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890”影音馆⑫|造一艘钢铁巨轮有多酷?这三位“牛人”来揭秘
2022/02/08 20:10  新华报业网  陆威  

  【“强国‘890’”小档案】

  姓名:张正杰、刘林伟、徐犇

  出生:1990年1月、1983年11月、1985年4月

  职业:镇江船厂船研所青年突击队队员


  (从右到左依次为张正杰、刘林伟、徐犇)

  “造一艘船通常需要数万个零部件,这包含着几万个部件的设计图纸,就是由我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90后的张正杰是镇江船厂船研所的一名船舶设计工程师,在他眼中,将一艘钢铁巨物从无到有地设计并制造出来,是一件非常酷且非常迷人的事。

  带着和张正杰同样的热忱,镇江船厂船研所里的一批80后、90后工程师,共同组建了“船研所青年突击队”。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和消化吸收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关键技术,他们相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亚洲第一”和“全球第一”。

  张正杰:造大船曾是儿时的梦想,

    真正上手才发觉一点不简单

  张正杰六七岁的时候,父母曾给他买了一个轮船玩具模型,刚上小学的张正杰喜欢极了。“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将来我也要造大船!”

  梦想催人奋进,热血照亮人生。此后十余年里,张正杰勤学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并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以后,他如愿地实现了当年那个小男孩心中“造大船”的梦想,来到镇江船厂成为了一名船舶设计工程师。

  正当初出茅庐的张正杰一心想要操刀制图设计的时候,他的师父——船研所副所长巫建华却交给他一摞厚厚的船舶设计技术规范,让他必须在两个月内把书全部看完,重点内容还要熟记于心。至于制图软件,巫建华碰都没让他碰。

  “后来我才明白,船舶设计最首要的就是严谨,必须要沉下心、勤翻书,直到把标准完全吃透才可以下笔。”磨砺技术之外,船舶工程师还需要学会协调船东与生产方之间的关系。“这里面也全是学问,师父同样言传身教,手把手地将我带了出来。”张正杰说。

  师父与张正杰之间的传帮带关系,是镇江船厂建厂70年以来数代人赓续前行的一个缩影。“船舶工程师们一代又一代像这样传承下来,技术变了,但那份对工作的严谨却从未变过。”

  渐渐地,张正杰深深爱上了自己的岗位。他告诉记者,目前镇江船厂在拖轮设计、生产领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厂里生产出来的拖轮服务于全球各大港口,他经常能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生产的拖轮的身影。

  “特别是当我看到辽宁号航母在我们设计建造的拖轮的牵引之下驶离母港、驰骋大洋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拖轮制造所展现的力量。”张正杰的语气变得无比笃定,“想到这其中也包含着自己的一份贡献,总是特别自豪,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刘林伟:每一艘船都是在“量体裁衣”,

  每一张图纸都要下足“绣花功夫”

  设计制作一艘船到底有多复杂?

  “船舶不同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工业品,每一艘船都是个性化、定制化的。”船研所船体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林伟讲道,不同的船东对船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每一艘船都是在“量体裁衣”。

  整体的船型、外形确定之后,船舶设计还需要考虑船只在作业功能方面有哪些不同的具体需求。例如港内、遮蔽、沿海、近海等,所在航区不同,船舶的配置完全不同。

  “这又要涉及到不同结构的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不同设备的增减,往往船东一个小小的需求,都需要包括船体、轮机、电气等多个船舶系统的工程师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做到整艘船各系统协调匹配。”说着,刘林伟在电脑上向记者展示了一幅正在绘制中的船体总图——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像极了一幅精致的刺绣。而刺绣上的“针脚”,都是工程师无数次敲击键盘、按动鼠标勾画上去的。

  “此外很多细节也需要注意,比如考虑到不同国家船员的生活习惯不同,船舱的设计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刘林伟说。

  图纸画完之后,镇江船厂船研所的工程师们还要下车间服务于生产。每一个部件的生产、组装、下线,他们都要全程跟下来。通过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既满足船东的需求,又质量过硬、不在细节上出差错。

  一次次的苦心研制、一滴滴的汗水撒落,换来了一个个亮眼的成绩:研发出6个国家级新产品、30个省级新产品、100多项专利技术和70多种自主设计船型的同时,他们还在研发亚洲第一艘LNG单燃料动力全回转工程船、亚洲第一艘柴电混合动力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全球第一艘直流组网全电力推进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国内第一艘智能化全回转拖船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抢占绿色环保节能型高技术船舶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犇:研发全国首款智能化全回转拖船,

  就像经历了一场人生大考

  要在传统制造领域立足,必须通过创新,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前端化。谈到这一点,令高级工程师徐犇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为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建造的两艘我国首款智能化全回转拖船——“津港轮31”和“津港轮32”。

  “津港轮31”和“津港轮32”有多先进?它们不仅可以智能检测和判断哪个点位发生了故障,还能实现自主上报错误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即“智能机舱”);同时可以对整个船舶的电力、燃油、淡水、空气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控(即“智能能效”)。

  “现在不仅汽车可以自动驾驶,像船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可以智能化航行。”徐犇介绍,“津港轮31”和“津港轮32”可以自动根据要求,结合水文气象条件规划合理的航线。而当船舶未来都变得智能化之后,必须要建立相互之间的协调平台,这就要求船只与船只之间搭建起“智能集成平台”。

  徐犇说,自己起初听到要设计中国首款智能化全回转拖船的时候,兴奋远大于压力。“因为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理念,但这也意味着未知和挑战。”徐犇清楚地记得,由于对中国首款智能化全回转拖船技术规范的理解存在盲区,当初为了把好规范关,光是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他和同事就跑了十几趟。而等到设计方案敲定,软件和设备进行生产调试的时候,团队成员更是夜以继日,经常睡在车间。

  最紧张的环节则是船检,验船师会现场对照图纸,一一检验图纸上设计的功能是否落实。“从理念变成图纸,从图纸变成实物,从实物再到展示智能化功能,从无到有、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经历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实物检验的时候,更像是经历了一场大考。”徐犇讲道,“凝聚了几个月的心血即将经历最后一关,一颗心总是悬着没有着落,那段时间每天睡眠不到五个小时。”

  这种紧张一直持续到了“津港轮31”和“津港轮32”交付之后。由于是中国首款智能化全回转拖船,还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接受检验,徐犇和同事们持续关注了一年多。“这就像担心孩子第一天上学能不能适应一样,直到看到它们运行状态良好,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最终,“津港轮31”和“津港轮32”同时拿下了以“智能机舱”“智能能效”和“智能集成平台”三个附加标志为主体的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证书认证,摘下了“全国首款”的桂冠。

  徐犇和同事们并不满足,“我们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打造出更多的新品、精品。投身深蓝,我们大有作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徐犇的眼神里充满了斗志。

    点我,和张正杰、和更多小伙伴一起语音“聊天”吧

  80后、90后、00后:

  强国路上奔跑的你们

  快来“自拍”一下

  跟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吧

  参与方式:

  打开“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点击右下方的“拍客”按钮,即可上传视频参与报名;交汇点记者随后将与您联系。

  策划:任松筠 田梅 杜雪艳

  统筹:唐澄 肖雷

  文字:陆威

  视频:韩军

  UI设计:朱丹清

  系统开发:鲁飞 张身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