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文旅江苏
全域旅游
节庆活动
生态环境
旅游视界

文化是苏州古城最鲜明的底色。苏州市姑苏区坚持保护为先,强化文化赋能,丰富消费场景,策划创意活动,深化文商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达人”“网红”扎根苏州,让古城更热闹、更有生机活力。

文化+IP,在山塘“文艺打卡”

近期,山塘街的“通贵狸”最近可是火出圈了!自2018年,山塘开始对“七狸山塘”传说中的七只狸猫进行文化挖掘。通过设计狸猫形象,把狸猫概念具象化、实物化,将狸猫作为景区吉祥物。依托狸猫IP,量身打造“七狸山塘”互动巡游、“七狸木刻年画”非遗教学、七狸书香等活动,将狸猫作为一个文化元素融入到景区各类宣传或民俗文化活动当中。在山塘最热闹的古戏台处,开设“七主题邮局”品牌文创店,设计开发“七狸”主题文创产品,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体验。

2021年,《姑苏喵游记》推出,整部动漫以山塘街上7只狸猫为原型,塑造了7个性格鲜明、风格迥异的动漫形象,将“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点滴以3D动漫形式呈现,展现姑苏区在江南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苏式生活等方面的深厚情怀和特色亮点,积极打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

文化+消费,开启古城“寻苏之旅”

近日,留园景区外的“亦不二”咖啡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这家咖啡馆巧妙地将留园内的“亦不二亭”作为灵感源泉,不仅在店内装饰和庭园布局上融入了大量苏州元素,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相结合,引领市民游客探寻古今交汇的滋味。据“亦不二”咖啡馆主理人范雨晴介绍,咖啡馆的店名,来源于留园内的“亦不二亭”。范雨晴深知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效应,她巧妙地将留园的文化底蕴与咖啡馆的商业气息相融合,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元素。如今的留园路,不再是一条普通的通往留园景区的要道,这里满满的苏式元素和文艺范儿,吸引市民游客专程前来,开启一场“寻苏之旅”。

文化+直播,让传统文化“回归当下”

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实时互动、视觉直观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文化+直播”也为文化从业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使他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地传播自己的知识和技艺。

作为虎丘品牌花茶第五代传承人,吴婷婷一直坚持把虎丘这个品牌“立”起来。吴婷婷在其团队的助力下,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手段拓宽市场,让虎丘花茶重新焕发活力。她不仅推广茶叶产品,还通过直播传授茶文化知识,如茶道礼仪、茶艺表演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年轻人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起对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7月2日,淮安市博物馆宣布取消参观预约。记者了解到,江苏多个博物馆已经取消参观预约,省文物局博物馆处表示各馆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行预约制度。

淮安市博物馆的公告为:“为更好地服务观众,简化入馆参观手续,淮安市博物馆决定自2024年7月2日起取消参观预约,施行参观动态管理措施,观众免预约入馆参观,当馆内参观人数超过最大日承载量(9000人)或瞬时参观人数达到限制(3000人/小时)将启动限流措施。”

淮安市博物馆的木雕古车。张冬青 摄

“我们觉得不需要这么多繁琐手续。尤其夏天到了,游客可能要站在烈日下拿着手机预约或者排队,以及一些老年人或特殊人群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会影响到参观心情,所以我们出台了这个便民措施。”该馆社会服务部主任蒋炅宇告诉记者。

就在7月1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其中提出:“经评估无需通过预约机制实现分流、错峰的场馆应取消预约;如确需预约的,应结合实际优化预约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尽可能简化预约程序,并通过保留人工窗口、电话预约等方式,为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运用智能设备困难人群提供预约服务。”

记者了解到,无锡博物院、扬州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武进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也已取消预约制度。一些博物馆如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等仍需要预约。

“我们目前还没有考虑到取消预约制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陈晶晶解释说:“主要原因是我们馆属于热门场馆,门票供不应求,如果取消预约可能会引发大批观众聚集在场馆外要进馆,但馆内承载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观众的参观需求。”

一些博物馆则采取更灵活的预约制度。常州博物馆副馆长施建刚介绍,该馆的策略是根据客流量实行高峰期动态调整预约制:平日、非周末及淡季,取消预约;而旅游旺季、节假日及周末,则实施预约,确保文物安全、维护参观秩序。

“博物馆预约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流量,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安静的参观环境,还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规划行程。但如果博物馆本身不存在控制人流量的需求,那么预约就不是必要之举。各家博物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服务措施,让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感。”省文物局博物馆处负责人说,“当然我觉得预约是个好习惯,国际上一些热门场馆都需要预约。”

