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探路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2019/07/23 09:27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7月20日电(记者 刘巍巍)“眼见地荒了,不如让会种地的人来种。”78岁的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石帆村村民陆夫泉,家里7口人,3个子女均有稳定工作,只剩他一人种植黄桃。“年龄大了,行走不便,桃园多半荒废。”如今,老人把2亩多土地退给村集体,村集体将有偿退出后土地经营净收益配置给社区股份合作社,以分红形式返还给他。

  为陆夫泉生活带来变化的是苏州高新区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国家级试点。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苏州高新区创新“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双地联动”机制。经过2年多努力,改革试点已在苏州高新区4个乡镇33个村展开,共退出承包地面积23753亩,涉及农户12391户,落实社保资金34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富民增收和新型城镇化。

  “之所以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是因为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率高,土地保障功能已经弱化。”苏州高新区城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到村集体和合作社比例达91%,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小,而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很好保障。

  为确保农户退得“顺”,苏州高新区将试点列为全区改革重点工作之一,区城乡局负责总牵头,区人社局、动迁办、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法制办等部门分工协作,成立试点领导小组。试点过程中,聘请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合作单位,为改革试验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年届六旬的马海根是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西京村村民,让早已撂荒的承包地变现是马海根老两口最大的期盼。他说,把土地退给集体以后,就能安心养老了。

  退出的土地由谁来经营?怎样经营?

  苏州高新区创新有偿退出土地配置经营体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通安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退出的1.1万亩土地全部由镇村统一经营,培育职业农民,提高本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强村富民目标;浒墅关镇引入社会资本,与龙头企业食行生鲜合作,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苏州科技城(东渚街道)探索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合作农场,按照“大承包小包干”,发展生态、特色、高效农业。

  为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苏州高新区完善“跨期分配机制”,通过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确保村集体将有偿退出后土地经营净收益配置给社区股份合作社,以分红形式返还给退地农户,保障农户获取长期稳定的土地收益红利。2018年度全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股金分红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4个试点乡镇社区型分红总额近亿元,增幅超40%。

  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后路”如何铺展?苏州高新区从全区2017—2021年土地拍卖金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推动这项改革的社保专项资金。

  苏州高新区还提出承包土地与宅基地“双地退出”: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保障性住房,增强改革试点动力。

  苏州高新区城乡局副局长叶枫介绍,根据“区分类型,因地推进”原则,高新区将试点对象分为特色田园村庄农户和非特色田园村庄农户两种类型,因地分类推进试点:特色田园村庄农户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社保。非特色田园村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工作与动迁(优先置换)联动,农户拆除农村宅基地房屋,补偿安置,有偿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社会保障。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是保障承包农户财产权利的重要形式。”相关专家认为,苏州高新区的一系列探索,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强村富民目标,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