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运河·十二圩——2023仪征盐运文化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 创新融合发展,打响“江上盐都”文化品牌
2023/10/20 09:39  
 

位于仪征市的十二圩,处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因盐而生、因运而盛,素有“江上盐都”之称,在清代成为中国盐运枢纽。今年是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设栈150周年,不久前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保护展示项目入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省级重点项目库并成为国家级备选项目。

为推进仪征盐运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十二圩“江上盐都”文旅小镇品牌IP,10月15日,由新华日报社、仪征市委、仪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新华日报社扬州分社、仪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仪征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的“长江·运河·十二圩——2023仪征盐运文化融合发展论坛”在仪征市举办。来自高校及规划、文旅等领域的6位专家开展深入研讨,为仪征打响十二圩“江上盐都”文化品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以全域视野认识仪征“长江文化”地位

文化是灵魂。文化首先是思想,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行为决定着实践的结果。在现实中,文化是和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并列的领域,主要指精神层面的实践和知识领域;在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皆为“文化”;在地球上,“文化”与“自然”构成互相对置的整体世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文化自信,需要文化的凝聚和认同,更需要创造力和创新力。

在“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体系中,离不开产业文化、物流运输文化、城市及城镇文化、市场及消费文化、国家相关制度文化、科学与技术文化、各种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典籍文化等,以及创造各种文化的人的“文化行为”与“文化成就”。仪征的“长江文化”也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有机构成。

仪征的文化地缘是长江下游重镇、长江和大运河接合部,也是“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交汇叠加之地。仪征的文化综合了“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海洋文化”,主要指三者的历史性创造成就。例如,仪征“盐文化”包括历史上海洋区域的资源及滨海的盐业生产,大运河的海盐外运系统,长江的海盐集散和行销系统以及一系列制度性保障,如此才能实现该“文化”的社会性价值,缺一不可。江苏历史上的“盐文化”创造过盐城、泰州、扬州、淮安、仪征等不同城市的地位与繁荣,同时支撑着国家的财政运作。

仪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历史上曾有过八次城市变迁:干国的仪征,汉代至六朝的仪征,隋唐宋的仪征,元代的仪征,明清的仪征,清晚期十二圩新的城市中心,改革开放时期仪征化纤城,以及如今正在建设的新时代仪征……今天,将八个时代的仪征的城市文明空间和文化内涵整合到一个大仪征城市中来,变成“一带一路”交汇地、中国脊梁长江经济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可以参与甚至在特色产业和文化发展方面带动整个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当下,应如何挖掘文化、复兴文化,建设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地方性城市和国家战略相互叠加的新仪征,值得思考。

仪征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首先要开展专业的调查和研究,摸清仪征历史文化资源的家底。现在我们有好多历史创造被人们遗忘。虽然当前已有许多优秀的专家正在研究仪征,并产出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我们还要将目光放到更加宏大的体系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去,想要清楚地了解并表述长江文化体系中的仪征的历史文化资源、性质、时代特征等,需要进行专业且全面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其次,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并要贴近实际细化发展方向,建构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和项目体系,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建设和科学发展。再次,通过全“域”视野,实现多“城”联动、长江两岸协同,打造仪征盐运文化的品牌IP,建设有内涵的、可持续的、有内在驱动力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仪征,持续谱写出和传播好仪征的长江文化故事。

贺云翱(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长江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长)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十二圩文旅融合

打造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推进十二圩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审视并认识十二圩的区位特色。历史上的十二圩,因盐而生,因运而盛,在清代后期成为中国最大的盐运中转集散地,盐储运量占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靠盐储存中转而迅速崛起的“盐都”,被称作“小上海”。在1924年版的《世界平方图》上,“十二圩”作为唯一一个镇名,被标注在南京、上海这两大城市之间,扬州、仪征都没有标注。虽然近代以来十二圩的辉煌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走向衰败,但它依然拥有着众多唯一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仪征十二圩文旅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进行发力。