不同的天气里,荷花皆有韵味。

阳光下的荷,枝叶自由舒展,花苞尽情绽放,莲蓬向阳而生,绿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晃,舟行荷塘深处,人在花间沉醉。

风雨中的荷,我见犹怜,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嘈嘈切切声中,仍执一份傲然独立的君子气质。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固城湖畔)的“夏雨荷”吗?恰逢梅雨季,来水慢城邂逅满池的荷香诗意吧~

水慢城百荷园里,“夏雨荷”慢城分荷以其惊艳之姿,点亮了高淳的夏日风情。清荷绿水间,银珠玉露,荷下雨声,雨中的荷花笼罩在含烟的雨雾里,空气中淡雅的荷香带着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幽草沿阶翠织成,初荷经雨碎珠生。”雨水滴似大珠小珠落入碧色荷叶之上,粉红的荷花边缘挂着水珠,更衬出莲的清冷气质与孤高之姿,夏与雨与荷,交织成最具诗情的意象。

“雨收犹自吹残点,湿起池荷一阵香。”在雨水的浸润下,潋滟的粉,粼粼的绿,氤氲成一幅江南写意水墨画卷。风乍起,翻卷着荷叶,轻抚着荷花,摇曳生姿,袅袅荷风,香远益清。

江南的诗意,最是雨天。少了些许燥热,多了一丝清凉。坐于廊下,听雨赏荷,心境澄明如秋。草木染绿的池面,泛起涟漪圈圈,把水中荷花清雅的倒影揉乱。

待到天晴时,荷花映日,碧波万顷,翠叶粉瓣里藏着道不尽的江南好风光。小楫轻舟,驶入花影扶疏处,品荷韵悠悠,一扫烦躁的情绪,夏日的闷热感也被驱散了~

正值水慢城荷花季期间,莲花簇拥之下的“江湖侠影”在水慢城逍遥莲花镇精彩上演。

6月29日-7月28日,每周五至周日,唯美舞剧、莲花江湖NPC互动、古风市集……众多活动,“荷”其精彩,在这夏日初盛的荷塘美景中,带来不一样的“莲花江湖”盛宴。

一袭古装,罗裳衣袂,环佩叮当;一池莲花,婀娜多姿,随风起舞。绝美荷花与江湖侠客构成了夏日最亮眼的风景。

伴随微风与清香,漫游荷花季。荷塘泛舟、水上卡丁船、荷田小火车、荷叶拓染……诸多好玩的体验项目,在藕花深处沉醉忘归,做一场不尽的江湖梦。

道不完荷塘清韵,品不尽夏之静美。来邂逅一次灵动十足的“夏雨荷”,以荷之名,赠你一夏清欢。

通讯员:虞彬

“大家现在看到的翔鹭纹铜鼓纹饰清晰、图案精美、器身保存完好,是同类型铜鼓断代的标准器,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在位于南宁市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内,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讲解。

正值暑期,广西博物馆热度提升:展厅内,观众们或跟随讲解员仔细倾听,或体验馆内的互动小游戏;展厅外,临近傍晚,仍有不少市民游客陆续进入博物馆。

“为满足游客对部分特展的参观需要,我们加开了夜场。”广西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吴娱说,“原定加2场,但观众太热情,最后加到16场。”据统计,暑期以来,广西博物馆客流量累计超过17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

广西博物馆还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国宝沉浮”特展戏剧研学营、针对亲子家庭的“文化遗产周周学”特展系列活动。在广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20名小朋友正在学习如何做一名“文物医生”。

“不同类型文物有不同的保存和修复方法,文物修复要在适宜的环境进行,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讲台上,广西博物馆的老师正在讲解文物修复的注意事项。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博物馆研学活动,感觉很有趣。”10岁的张哲兴说,“之后我们还要根据不同文物的‘性格’去创作话剧。”

更大的人流量也带来了更多的文旅消费。在广西博物馆一楼文创商店,手提包、冰箱贴、茶杯、笔记本、明信片,一系列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这款快客杯杯身装饰有羽纹铜凤灯,和广西博物馆馆徽‘不谋而合’,很有地域代表性。”来自湖南的游客张玉丹买了不少文创产品,“这样的礼物既有纪念意义,又有特色。”

工业博物馆也成为暑期文旅的新热点。在柳州市鱼峰区,柳州工业博物馆中的大型机械设备静静矗立,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激情岁月。

