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南京女孩的故事又上新了,紫金草点亮2020年国家公祭日漫画
2020/12/13 23:03  新华报业网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由铲史官团队每年12月13日推出的国家公祭日漫画又如约而至。今年的漫画给大家讲述了日本人山口诚太郎与“紫金草”的故事,别具匠心。2017年国家公祭日,团队以其创作的两名女孩穿越历史隔空对话的漫画爆红,此后每年12月13日,他们都会推出纪念国家公祭日的漫画作品,以这种方式跟网友一起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今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个团队的核心创作人员,了解了幕后的故事。

  创作女孩“隔空对话”爆红的团队

  今年用“紫金草”纪念国家公祭日

  2016年,他们完成首次主题创作:两名女孩穿越历史隔空相对,彼此伸出手想要抓住对方。两人中间写有一行字,“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2017年国家公祭日,网友自发将图片中的2016改成2017,戳中无数人泪点,由此走红。

  此后每年,团队都会创作纪念国家公祭日的漫画。今年的国家公祭日漫画中,当年隔空对话的小女孩的故事又更新了,她这次用传递的紫金草,给大家讲述了日本人山口诚太郎与“紫金草”的故事。

  今年团队创作的漫画

  1939年春,南京,战争创伤仍然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紫金山上的二月兰,却已在废墟中悄然盛开。一位名叫山口诚太郎的日本军医,曾担任侵华日军卫生材料厂厂长,因目睹战争惨状发布反战言论,被军方勒令遣返。离开南京前夕,他来到了紫金山,偶然遇到了一名挖野菜的小女孩。小女孩突然看到一个日本人,本能地惊恐万分。片刻后,气氛慢慢缓和。小女孩看到山口诚太郎并无恶意,放下了心中的戒备,把手中的一束二月兰送给了他。小女孩的行为深深打动了山口诚太郎。这束二月兰在他眼里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他在紫金山下采集了二月兰种子,带回了日本。

  1940年的春天,山口家的院子里开满了这种紫色小花。山口将它取名“紫金草”,把种子送给亲朋好友种植,到公园、社区广泛宣传和平的愿望。因此,紫金草又被称为“和平之花”。此后20多年,山口每年都坐上火车,将种子装满麻袋,一路抛出窗外。紫金草耐寒耐旱,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生长,很快便盛开在漫山遍野。1966年,山口诚太郎去世,给儿子留下遗言,要他把推广紫金草——传播和平的事业继续下去。

  2009年,日本和平友好人士捐资塑造的“紫金花女孩”铜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公园内落成。2014年开始,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各界群众会佩戴“紫金草徽章”,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祭奠活动。每年春天,紫金草盛开在南京街头,传递着对亲人的思念,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祈望。

  漫画的创作者之一,铲史官团队成员朱彦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相比以往,今年的漫画更加特别,首次出现了彩色。彩色给人一些生的希望,之前武汉抗疫的策划图创作时也用了一点彩色。

  2020年是不容易的一年,

  更向往和平安宁

  家在泰州的朱彦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年的大学生涯,让他对南京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也是促使他开始创作公祭日漫画的原因。在南京的时光,让朱彦对这座城市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也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朱彦说:“不要忘记过去发生的历史,因为忘记才是真正的死亡。”

  朱彦在创作中

  朱彦告诉记者,今年的漫画也有特殊意义。“2020年是特别不容易的一年,疫情和各种国际纷争让我们更加向往和平与安宁。所以我们就选定了和平为主题。又因为我们关注并了解了‘紫金草’背后的感人故事,所以选择‘紫金草’为画面中心。”

  这次的创作脱胎于去年的创意,经过50稿文案的不断修正,成稿设计仍旧沿袭了一贯的历史与当下对话的方式。朱彦介绍说,图片上采取了左右对称的布局,左边是1937年的女孩,代表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右边那个是现代的小女孩,由她将“紫金草”代表的和平愿望传递下去。

  背景则是南京明城墙的台城,左边是鸡鸣寺,右边是现代建筑群,有一种古代和现代交汇的意味。远处是紫金草所在地紫金山,也是南京代表性景点之一。“整体画面所要表达的就是传递和平,就像我们读者在后台留言说的那样,愿全世界和平,愿全天下无疾病,愿全人类幸福快乐!”

  每年国家公祭日,铲史官团队都会花时间筹备推出一幅漫画,只要“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创作下去”。这些漫画,团队并没有去做商业开发,反倒有很多人拿去印制海报或明信片。现在团队免费授权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团队在进行创作

  漫画团队各有所长

  希望读者能沉下心思考历史

  手绘漫画,整理历史,撰写文章,是铲史官团队的日常。起初的团队成员包括邓玲玲、朱彦和周绍纲,他们曾是知名门户网站历史频道编辑。负责整体策划的邓玲玲,做过纸媒,大学学的是经贸英语。画手朱彦学过素描,自幼喜欢日漫,还是军事粉,大学专业是数学。而学法律的周绍纲负责文案,他喜欢写诗、读史。

  铲史官漫画团队成员

  2018年,团队又迎来两位前同事加盟,主要负责文案,大家一起创业。这个团队年龄跨度从70后到90后,总体风格较佛系。管理上没有打卡制度,每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拥有话语权。

  “原先做的历史漫画栏目,后因网站调整停更。团队舍不得放弃,2016年5月,便辞职做起了‘铲史官’公众号。正赶上自媒体的风口,我们有了不少粉丝。”朱彦告诉记者,团队的优势在于熟悉历史又懂媒体,对一些重大事件节点保持一贯的职业敏感,“触动我们的事情,我们都会去做”。

  目前“铲史官漫画”运营模式为每周定时更新一个条漫,一周推出一期历史漫画,用文图形式结合当下热点,做历史溯源。除了走红的四幅主题漫画外,该团队还创作了不少其他主题漫画,比如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汶川地震、抗疫等。同时靠广告和出书创收。他们目前能有稳定的收入,对他们来说,商业变现是附加值,重要的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一幅创作走红时,很多人问漫画图能不能拿来转发,主创称 “版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此后团队的纪念国家公祭日的作品一直坚持授权全网转发。漫画主创人之一、铲史官漫画CEO邓玲玲说:“国家公祭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成自己的营销事件,或者变成一种成名的手段。团队初衷不是为了商业利益,不想走远了,忘了初心。”

  团队的三位成员

  跟公祭日漫画不同,平时他们漫画的风格会更具趣味性。比如嫦娥5号升空,他们创作了关于中国古代人如何探秘“天机”的作品,给天文学附加了历史层面的意义;另外,团队也接一些项目,和外研社合作“中国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做过比如《在中国古人眼里,怎样才算武德充沛?》等选题。

  朱彦说,“我们做这个公众号,希望更多人了解历史,对历史文化沉下心来做一些深度思考。”朱彦告诉记者,他们还尝试做短视频,未来考虑开发长视频。他们计划把小女孩的故事展开,再串起来,融入更多故事情节,也回答网友的问题,漫画中多次出现的小女孩到底经历了什么。

  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剪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