策略一:营造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场景序列。依托沿江岸线,塑造“长江记忆”文旅地标场景,打造一批高辨识度、高认同性、超时代性的文化地标。依托运河通江口,打造“运河印记”盐运码头场景,重现历史上“江上盐都”繁盛景象。依托长江运河交汇处,营造十二圩乡土地缘符号场景。深挖十二圩省级地名遗产文化价值,情景化展示转垦造地历史过程。

策略二:打造从“盐运”小镇到“颜值”景区再到“研学”目的地的全景化体验小镇。依托淮盐总栈旧址、江上盐都盐运文化展示馆等载体,创新沉浸式展陈体验,建设盐运文化全景化体验小镇。充分演绎“盐”文化价值,建设“盐值”与“颜值”并存的盐运文化旅游业态和主题文化空间,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景区。依托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旧址、黄质夫乡村教育史迹陈列馆等,打造十二圩研学博物馆集群。

策略三: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重现十二圩“九街十八巷”。延续老街肌理,修复十二圩“九街十八巷”,恢复街巷历史风貌和肌理,重现“十八帮”历史情景,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地方集体记忆,构建“盐都老街”怀旧消费场景。根据历史情景重现老字商号、旅馆、浴室、饭店、酒楼等怀旧场景业态,打造更适应消费者群体的怀旧空间和产品供给。

策略四:向国家4A级景区进阶,打造盐运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对标国家4A级景区标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对景区智慧旅游和文化表达进行综合升级。进一步补足现有景区的短板,扩大景区接待能力,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旅目的地。招引一批民宿头部品牌,打造江畔民宿集群。

策略五:联动仪征经济开发区,建设十二圩数字文旅乡创园。依托十二圩数字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文旅+乡村旅游”的应用场景开发,在文化演绎、民俗文化、非遗传承上推动数字文旅产品的融合。积极利用元宇宙、AR、VR虚拟现实技术增加乡村故事性建设。

策略六:推进“镇区—园区—景区—街区”四区联动,创造宜居宜游宜业的“江上盐都”水韵小镇生活方式。以十二圩片区作为新型城镇化样板区建设,建设全域美丽幸福小镇,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将文化艺术融入旅游活动,将民俗风情融入旅游品牌策划,将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打造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十二圩样板”。

张鸿雁(作者为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旅小镇生活方式与场景营造

从“破烂小城”成为“国家名片”,20余年的耕耘,乌镇现已成为集观光体验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疫情之前的2019年,乌镇游客量达918万人次,收入突破20亿元,其中净利润高达8亿元。乌镇迈向“世界级”的路径,为仪征建设十二圩“文旅小镇+数字小镇”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运营中放大体验感。乌镇在“观光小镇”“度假小镇”“文化小镇”“互联网+会展小镇”这四个发展阶段中,从壳上、内容上、内涵上,始终围绕着一个基石——体验,塑造产品的差异化。乌镇大力进行迁、拆、修、补、饰,致力于提升游客“沉浸式”旅游的体验感: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除必须拆除的不协调建筑;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修成了石板路,平桥重修成了拱形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整体;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同时,乌镇不苛求每项体验都会带来企业盈利,始终以“美好”为增加体验的出发点,用“小感动”制造“大消费”。

“文旅+艺术”打造文化品牌。乌镇的“景”是基础,但文化艺术才能构成“境”,如果没有艺术基因的植入,乌镇美则美矣,没有灵魂。乌镇的“乌镇戏剧节”和“木心美术馆”融合了现代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营造了真正的文化及文化效益。乌镇专业、纯粹的戏剧节,在中国乃至世界是独特存在,代表年轻人、代表未来,展示文化自信。乌镇的文化意象只有茅盾,但木心是更时髦的选择。大众传播将木心塑造成“慢生活”以及“文艺小资”的代表。木心美术馆是让乌镇从“观光小镇”到“度假小镇”,最终化身为“文化小镇”的重要一环,也是构筑乌镇有别于其他古镇的差异性、形成“竞争壁垒”的核心元素之一。木心美术馆错落在景区的12个剧院,满足不同需求的民宿、酒店,共同构成了乌镇西栅优良的硬件,而戏剧节、互联网大会、美术展览、街头表演,又让人们在乌镇获得了多重的文化体验,为乌镇增添了文化软实力。

