高治理效能需要围绕基层党建增强基层数字化、信息化治理能力。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党建引领、治理融合、服务融合,持续探索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治理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党组织的协调引领作用。三是打造基层治理数据互联共享平台。打破基层治理系统内各主体间、各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和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互通,以数据指导基层治理的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质量。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供给。四是健全基于数据驱动的基层治理评价系统。科学合理的基层治理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治理效能及治理能力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完善基层考核评价体系,以具体的数据为依据,使用相关的评价方法“让数据自己说话”,客观公正地评价基层治理效能,让数据充分赋能基层治理。尽快建立起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标准体系和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为基层治理智慧化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朱卫未(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授、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以民生保障走在前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的民生保障既能有效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养老育幼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也能有效释放消费潜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民生保障提供经济支撑。可以说,民生保障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别是在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态变化的新阶段,事关人口高质量发展大计。

  一是持续加大生育养育支持。进入“十四五”以来,江苏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早于全国1年、自2021年起连续为负,生育养育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育意愿。亟需在民生保障领域率先探索加大生育支持、发放育儿津贴、优化育儿假安排、帮助女性及时重返工作岗位等新举措;给予按政策生育家庭购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专项补贴和相关制度支持;建立可以明显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的高质量、精准化和易获得的社会生育养育支持体系,既推动民生保障走在前,也有利于吸引活力人口来苏留苏生活兴业,并切实提高生育可能性。

  二是加快优化养老服务机制。江苏早于全国1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亦居全国前列,但农村基础养老金偏低、“医养结合”存在短板、民营养老机构空置率高与低收费的公办护理型床位短缺并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总量不足且专业化弱等,依然制约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民生保障走在前,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补贴机构进一步转向补贴老人、普惠兜底进一步转向着力侧重“五类老人”;优化“医办养”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成立专业化、低收费上门服务的养老类社会企业发展;划转部分国有资本补充养老金,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同时,要加快完善支持老年人力资源社会参与的各项政策有效衔接、高效协同,激发老年人口红利。

  三是科学推进教育、就业改革。高质量的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最大民生。率先探索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三年;进一步优化校企畅通、联合培养、联合攻关的机制,探索建立“为用而教”“为用而学”“为产服务”“助企发展”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自身根据岗位需求精准培训员工,把政府培训转向政府补贴企业培训,鼓励形成积极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打通青年人就业困难与部分科技领域企业求人倍率居高不下的结构性堵点。

  四是动态优化投资于“人”的政策机制。建立全省人口、经济、社会变化形态与趋势的系统平台,根据人口分布与人口结构情况,加大财政精准投入于科教文卫等,在培育创新动能、提高人口科学素养的同时,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动能基础。加大优质公共服务向县域投入力度,支持幼儿早期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卫生健康、公共创新平台等向县域倾斜。以优质公共服务引导人口向县城、小城镇集聚,优化人口布局,避免在大城市的进一步极化分布。制定相关政策规避大城市、苏南地区对县域及苏北地区人才的非市场性“争夺”。继续出台省内区域差异化的动态支持政策。加大苏北苏中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考虑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在有条件的苏北苏中地区谋篇布局。政策动态引导减少劳动力依赖,根据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财税政策、土地指标进而激励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未来产业演化,扶持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提升,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以维持人口负增长、劳动力负增长下的创新型经济增长,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基础。

  沙 勇(作者系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责编:张晓蕊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