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下,铭记南京大屠杀悲怆记忆
2021/12/10 18:08  交汇点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正如南京大屠杀公祭鼎上镌刻的铭文所书,南京之痛,是中国之痛、世界之痛,更是人类文明之痛。为了纪念30万遇难同胞的英魂,70多年来,24处遇难同胞丛葬地、遇难地陆续建立了纪念碑,并在石碑上铭刻下同胞遇难的情景和部分遇难同胞的姓名。

  近日,由南京文史专家肖振才、顾茂富合作的《纪念碑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田野调查》一书出版,此书以现存的24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地及丛葬地田野调查为线索,结合最新发现和权威调研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每个纪念地的由来、经过和故事,用大量毋庸置疑的数据、血淋淋的案例和幸存者的口述,客观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围绕着这本新作,“新华书房”对两位作者之一、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原调研员肖振才进行了专访。

  新华书房:《纪念碑下》是第一本以“南京大屠杀”24块遇难同胞纪念碑为线索,客观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文学作品,请介绍一下您和另一位作者顾茂富创作本书的初衷。

  肖振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南京人心中永远的伤痛。作为根深土长的南京人和文史研究者,我们很久前就有一个想法——通过文学形式把日本侵华战争给南京带来的破坏和苦痛记录下来。

  2005年9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央党史研究室向全国各级党史部门布置了“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作,我们有幸参与了这次调研,历时26个月。任务完成后,望着案头一件件发黄的档案,一串串同胞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数字,一份份凝聚着同胞血泪的控诉,强烈的创作愿望冲击着我们的心灵。以新发现事实和调研结论,编写一本经得起历史检验,便于开展乡土教育的文学作品,告慰遇难者的在天之灵,成为我们的强烈愿望。

  新华书房:在写作《纪念碑下》之前,你们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采访资料和札记,请介绍一下前期你们进行田野调查的情况?

  肖振才:为保证田野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依据“南京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结论和经验,拟定了调研提纲,采取走访与查阅历史文献、档案相结合的方法,循着当年日军侵犯南京的路线,从高淳、溧水、江宁,再到栖霞、雨花台等城区,从浦口、六合来到长江边,围绕遇难者丛葬地、遇难同胞纪念碑分头开展了深入走访和调研。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遇难者丛葬地、遇害地很多已演变成繁华的街道、工厂或是居民小区,唯有纪念碑屹立在那里,默默向后人无声倾诉。比如,原来远离城区的上新河一带,是当年的一处丛葬地,如今这里已变成滨江公园、绿博园。马群、麒麟门一带。当年是南京保卫战的战场,也是日军集中屠杀我同胞的场所,如今已变成为繁华的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我们很想寻访到上新河湘鄂籍木材商盛世征、昌开运的后人及相关情况。当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出资召募乡民掩埋遇难者尸体28730余具。1946年1月15日,他们将尸体掩埋情况向南京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提出报告,成为控诉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实地寻访,使我们更感到编写本书的责任和压力,促使我们用文字记录下发生在这座城市的那段悲痛历史。

  新华书房:你们为什么会想到以纪念碑作为调查和写作线索? 作为雕塑的纪念碑在记录日军罪行,保留南京大屠杀悲怆记忆中,有哪些独特的作用?

  肖振才:本书原定名为《国家任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田野调查》,计划以2006年各区调研统计数据和重点案例为重点,以1985年以来新建的纪念碑为主线,结合田野调查,反映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后来,随着调查的深入展开,尤其是在江宁区汤山街道采访时,目睹村民自发兴建的湖山、西岗头遇难同胞纪念碑,联想到其他的纪念碑,使我们有了新的想法。

  经反复议论,我们决定以现存的24块遇难同胞纪念碑为中心,以地域为章节,记述侵华日军在全市各个地区残忍的屠杀暴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东郊、燕子矶、仙鹤门、太平门、北极阁、正觉寺等遇难同胞纪念碑外,本书将浦口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也记录在案。4000多名战俘在这里惨死于日军的枪口,是日军大屠杀罪行的延续,这里也是全国仅存、关押中国抗日战俘的纪念地,记录下来可以使后人更加了解日军的残忍和暴行。

  新华书房:在这次田野调查中,有哪些你们获取的调查资料和口述历史,令你们印象深刻?

  肖振才:以往,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大多聚焦在遇难人口较多的城区,而很少注意到郊区、农村。在江宁区湖山社区调研时,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大屠杀从日军进犯南京就已经开始,广大农村也是日军暴行的重灾区。从1937年12月6日至13日,湖山村先后有64位村民遇难,15家绝户,200多间房屋被焚。为纪念死难者,苏国宝等乡民,你一元我一元解囊捐款,有力的出力,无力的出钱,集资兴建了纪念碑。

  西岗头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汤山街道西梅行政村西岗头,也是全体村民自发捐款兴建,于2005年12月立。此碑记载了1938年2月8日,只有42户人家的西岗头村,几天内有37人死在日寇刀枪之下。虽然湖山村、西岗头纪念碑不似其它纪念碑气势宏大,但是它们的落成,既表达了村民对先辈的缅怀和思念,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有力抨击。

  在下关电厂,我们遇到了为一个诺言,数十年如一日义务祭扫守护“死难工人纪念碑”的邓成翠大姐。下关电厂“死难工人纪念碑”始建于1947年4月,记录了侵华日军在煤炭港集体屠杀45名工人的暴行。虽然工厂几经扩建改造,但直到我们走访时这座碑仍然保存完好。邓成翠的丈夫是电厂遇难者的好友,每年,他要祭拜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亲友。2001年,丈夫去世后,邓成翠不论烈日当头,还是寒冬腊月,每周都会去纪念碑前祭拜死难者。

  新华书房:再过几天,就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了。《纪念碑下》一书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出版,有什么重要意义?本书对当代年轻人又会起到怎样的教育作用?

  肖振才: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认为,24座纪念碑,记录了当年南京经历的磨难;揭示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亘古未有的罪孽;昭告天下及后世,振兴中华,时不我待!

  《纪念碑下》的出版为揭开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和真相,增添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证据,为深入开展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一本紧贴实际的教材。我们希望年轻一代要多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历史,勿忘国殇,铭记历史,在心中为遇难同胞树立起一座无形的纪念碑!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