数字文明的星辰大海。如今,数字经济持续推动着文旅产业发展升级,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令旅游更便捷有趣。“在乌镇,可以活得既传统又超前”。2014年,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国际知名度迅速提高、海外游客量急增。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乌镇找到了会展经济的新增长点,会展经济成为乌镇的“主业之一”,承接国家级、国际级高峰论坛,展示最前沿的高新技术,让乌镇成为国家、国际和互联网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展示区,招商引资的甄选区。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以来,乌镇的数字经济企业数从12家增至1000多家;“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每1秒钟能进行18亿亿次计算,位列全球第六位……互联网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智慧生活的大门。乌镇在互联网产业、智能制造、现代制造业、新型旅游业上持续发力,让乌镇老百姓和在乌镇工作、创业的人能够享受宜居舒适智能的生活。

张晓峰(作者为乌镇陈向宏团队成员,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研究院专家委员,浙江省旅游规划协会副会长)

以文化数字化思维重构十二圩文化资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旅融合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新时代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研究文旅项目、文化产业,就要理解政策、理解趋势、理解政府、理解市场,如此才能规划旅游项目。

十二圩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仪征、扬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示范价值。长江文明走廊和大运河文明走廊在扬州十二圩的十字交错处,让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交融。十二圩的产业资源,首先是“盐”。长江和运河赋予时代机遇,十二圩在清代成为中国盐运枢纽。史料记载,当时的盐场占地超过300亩,堆储的盐总数在10亿斤以上,全国九大盐区,仅淮南盐经十二圩销往沿江四省,占全国产盐量30%以上,而盐税收入则占全国盐税总数60%以上……处于全盛时期的十二圩,成为人口规模约20万的热闹集镇,诞生了历史上诸多“江北第一”。其次是“色”。十二圩是一块红色土地,是江河之间碰撞激荡的动人蓝图,饱含了世界文化风情万种的多元色彩。再次是“园”。从扬子宫到白沙翠竹江村,十二圩以园林之美,沉淀着中国人的精致生活。最后是“潮”。十二圩是勇立潮头与多元交融的现代化滨江城镇缩影。

当下,文旅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数字技术如何完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转化,二是文化资产如何参与产业经济部门的开发利用。文化IP已经真正成为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文旅行业投资需要重构思维和认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让文化资源(文化IP)成为文化生产力要素。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发行后,便有了主题电影、主题乐园、主题周边……“哈利·波特”这个文化IP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参与了众多的创作,支撑了众多的文化艺术门类。根据外媒在2019年公布的排行,哈利·波特系列以309亿美元(约合2144亿人民币)的总收入,在全球IP营收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将大量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IP。当把数字资源转化为数字资产的时候,一定要布局产业。比如服装面料只是一个白布,如果在上面点缀中国传统文化图案,面料便具有了别样的意义,这个意义会将面料“提质升级”,这就是文化产业带来的增加值、贡献值。

建设十二圩,要以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历史遗存资源为起跳点,以文化生产力为关键产业要素培育,变文旅项目开发为文化产业功能开发,最后以江河源流文明为共识的大命运共同体思维,打造国家级的样板。对此,我有两个方向的思考。首先,从经开区和文化产业化视角探讨。可以做一个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包括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实验工厂,未来还可以有区块链书店、区块链影视商品……以此为十二圩历史文化产业赋能。其次,从文商旅消费视角探讨。十二圩风貌建设得再好,只是众多的历史古镇中的一个。所以,我们要从视觉美学、生活美学、产业美学层面重新定义、思考十二圩的建设。例如,可以建设集美感、质感于一体的特色民宿,让游客在十二圩安静地体验生活。在中华生活美学起航的地方,向世界讲述中国江河文明的故事。