“参观完工业博物馆,我才知道柳州还有如此辉煌的工业历史。”来自浙江省丽水市的游客王晨说。

去年以来,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工业情怀”研学路线,站点包括柳州工业博物馆、联华印刷厂等。随着暑期到来,作为研学游中的重要一站,柳州工业博物馆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据介绍,今年7月以来,柳州工业博物馆累计接待区内外30多个研学团队,参访游客达到1.3万余人次。

连日高温挡不住人们看大展的热情。自“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7月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直人头攒动。

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大展,也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全球仅此一站。消息一出,便点燃全国各地观众的参观热情,20万张“早鸟”票迅速售罄,暑期预约也几乎全满。

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让不少到馆观众直呼“太有料,几遍都看不够!”社交媒体上,有观众自告奋勇当起“科代表”——梳理关联展品,写下各种版本的观展攻略。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特别场次,观众可以携宠物观展,主题游轮赏浦江夜景、享观展联动消费优惠……文旅融合的全新玩法串联起城市优质文化资源,给了更多人相约“上海之夏”的理由。

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

来到上海博物馆门口,很多观众在排队前都会不约而同做一件事,和“迎宾”展品——古埃及十九王朝国王美内普塔的站像合个影。这尊站像来自卢克索博物馆,2.4米高、重约2吨。巧的是,它原来在卢克索博物馆的位置也是“门口”。

步入观众大厅,辛努塞尔特一世雕像以及巨大的埃及神庙装置将人们迅速带入浓厚的古埃及文明氛围中。此次,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尽数启用,在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与数字技术,为观众打造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告诉记者,作为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由中方自主策划,从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角度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其中,超过1吨的雕像就有10件,而一些圣甲虫、黄金饰品等文物,直径只有1厘米。展览中不乏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超过95%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

图为展厅里的青铜猫坐像(中)和猫木雕。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光明图片

面对如此丰富的展品,如何“看门道”?展览首席策展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颜海英给出的建议是:先看“法老的国度”展厅,按照时间线索将埃及的历史了解一遍;接着看“图坦卡蒙的时代”,这是把历史脉络当中的一个环节放大给观众看;最后看“萨卡拉的秘密”,这代表了当今埃及学的最前沿研究。三个展厅可以概括为“一部通史,两个专题”。

一手考古资料新鲜亮相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作为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古埃及文明有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是由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早期的发展经历所赋予的。

展览第二板块“萨卡拉的秘密”,聚焦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萨卡拉出土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及猫神庙遗址,首次系统公布埃及考古队最近10多年来在该地区自主考古取得的重大发现。

萨卡拉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最重要的墓区,留下了各个时代的宗教实践和仪式庆典的轨迹。萨卡拉也被证实是埃及最大的动物木乃伊墓地,有最完整的制作木乃伊的作坊,这里有目前发现唯一的猫神庙遗址,以及数十座地下墓室中上千个完整的彩绘木棺。在这里,首次发现了蛇、蜣螂、幼狮的木乃伊。

褚晓波介绍,一般而言,出土文物在完成学术研究、移交给博物馆前,是不能公开展出的。此次,埃及政府打破先例,把最新的考古发现送到中国展览。这也成为大规模集中展示萨卡拉秘密的全球首展。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这个展厅也被打造成了一个沉浸式空间。该展厅不时传出猫叫声,墙上有猫影晃动,引导观众的展线指示灯也化作了猫脚印。与展览相辅相成,上海博物馆将定期举办“博物馆奇‘喵’夜”活动,欢迎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展览——这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尚属首创。

步入“图坦卡蒙的时代”,观众可以随着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走近少年法老的故事。在图坦卡蒙所处的第18王朝,古埃及正在发生怎样的转型?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少年法老完成对传统的回归?埃赫那吞及家人浮雕、纳芙蒂蒂像头部、费昂斯串珠项圈、图雅的雪花石膏卡诺匹克罐……一件件展品将故事娓娓道来。

7月17日,预览观众在“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区参观埃赫那吞半身像。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这些珍贵的文物,让观众得以一窥古埃及文明的灿烂。”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看来,这场展览展示了中埃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埃两国合作举行此次展览,能够提升两国文化机构的执行力、丰富度和高效性,推动两国文化机构齐心协力,共同构建开明、先进、包容的社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局长钟晓敏说,上海博物馆推出的“对话世界”系列展览是对“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之新”的生动实践。褚晓波则期待,这场文博大展不仅成为展览界的一个里程碑,也将是埃及学研究的重要分水岭,来自中国学者的独特理解将为埃及学研究注入更加多元的视角。

