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团旗跟党走 青春之歌百年红⑩|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2/04/28 16:44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昂青春力量,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下,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青团江苏省委策划,常州市委网信办支持的强国“890”影音馆特别版——“高举团旗跟党走 青春之歌百年红”大型融媒体采访行动正式启动。记者兵分多路,以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大事记”为基底,深度挖掘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拼搏奋斗、强国有我的精神内核。“高举团旗跟党走 青春之歌百年红”系列报道旨在不忘初心、着眼当下、展望未来,讲好“青春版”中国故事。

  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航天人再次收获了全世界的目光。

  “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止对宇宙探索的脚步。如今,在我国璀璨辉煌的航天事业背后,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庞开始勇挑重担。他们沉稳专注、年轻有为,充满朝气和希望,既是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漫天星河上标注一个又一个“中国坐标”。

  这群年轻人

  突破“黑障”,为航天员“指路”

  “酒泉雷达跟踪正常!”“渭南雷达跟踪正常!”“太原雷达跟踪正常!”“青岛雷达跟踪正常!”……神舟十三号返回时,我们能从电视直播中听到很多类似的报告声。这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多部雷达全程连续跟踪返回舱,形成全链路测量,护送航天员顺利回家。生于1990年的雷达设计师孙名厚,就是其中一部雷达的负责人。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图自@我们的太空

  相较于神舟十二号传统的返回模式,神舟十三号采用了快速返回技术,从撤离空间站到返回地面,时长从神舟十二号的28个多小时,缩短到9个多小时,这对雷达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连续稳定跟踪测量的要求。孙名厚告诉交汇点新闻记者,返回舱以超高音速再入大气层时,表面包裹着一层等离子鞘套,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严重衰减,甚至中断,通称为“黑障效应”。“我们所研发的测量雷达通过采用智能化的鞘套判别、复杂波形设计等多种鞘套目标探测跟踪技术紧盯神舟返回舱,确保雷达不会‘看走眼’,为航天员回家保驾护航。我们的雷达就像‘风筝线’,不管飞船飞得多高多远,一举一动都能被全程掌握。”

孙名厚(前排左三)在雷达阵地。当事人供图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第一步”稳步迈向“第三步”。“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时,我才刚上初一,当时在电视上看到杨利伟在太空展示国旗,心里特别激动。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也有了个‘航天梦’。现在参加了工作,虽然没有机会像航天员一样翱翔太空,但是能够为航天英雄们成功飞天和平安返回提供安全保障,还是觉得挺荣幸的。”孙名厚说。

  孙名厚负责的团队根据工作强度的不同,人数从十几人到四十多人不等。“其中科研人员绝大多数是‘90后’,有时候去雷达阵地调试,需要连续工作三四个月,每天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都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确保飞船监测任务万无一失。”

  像孙名厚这样的年轻人,在中国电科十四所还有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十四所目前有5000多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3000多人,占比高达60%,“年轻人已经成为我们所的中坚力量”。

  这群年轻人

  让北斗卫星在太空中“手拉手”

  航天团队的年轻化,也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2019年4月30日,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这样的青年英杰数不胜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导航卫星总体部导航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平生于1984年,当年恰好是35岁。据李平介绍,他是2013年加入北斗团队的,负责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设计,完整经历了北斗三号试验星和组网星的建设全过程。

  “北斗三号最具创新性的特点就是星间链路,它就好比在卫星与卫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当卫星位于地球对面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我们头顶的卫星和它取得联系,传输数据。星间链路技术的应用,使得北斗三号卫星可以在太空中‘手拉手’,相互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减轻地面管理维护压力。北斗三号之所以能实现全球组网,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星间链路,这也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

李平参与北斗卫星发射。当事人供图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组网已经成功,但并不代表使命结束。李平告诉记者,现在“北斗人”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北斗三号的维护,另一个是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2020年起,我开始做通信导航融合系统的论证,也就是在通信卫星上融合形成一定的导航能力,使得卫星导航的可靠性更高。”

  在以年轻人居多的航天单位中,小卫星团队的年轻化程度更是出了名。

“一箭22星”发射升空。国家航天局 屠海超 摄

  今年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这其中就包括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2颗微小卫星——海南一号01、02星。生于1990年的袁勤,正是这两颗卫星的总体主任设计师。

袁勤(上)在工作中。当事人供图

  袁勤2015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系统研发工程师、控制工程师和总体主任设计师。“海南一号是2018年立项的,从立项到发射用了三四年,算是比较久的。这期间我同时参与及负责京师一号卫星、微景一号02星、海丝二号等多颗遥感卫星项目的总体设计、卫星研制和发射任务。在我们公司,多任务交叉并行也是工作常态。微小卫星研发是个短周期快节奏的工作,做完一个再做下一个基本不可能,好在年轻人都很能抗压。”袁勤说。

  今年2月,海南一号研发到了最终冲刺阶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圳部分小区施行临时封控。“团队成员们为了防止被隔离在家,主动要求住在单位、吃在单位,八天八夜没有回家,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我们这个团队都是‘80后’、‘90后’,别看年纪轻,真遇到事一点都不含糊。”袁勤忍不住给自己的团队点赞。

  2019年9月发射的京师一号卫星,是袁勤参与研发的第一颗卫星,卫星平台紧凑、集成度高、工作模式复杂,研制难度大。袁勤告诉记者,临近卫星发射前两个月,由于压力过大,她患上了荨麻疹,手上和身上起了一块块的浮肿。但想到自身的职责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她咬着牙继续坚持工作。“卫星成功发射没几天,病就全好了。”

  精神无穷

  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就梦想

  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深圳东方红”。生于1995年的孙艺哲,2020年加入这个团队,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参与了海丝二号、仰望一号、密度一号等3颗卫星的研制和生产。“刚进入这个团队时我也挺担心的,怕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导致卫星研制任务延迟甚至失败。我的带教老师就从每一次指令的发送、每一次环境试验前的部署、每一次卫星的电测等各个细节上引导我如何思考,底层逻辑是什么,系统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可以说事无巨细,手把手教我。没有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我真的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当然,我的带教老师也是名‘90后’,可见我们是个多么年轻的团队。”

  如今,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十分重视青年工作,今年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前夕,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精神无形,却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就梦想。“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一座精神丰碑,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努力进取、跨越时代、勇往直前。

  记者感言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

  2021年,我曾有幸到“东方红一号”升起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在这里了解到,1965年我国第一颗卫星研制正式立项,参与研制的大多都是1960年到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1967年孙家栋担任总体设计负责人时,也只有38岁。但正是这群年轻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转眼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青葱少年也都成了古稀老人,其中一些人已经不在人世。但那又如何?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天宫一号到中国空间站、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中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这每一个奇迹的背后,都少不了那个年代青年航天人的身影。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对于总书记的谆谆嘱托,2021年7月1日,中国青年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作出庄严承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策划:任松筠 田梅 杜雪艳

  采写:肖雷

  视频:杨玺

  编辑:王瑶

  检校:金勇

标签:
责编:王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