程 宏(作者为江苏省文投集团大运远见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深挖运盐河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文旅名镇

扬州作为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牵头城市,仪征作为在漕运盐运史上具有突出影响的节点城镇,十二圩作为仪征“因盐而生、因运而盛”的核心载体,在深入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担当。

深入开展运盐河文化研究,进一步发掘其运河文化价值。运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北运河区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看,大运河建设存在着明显的“江浙强而其他六省区弱”的突出问题。在江苏省内部看,同样存在着“江南运河强而苏北运河弱”的不协调问题。对于扬州、仪征而言,在挖掘运盐河文化资源、阐述运盐河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提炼运盐河发展主题、规划建设运盐河特色等方面的自觉意识还不够突出,总体思路与战略定位还不够明确,实施方案和发展路径还有待特色化与优化。素有“江上盐都”之称的仪征市十二圩,应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特色,深入研究、阐释、构建运盐河与世界遗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历史联系与现实链接,与其他城市实现差异化和互补发展。

把握当代大运河的文化主体功能,探索文化引领特色小镇发展新路。大运河沿线的文旅特色小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有效解决传承与利用、保护和发展的固有矛盾。特色小镇可分为“空间主导、产业主导、文化主导”三种模式。一是以浙江云栖小镇为代表的“产业+小镇”模式,先有某个主导产业,再建城镇生活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二是以上海枫泾镇为代表的“小镇+产业”模式,先做好建制镇的城镇功能和公共服务,再结合已有的产业基础“除旧布新”。两者各有局限性。“产业+小镇”的模式,在实际建设中经常会混同于过去的工业园区,而有了产业也未必就一定是特色小镇。“小镇+产业”的模式,需要本身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启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扩建,很容易陷入“产城不融合”的陷阱,现在很多失败的特色小镇,主要属于这一类。三是遍地开花的文旅特色小镇。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无论是“产业+小镇”模式,还是“小镇+产业”模式,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景深和内涵。不仅现代产业、产品容易复制,当代城镇空间、公共服务也很容易趋同。这是产业同质化竞争、城镇千城一面的根源。独特地理环境资源和独特乡邦文化谱系,是特色小镇在空间和产业上真正做出特色特殊也是形成优势的核心资源。但也要注意与产业结合脱离,走向产业和人口的空心化。

做好主题策划规划,提升品牌设计水平。一是要深入研究总结“产业+小镇”的经验教训,避免“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与运盐河历史文化不融合或假融合”;二是要深入研究总结“小镇+产业”的经验教训,避免“只有房地产、景区而没有支柱产业、产值”;三是要深入研究文旅特色小镇的优势和短板,避免“只有人气而没有消费”。在此基础上,积极融入运河世界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战略,探索构建科技与历史、数据产业与运河文化、人文与经济比翼齐飞和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打造一座以运盐河为文化品牌、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经济基础、独具特色与别有风味的运河文化名镇,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张微型金名片。

刘士林(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石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任)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2022年5月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均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当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应对之策。

辨析文化如何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首先,历史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例如有传承、也有创新的景德镇,在保护历史记忆的前提下,修缮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容纳累计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其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成功将文化变成资源,带来了经济增长,甚至成为城市新地标、新的经济增长极。其次,要让历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在保护中建设、在传承中发展,才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守护好城市的生命。我们要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微改造”“微更新”。既要精心营造富有创意、精致便利的现代空间环境,又要尽可能保留市民美好的历史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更好传承文化、延续历史,让城市留下记忆。

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新要求。一是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问效,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二是坚持价值导向、应保尽保。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要求,适应活态遗产特点,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是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将历史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注重民生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是坚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志超(作者为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院总设计师)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