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

在上海博物馆二楼展厅,“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也吸引众多观众参与。这是上海博物馆携手国内沉浸式探索体验品牌,共同打造的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元宇宙展厅——观众将通过顶尖的虚拟现实技术,体验45分钟的“时空旅行”。

聚焦此次展览的近百件重点展品元素,上海博物馆文创“上新”近千款。首发的近600款文创产品包含五大系列,大受观众欢迎。配合此次特展,上海博物馆还开发了《埃及猫神庙》移动端小游戏,排队等候时,观众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埃及历史文物和风土人情。

正值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启动,上海博物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与企业、商圈联动,创新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系列活动,将备受关注的文化活动与文创、旅游、新消费等深度融合,探索商旅文体展联动,让文化魅力赋能消费活力。

白天看展后,观众可在上海博物馆门前搭乘双层巴士,前往外滩十六铺码头,乘坐“上博号”游轮,纵览浦江夜景,畅享“从尼罗河到黄浦江”的美。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展期将近13个月,一直持续到2025年8月17日。为打造“全城看展”氛围,上海博物馆在人民广场馆及东馆附近的地铁站设置了埃及展主题灯箱,还有一列地铁2号线“金字塔之巅”专列即将驶出,等待与更多观众的邂逅。“我们希望放大重磅文博展览的溢出效应,打造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吸引游客近悦远来,拉动城市综合消费。”褚晓波说。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地处赣水之滨、鄱阳湖畔,素有“千年古县”之称。

依托文化底蕴,擦亮文旅品牌。近年来,南昌县凭借通陆达海的特色区位、源远流长的古色文化、水韵稻香的绿色生态、创新创优的金色产业、忠诚担当的红色基因,全力推进文旅强县建设。 

挖掘资源 打造精品

乡村旅游、城市旅游、工业旅游,南昌县特色旅游形式多样。这里有一望无垠的樱花茶海,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凤凰沟风景区,有光影斑驳的古街巷,还有记录半部南昌史的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全国首个酱卤博物馆、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煌上煌酱卤博物馆融合传统美食与现代工艺。凤凰沟风景区、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等一批景区成为南昌县的旅游文化名片。莲花经贸文化节、大地艺术节、南昌樱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在省内外颇具影响力。

南昌县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3个、江西省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1家、4A级乡村旅游点6家、市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点31家,城市书房11家、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处、非遗项目37个,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典范县、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畅通交通 便利游客

南昌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地处省会南昌市1小时交通圈,30分钟内可直达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高铁南昌西站,赣江水道直通长江。京九、浙赣、皖赣、向莆、昌吉赣等铁路干线“穿境而过”,105、316、320国道以及京福、沪昆、昌宁高速等主干路网纵横交织,境内高速出入口达10个。 

2023年底,南昌南站正式开通,南昌县将吸引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客流。为加强高铁站至重点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络,南昌县开通旅游直通车线路,游客在南昌南站下车,10分钟可抵达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在民国风建筑前拍照打卡;20分钟可抵达凤凰沟风景区,感受大自然四季轮转之美;30分钟可抵达昌南文化中心,近距离领略南昌采茶戏的风韵,在旁边的昌南体育中心,还可以听一场热闹的演唱会。

一直以来,南昌县坚持景城一体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旅游公共环境。南昌县不断优化“一核三轴、四城一区”城市空间布局,县域“九纵九横”交通路网基本形成,累计整治农村公路250条1250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创新业态 赋能乡村

南昌县全面推动以凤凰沟风景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聚焦休闲、生态、康养、文化,围绕“春韵、春采、春趣”三大主题,开展民谣群众大舞台、茶艺展示区、琦遇风筝节等一系列业态活动,全方位展示近年来南昌县乡村旅游发展新成果。

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在中国传统村落南昌县三江镇后万村,连片成排的明清古建筑高大恢弘,透着古朴沧桑的气息。古樟如盖、茂林修竹,古老的青石板巷静谧幽深,老屋错落有致。

同时,作为一个商贸重镇,三江镇早酒文化声名远扬。喝一碗热腾腾的牛杂汤,在喧嚣热闹的集市里感受人间烟火气。南昌县因地制宜,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历史文化游,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来乡村寻古探幽。

