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乡村振兴 > 正文
六合马鞍“茉莉”飘香 乡村振兴路更宽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民歌《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花开有时,茉莉常香。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便盛开着一朵朵“四季常开”的“茉莉花”,不断散发着“茉莉+产业”“茉莉+旅游”“茉莉+文化”的迷人芬芳。

  一朵茉莉花,“开”出区域名片璀璨

  茉莉芳香倾满城,背篓采摘花海间。“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茉莉采摘季,马鞍农人们哼着《鲜花调》,在其清新优美的曲调中,采摘着洁白无瑕的茉莉花……

  初夏清晨,漫步于马鞍街道泥桥村山陈组,一路上,伴着野茉莉的清香,一栋栋精致的茉莉花元素民宿院落映入眼帘。结合《茉莉花》民歌传说,马鞍街道打造茉莉主题游线,积极融入全域旅游,预留茉莉精品自驾环线接口,围绕“茉莉乡路”打造“茉莉游园”特色节点。“初心游园”内,茉莉花主题元素随处可见;“茉莉花港”内,茉莉花瓣形状构筑物作为水库观景台的重要标志物,结合滨水游园,设置刻有《茉莉花》“鲜花调”歌词、曲谱的景观标识,时时凸显茉莉花元素,展开一幅“水美茉莉香、悠然田园庄”的村庄画卷。

  一朵茉莉花,“开”出农文旅融合发展

  最美不过初夏,恰逢马鞍田园。今年夏至(6月21日),由六合区文化和旅游局、六合区马鞍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的马鞍田园民宿文化旅游节顺利举办,全方位展示了马鞍当地的特色旅游、饮食和民宿资源。近百名游客欢聚于马鞍的“茉莉花港”,共同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打起铿锵的腰鼓、荡起漂亮的花船、跳起传统的舞蹈、品味《茉莉花》起源地之美……马鞍田园民宿文化旅游节上,一系列民俗文旅特色活动渐次展开,共同献上了一道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大餐”,充分体现“茉莉+旅游”“茉莉+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共赴一场赏花海、品花茶、闻花香的茉莉之旅。

  小茉莉大产业,以旅游促发展。近年来,马鞍街道以茉莉花为支点,撬动辖区内丰富的文旅资源,将茉莉花种植等特色农业融入文旅发展,通过实施茉莉花用品、食品、餐饮、旅游产业链战略布局,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一朵茉莉花,“开”出特色产业蓬勃

  春末夏初,正是茉莉开花时节。在马鞍街道河王湖畔的中华茉莉谷内,30万株野茉莉形成花海、迎风绽放。作为南京林业大学茉莉花产学研基地,10多年来,中华茉莉谷不断从各地广泛收集种质资源。

  在中华茉莉谷内,茉莉花“四季花开”“五颜六色”。目前,已有600余份茉莉花种质资源汇集于此,组成了一座茉莉花的“基因宝库”。中华茉莉谷通过“1+2+N”的战略路径(1是茉莉花种质资源基因库,2是茉莉花文化与科技双核驱动,N代表若干个茉莉花应用场景),逐步形成立足应用场景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引导的产业生态培育模式,通过构建茉莉花能力图谱,为企业和项目赋能。

  多年来,中华茉莉谷先后培育了被誉为“东方爱情神树”的六合野茉莉、被誉为“茉莉花超级新物种”的中华茉莉树系列品种,成功开发的茉莉花茶,成为2014APEC国宴用茶,并荣获米兰世博会优秀奖,还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南京茉莉花种质资源创新发展论坛。

  一路繁花,一路诗情。在基地内300余亩的茶园内,茶田里间作野茉莉,花香茶香交融,开创了野茉莉应用新场景。此外,中华茉莉谷开发的各类品种香水,深受消费者追捧。

  一朵洁白茉莉,一张璀璨名片,盛开在马鞍的“茉莉”正以其独特的芬芳美丽,展现文化市场的欣欣向荣,马鞍街道正奋力书写以茉莉花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