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专题采访②|顾江:乘“数”而上,让文化数字化为实体经济赋能
2023/01/04 23:24  新华传媒智库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近期集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系列访谈报道,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邀请省重点智库负责人、首席专家或课题牵头人以理论之思回答发展之问,共同为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扛起智慧赋能之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创新大省,应如何科学把握历史主动,以高水平高站位的文化数字化产业布局和数字文化产业建设推动“文化强省”目标实现?围绕这一话题,本期专栏访谈活动邀请到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作专业解读。

  为文化出海安装“数字引擎”

  记者: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步入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相比于传统文化业态,“数字文化”的新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江:与传统文化业态相比,“数字文化”嵌入数字和信息特征,具备数据支撑、多样融合、数量海量、范围广泛、迭代迅速等特点。数字文化依托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引领和支撑,能与多元领域深度融合,数字文化产品更是打破了时空界限,富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在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发展浪潮中,优秀的数字文化产品是推动实现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重要构成,有助于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而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经济“硬”实力。同时,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更加突出的技术优势。数字文化产品出海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

  江苏探路文化数字化“软硬兼备”

  记者:《江苏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江苏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对标目标规划,现阶段江苏文化数字化之路有哪些既有优势?

  顾江:从“硬件”来看,江苏经济实力雄厚,数字经济发展迅速。《2022数字江苏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5.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6%。诸如江苏首个元宇宙主题街区——华开·INBOX街区、扬州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等都是江苏近年来聚力推动数字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优秀典范,也是江苏数字科技水平领先、与文化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力体现。此外,江苏文化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效果显著。今年3月份公布的192个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都为江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从“软件”来看,江苏近年来已围绕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提升先后出台了多项旨在大力支持发展和培育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的激励政策,并积极构建了全省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南京与苏州陆续入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行列,更是有力推动了地区的数字文化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

  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江苏样板

  记者:江苏的文化数字化发展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江苏应如何进一步把握机遇,驭“数”前行,在“数字+文化”的转型跨越中更好展现江苏作为?

  顾江:今年6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勾勒了我国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整体框架。《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此外,鉴于文化数据是数字文化产业至关重要的要素,《意见》还强调了文化数据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问题。

  对此,江苏一是要精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抢占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和制高点。二是要积极响应,在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和探索多样化文化供给的同时,科学构建规范的文化数据库,夯实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并加快推进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

  此外,要注重从数字文化产业布局的角度,充分发挥文化数字化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把数字文化融入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创新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多元探索建立新文化消费场景。不断完善版权保护体系,持续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充分用好用活省内文化资源,创新提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抢先布局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贸易平台,让文化出口创造更高“附加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安琪

标签:数字引擎;数字文化;江苏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