在塔城乡湖陂村,新村民为老村子带来了新活力,老屋修缮改造为精致的咖啡屋。2023年,湖陂村整治提升改造后,南昌县启动对村试点乡村运营,盘活空置、破旧、宅改等三类农房资源,打造了新村民乡创基地、鹭岛露营基地、乡野共享基地,植入研学、民宿、医养等业态,同时,依托金花节、露营节等各类活动,以“文创+农旅”模式推进湖陂村建设,推进乡村文旅多元发展,让小村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热门地。

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南昌县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近年来,南昌县不断优化乡村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个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村、88个共同富裕样板村、300个新农村提升村点建设亮点纷呈,获评江西省“美丽宜居先行县”。

树立品牌 推动融合

在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老戏台,由南昌县采茶剧团演出“南昌采茶戏”剧目,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近年来,南昌县推动“文化进景区”,“南昌采茶戏”“南昌贺郎歌”等非遗文化项目在凤凰沟、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等景区定期上演,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近年来,南昌县大力打造“名家开讲”“艺文昌南”等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名家开讲”“澄湖大讲堂”文化活动,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到南昌县授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4年上半年,南昌县陆续举办“名家开讲”“落纸烟云 凤采迎春——昌南女画家十二人国画作品展”“赣派喜剧”和旗袍风采大赛、南昌县送文化下基层暨“移风易俗”宣传演出等活动,服务触达群众12万人次。

在城市书房享受阅读时光,在剧院欣赏高品质的音乐会,去文化中心观赏精彩展览、戏剧表演……近年来,南昌县聚焦做优文化,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为市民游客打造文化栖息地。

下一步,南昌县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做好“旅游+”文章,持续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全景化、全覆盖、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不断推动南昌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大美昌南·五彩福地”文旅品牌。

那达慕是草原上的体育盛会,搏克、射箭、赛马、沙嘎等项目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相约那达慕,展现运动技能,增进彼此情谊,也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眼下正值暑期,越来越多的人奔向草原,赴一场那达慕之约。

每逢草原最美的季节,内蒙古各地的那达慕一场接着一场。无论是自治区级的大型那达慕,还是嘎查牧民自发组织的小型那达慕,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好不热闹。

因为那达慕,一批又一批传统体育爱好者成长为专业运动员,走向更大的竞技舞台。那达慕项目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更加富有时代内涵。

吸引观众10万余人

“我因为那达慕回来了10多次,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愁”

搏克场上,勇士们身姿矫健,近身搏斗;射箭场上,选手们屏息凝神,箭羽破空而出;沙嘎比赛的蒙古包内,孩童们竞相投掷,充满乐趣……远处,悠扬的马头琴声伴着奶茶醇香,游客们欢声笑语,沉浸在这场体育盛宴中。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十四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举行。本届草原那达慕共设12个比赛项目,共有6000多人报名参赛,吸引观众10万余人,每场比赛网络直播约3万人在线观看。

牧民参加2024鄂尔多斯那达慕开幕式。王 正摄(影像中国)
草原那达慕开幕式上载歌载舞。王晓博摄(影像中国)

“搏克”即蒙古式摔跤,根据参赛选手数量分为1024名搏克、512名搏克等比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届搏克比赛历时3天,赛场上,选手们身穿象征公平的开胸摔跤衣,通过摔、抱、拉、拽等技法,力图将对手摔倒在地。

选手在草原那达慕搏克比赛中。本报记者 吴 勇摄

作为那达慕人气最高的比赛,搏克场每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分年龄段、不分重量级、不分专业组别,一跤定胜负、胜者晋级的竞赛方式,让比赛更具观赏性。

在本届草原那达慕,来自阿巴嘎旗的查干扎那连胜9场,夺得搏克比赛冠军,这也是他第六次在512名搏克比赛中折桂。同场竞技的对手中,既有普通牧民,也有专业队选手,甚至不乏从海外赶来的搏克爱好者。业余爱好者能与专业运动员过招,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那达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拥有旺盛的生命力。”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邢海鹏说。

白彦东离开家乡已经整整20年,今年特意从福建厦门回到故乡观看那达慕。“每年那达慕,只要能抽出时间,我总要回来看看。”白彦东说,“20年间,我因为那达慕回来了10多次,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愁。”

从那达慕走向国际赛场

“尊重对手、尊重规则、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在草原上代代传承”

翻阅搏克项目参赛名单,从选手到裁判,有好几个“查干扎那”。这么多摔跤手同名,几乎都因为内蒙古草原的一位“跤王”——查干扎那。

今年60岁的“跤王”查干扎那曾获得1次1024名搏克冠军,10余次512名搏克冠军,百余次64—256名搏克冠军,曾连续11年获得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冠军,夺得两届全运会中国式摔跤冠军。查干扎那不仅在赛场上屡创佳绩,还培养出多名全国冠军。不少牧民给孩子取名“查干扎那”,希望孩子也能成为摔跤高手。

