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小康(94) | 市场逐渐饱和、发展如何转型?“银杏书记”许下一个小心愿
2021/08/09 21:24  新华报业网  陈彤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曹楼村拥有种植银杏的悠久历史。2008年,年轻党员曹永不顾家人反对,决心从银杏经纪人“转行”,进村委会,带着村民一起发展银杏产业。现在,曹楼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家门口高耸的银杏树见证了曹楼村的小康发展之路。现在银杏市场逐渐饱和,曹永又在盘算乡村发展如何转型,适应这种新变化?(请听文章开头音频↑↑↑)

  口述| 曹永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曹楼村风光秀丽、林果飘香。提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永,大家都称他为“银杏书记”。

  曹楼村党支部书记 曹永

  曹永:我是邳州市港上镇草楼村党支部书记,我叫曹永,今年46岁。

  在回曹楼村当村支书之前,曹永一直在乡镇企业里给老板做司机。跟着老板走南闯北,让曹永见多识广。一次到南通如皋出差的机会,让曹永见识到种好银杏树,也能让人吃饱饭、住上好房子。相比之下,由于长时间以来种植不得法、销路不对路,家乡曹楼村的银杏树名气就逊色不少。

  曹永:我们村发展银杏发展得很早,(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发展银杏。之前老百姓光求的是数量,不求质量,树种得很密。但是我们通过到如皋学习,每行(银杏树)去弱留强,把弱的去掉,留壮苗去生长,(结果)长势好,长得树形也好。以前一亩地栽3000棵,现在我们一亩地栽1000棵。

  (上世纪)90年代银杏树价格还是挺便宜的,到(20)08年、(20)09年、(20)10年,这几年价格是最高,达到顶峰。银杏果一市斤卖了40块钱,银杏叶一市斤卖8块。

  曹楼村银杏林

  酒香也怕巷子深。银杏树种得好,还要卖得好才行。上世纪90年代初,曹楼村里就有人靠着推销银杏树,年收入达上百万元。曹永下决心转行做起银杏经纪人,开始自己创业。从乡镇企业辞职后,曹永跟着亲戚学着跑市场,推销银杏树,很快就跑出了自己的生意经。

  曹永:当时人很少(出去推销银杏树苗),我是通过我家亲戚把我带出去,慢慢地跑市场。

  诚信走天下。慢慢地,客户越来越多,你提供的苗质量好,价格便宜,他们就认可你,下一次,他需要再种植银杏树,他就会主动找你。

  (现在)销售银杏树,可以电话预约,要什么规格的,要多少棵,要什么树形的,在电话里我们敲定之后,打过来定金,我就组织货源,到地里面挖树,然后装车、运输,我们都是老客户了。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先富起来的曹永也想趁着年轻带领村民共同发展银杏产业,一起致富。2008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村里。

  曹永:我们村种植银杏树的历史是最悠久的。我回到村里(村委会)之后,成立了一支专门的销售队伍,叫银杏树经纪人,到全国各大苗木市场去推广我们的银杏树。

  那时候条件很差,我们的销售队伍人很少,没有车,都是通过坐车出去跑各大城市的苗木市场,每家每户都去发传单,推荐我们当地的银杏树。

  谈起推销银杏的办法,曹永可谓是如数家珍:

  曹永:最初他们(销售人员)对我们的银杏树也是不认可的,对这个行业的前景也不看好,但是路子跑出来之后,银杏树的价格逐步提高,他们更有心劲去做销售。最初一年赚个10万、8万的,后来发展到一年赚30万、20万。最近几年,一人可以赚50万、60万,甚至有生意好的,订单多的,可以赚到上百万块钱一年。(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做银杏树销售。

  我们这也称为“买天下银杏树,卖天下银杏树”,把外面所有的零星的银杏树给买过来,集中放在镇上银杏苗木市场,供外地客商前来选购。之前我们村上朝外地发的苗子,一年能发出去好几百车,都是大车。小苗一车可以装好几万棵,还有大树,有50公分的、60公分的(树干直径),一个大车就装一棵。大小拢在一起,一年销出去五六十万棵(银杏树)。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对此,曹永颇有些自豪:

  曹永:通过种植银杏树,(村里)老百姓收入翻了两倍,人们的生活也改善了。家里面需要订婚的,需要买车的,卖几棵树,就可以换一辆小汽车,家里面需要造房子的,卖了十棵、八棵树,可以建一套房子。

  邳州作为银杏之乡,专门选了一条大道,两边栽的是银杏树,称为银杏大道,也可以说是邳州一张亮丽的名片。银杏大道两边的银杏树都是出自我们村,我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今年69岁的颜世彬,在曹楼村待了一辈子。银杏行情好的那几年,他见到过来自全国各地的银杏买家到曹楼村挑选树苗,也见证了曹楼村从单纯的种银杏,转做景观苗木供应商的转型升级之路。

  曹楼村村民 颜世彬

  颜世彬:俺的银杏树、银杏苗不用出去卖,有人来收购,直接上地里看,哪棵合适挖哪棵,不用家里人出去卖,不用拉着卖,不用自己挖出去卖。最高的那一年我卖小苗,(20)15年一亩地卖了3万多(元)。

  (银杏)树卖得多,卖了了(邳州话 意为“卖完了”),卖得(地里)空隙大了,不能闲着地,所以就在空档里种植绿化苗木,像黄杨、合欢、国槐,这些绿化苗木。

  从(20)09年开始,(村里)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变化。路两侧的绿化,路两侧的花卉,村里的水泥路全部打通,从(20)19年开始,全村又铺上柏油路。

  面对银杏市场逐步饱和的态势,曹永正着手开拓乡村旅游,打造“出门无所有,满目银杏园”的美景,以此吸引游客,振兴乡村。

  曹永:我们这个村庄挺小的,紧靠山东,我们村是镇上最偏僻的一个村。土地很少,一口人才划到半亩地。现在银杏产业行情不算太好,我们下一步就打算发展乡村旅游。村上有保存完好的800多颗古银杏,树龄都在300年以上。

  这边被称为“天下银杏第一园”,有十万亩连片的银杏树,银杏果秋天可以采摘,有游客过来,(可以)看银杏树、看银杏叶,顺便就买点地方特产,买点银杏果带回家。

  曹永的小康心愿:

  曹楼村是“天下银杏第一村”,我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曹楼村初秋满地金黄的样子,展现给外地更多的游客。

  你也想说说自己的小康故事?

  别着急,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分享

  联系邮箱

  xinhuabaoye1234@163.com

  栏目热线

  025-58681634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高坡

  监制:任松筠 田梅

  统筹:高伟 朱威 韦伟

  记者:陈彤

  音频剪辑:刘畅方达

  视频剪辑:刘畅方达

  摄像:滕升智

  配音:董双

  检校:金勇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