本届草原那达慕,查干扎那担任搏克比赛仲裁,每次步入赛场,都有大批“粉丝”向他热情致意。比赛中,他总是静静坐在场边,时刻关注着场上的角逐,“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年轻选手以及推广搏克运动。”近年来,查干扎那主导制定了搏克比赛的排位赛竞赛规则,“在保持群众基础的同时,在着装和竞赛规则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搏克才能更具观赏性,也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一大批搏克手从那达慕赛场走出,从事柔道、中国式摔跤、国际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上展现风采。

古典式摔跤名将赛音吉雅,因搏克比赛成绩突出被专业摔跤队选中,获得全国冠军后,他又代表中国队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摔跤比赛。退役后,赛音吉雅回到故乡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组建了搏克协会,培养年轻搏克手。“尊重对手、尊重规则、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在草原上代代传承。”赛音吉雅说。

如今,练习搏克的孩子越来越多,本届草原那达慕设置了少年搏克比赛。小搏克手阿其拉年仅6岁,一招一式已有模有样。谈起自己的愿望,他说:“长大后我想成为世界冠军。”

承载着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要满怀希望,像箭一样勇往直前”

积极参与那达慕比赛项目,帮助许多运动爱好者成就精彩人生。那达慕是群众体育的盛会,承载着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与搏克、射箭、赛马等项目的紧张气氛不同,同为那达慕项目的沙嘎比赛要轻松许多。沙嘎,又称“羊拐骨游戏”,玩法丰富多样,深受各年龄段群众的欢迎。

在本届草原那达慕沙嘎比赛的帐篷里,23岁的蒙古族姑娘彩力根和母亲、外祖母一起忙碌着,一家三代齐出动,担任本次沙嘎比赛的裁判。

彩力根从小喜欢沙嘎游戏,“我们全家18口人,最年长的70多岁,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每逢家庭聚会,大家一起玩沙嘎游戏,成为我最温馨的记忆。”她说。

去年,彩力根从青海民族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正赶上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十三届旅游那达慕举办,在500多人参加的沙嘎比赛中位列前30名。

赛后,彩力根加入锡林浩特市沙嘎协会,成为最年轻的会员。本届那达慕期间,一名小学教师从赤峰市前来观赛,特意找到彩力根向她学习沙嘎规则和技巧,她说:“这项运动练手、练心、练脑,我要多学几种玩法回去教学生。”

眼下正值暑期,越来越多的人奔向草原,赴一场那达慕之约。

嗖!羽箭破空;啪!正中靶心。本届草原那达慕射箭赛场上,从赤峰市巴林右旗驱车近300公里而来,参加男子30米射箭比赛的格日乐巴图射出满环,赢得全场喝彩。裁判图雅认真记录,“选手们的表现太棒了!”

小选手参加草原那达慕射箭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图雅从射箭专业队退役后,工作之余坚持训练,还编制了蒙古语射箭教材。2012年,图雅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射箭代表性传承人。她曾多次作为领队,带领锡林郭勒盟运动员在自治区比赛上创造佳绩。在她的影响下,很多人成为射箭爱好者。

“现在的条件比我们年轻那会儿可好多了,城市、乡镇都建了训练馆,有专门的射箭场地。每年,内蒙古各地的那达慕活动至少有几十场,成为射手们展示技艺的舞台。”图雅说,“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我们要满怀希望,像箭一样勇往直前。”

战鼓鸣,旌旗展。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13日正式成立,405名运动员将参加30个大项42个分项236个小项的角逐。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38金32银19铜,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展望巴黎之夏,期待一枚枚来之不易的金牌,也珍视每一个打动人心的瞬间,它们都将是中国健儿在塞纳河畔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迹。

“六大王牌军”是中国队定盘星

从历届奥运会成绩来看,乒乓球、跳水、射击、举重、羽毛球、体操六大王牌项目的发挥,决定着中国代表团的整体表现。

中国乒乓球队有望向包揽五金发起冲击。女队方面,巴黎奥运周期,孙颖莎成绩亮眼,长期占据世界排名榜首,巴黎将是她第二次奥运之旅,身兼三项的她将力争创造佳绩。女单卫冕冠军陈梦同样剑指金牌。男队有马龙作为“定海神针”,将向自己的第六枚奥运金牌发起冲击。新生代王楚钦目前男单世界排名第一,他将在巴黎证明自己能否成为新一代领军者。

中国跳水“梦之队”出战巴黎的阵容包括五位奥运冠军和五位世锦赛冠军。曹缘将成为奥运“四朝元老”,全红婵、陈芋汐、王宗源和谢思埸都是第二次征战奥运会,陈艺文、昌雅妮、龙道一、杨昊和练俊杰将在巴黎迎来奥运首秀。此前,中国跳水从未在奥运会上包揽全部项目的金牌,这一次希望在巴黎实现突破。

陈芋汐(左)全红婵(右)

和东京奥运会相比,如今的中国游泳队底气更足,参赛阵容中有张雨霏、叶诗文、李冰洁、杨浚瑄、汤慕涵和汪顺六位奥运冠军。中国游泳目前占据三项世界排名第一,分别是潘展乐的男子100米自由泳、汪顺的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和唐钱婷的女子100米蛙泳。

中国射击队整体实力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巴黎奥运会首金大概率将在气步枪混合团体项目上产生,该项目是中国队的强项之一,本次中国队派出盛李豪/黄雨婷和杜林澍/韩佳予这两对组合参赛,“双保险”向首金发起冲击。

此外,中国举重队中有李发彬、石智勇、侯志慧、李雯雯四位东京奥运会冠军坐镇;国羽混双、女双继续保有优势;体操队中,邹敬园和刘洋在东京奥运会上分别获得男子双杠和吊环金牌,具备卫冕的实力。女队方面,17岁小将邱祺缘成为新的领军人物,去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斩获高低杠项目冠军。蹦床是中国队的传统强项,朱雪莹将肩负夺金重任。艺术体操队在2023年世锦赛上首获世界冠军,她们将在巴黎用“中国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大球、田径积蓄力量

三大球项目的水平是奥运赛场上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次巴黎奥运会,中国队的女排、女篮和三人篮球男、女队拿到资格,任务各不相同,挑战同样艰巨。

经历了波折和低谷的中国女排将以冲击者的姿态出征巴黎奥运会。在蔡斌接手球队之后,中国女排既创造过在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中勇夺亚军的惊喜,也经历过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预选赛中沉沙折戟的挫折。中国队在今年世界女排联赛中通过世界排名拿到了奥运资格,但状态起伏较大。对于眼下这支中国女排而言,首要目标应当是凝心聚力,让每名球员和整个队伍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展现出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结果自然不会太差。

中国女篮在巴黎奥运会上的签位不错,小组赛避开了卫冕冠军美国队和东道主法国队,真正的考验将从淘汰赛开始。从成绩上看,中国女篮近期状态令人忧心,海外拉练六战仅一胜,遭遇过五连败,尤其是两场大比分负于澳大利亚队。不过随着李梦、李月汝两位关键球员的回归,中国女篮仍有一搏奥运奖牌的实力。

三人篮球方面,中国男队更现实的目标是在八支球队的单循环赛中争取前六名,晋级下一阶段比赛;女队有望争夺奖牌,作为上赛季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女子系列赛“最有价值运动员”,王丽丽伤愈复出后的状态决定着球队的前景。

中国田径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2金2银2铜的佳绩,在走跑跳投四大项群中都收获了奖牌,但目前队伍处于“换血期”,近一年来在国际赛事中表现并不理想。即将第五次征战奥运赛场的老将巩立姣志在卫冕女子铅球,虽然本赛季截至目前她的最好成绩尚未突破20米,但冬训期间她重新携手德国老帅克拉克,效果不错。中国竞走近年来在国际赛场上的统治地位已不复存在,但刘虹、杨家玉、马振霞等名将在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上仍具备集团优势。今年奥运会新设置的马拉松竞走男女混合接力项目中,中国队已拿满两个参赛名额,同样具备冲击金牌的可能。

新兴项目或有惊喜

今年5月进行的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让滑板、攀岩、霹雳舞、自由式小轮车这些潮流项目在中国收获了更多关注,中国队也通过上海站和此后的布达佩斯站比赛,将12个奥运资格收入囊中。

滑板项目可谓年轻人的天下。中国代表团此番年龄最小的选手郑好好就是滑板运动员。将在巴黎奥运会闭幕式当天度过12岁生日的她将参加女子碗池项目的比拼。女子街式项目则收获满额资格,有崔宸曦、曾文蕙、朱沅铃三人入围。曾在这个周期多次晋级世界大赛决赛的崔宸曦有望冲击奖牌。

崔宸曦 本版配图均为新华社

攀岩项目中,中国队在奥运资格赛阶段厚积薄发,拿到7个席位,在所有参赛队中仅次于美国队,距离满额仅差一席。其中中国队有望在速度项目中向奖牌发起冲击。不过,速度攀岩赛场以不确定性强著称,岩壁上的“百米大战”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难有定数。

中国霹雳舞队将迎来奥运首秀,小将刘清漪在备战周期异军突起,在2023年亚运会夺得女子组冠军后便获得直通奥运的资格。19岁的亓祥宇与31岁老将曾莹莹则在奥运资格赛中又为中国队拿到男子和女子各一张奥运门票。

新兴项目的中国小将们,为国争光不只是在领奖台上,他们在赛场内外展现出来的阳光、幽默、时尚……也将让世界看到中国新生代的自信和活力。 

瑰丽多姿的南北朝陶俑、神韵流转的南朝砖画、惊世华彩的北朝壁画……7月24日,“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这是南京首次举办以南北朝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互动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7月24日,“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 本报记者 余萍

南北朝,始于420年刘裕代晋,终于589年隋灭南陈。“这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但也是文化上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更是一个中华民族大融合、中华文明大发展的时代。”策展人朱晓雪介绍,本次展览展出来自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302件(套)珍贵文物,将帮助观众了解那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去感知各种冲突下的民族融合、文化认同与传承发展。

展览分为“南北并峙、胡汉融合、中外交流”三个部分,展示了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在华夏认同下相互交融,形成隋唐多民族国家开放统一的精神基础。

南北朝时期,胡汉关系深刻地镶嵌到南北关系之中,二者密不可分。同时,民族矛盾也与阶级矛盾交织纠缠在一起。经过长期冲突对抗,各民族之间逐渐磨合并互相影响、走向融合。在南北人群的交流互动中,最终形成“中华”这一新的民族认同。

衣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体现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南北朝时期,衣冠服饰的样式变化频繁。这在河南偃师出土的北魏时期彩陶武士俑、彩绘陶男俑、彩陶风帽俑的服饰中体现得格外明显。朱晓雪说,“北魏在改习汉制衣冠的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比如翻领帽、三角巾,还有上衣下裤的穿着等,都可以看出南北服饰的融合。”

南北之间的交流在器物上也得到充分反映。展出的河南偃师出土的北魏时期青瓷龙柄鸡首壶,与南京栖霞和平村蔡家塘出土的青瓷龙柄鸡首壶相比,除了个头偏大外,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南朝青瓷莲花尊,与山西娄睿墓出土的北齐青釉兽面纹尊同样采用堆塑工艺,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岳涌介绍,这些南北器型的共同特征足以证明,无论是因为战争还是贸易,南北方的交流一直没有停止。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需要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和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民族与部族迁徙辗转、互动交融的时期。通过贸易往来与宗教传播,中华大地不断发现着新世界,世界的文化也逐渐融入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展品中有一只南朝宋的玻璃碗,是来自萨珊王朝的舶来品。“南京、镇江一带出土的进口玻璃器中尤以此器最为完整和精美,为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外交往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朱晓雪说。

这场以“新的融合”为主题的南北朝历史文化展览,是努力学思践悟中华文明特性,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文明广度、精神高度和现实温度的一次探索。岳涌表示,希望通过展览,更深层次地增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据悉,该展将持续到12月份。

“雨天出巢,意味着它们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这种场景是非常少见的,这次能拍到这样的画面实属不易。”日前,观鸟爱好者在浦口老山用镜头捕捉到仙八色鸫,激动不已。

图为仙八色鸫,图片由珍珠泉度假区提供,为无干扰性生态拍摄。

身上羽毛呈现8种颜色,体态轻盈多姿,作为一种夏候鸟和旅鸟,色彩斑斓的仙八色鸫主要以昆虫为食,常在灌木下的草丛间单独活动。这种鸟因有8种颜色的羽毛而得名,属于鸟类中的高颜值“美女”,全球不到1万只,为全球性易危鸟类、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

观鸟爱好者们表示,仙八色鸫在老山被发现已是难得,更让人惊喜的是,当他们循声而去,发现多对仙八色鸫筑巢育雏。

“生态好,鸟先知。”感受到老山良好生态并在此“安家”的不仅仅是仙八色鸫。每年的5—7月,夏候鸟纷纷到老山繁殖后代。据了解,今年5月份以来,老山某防火通道已观测到红角鸮、白喉林鹟、蓝翡翠、白眉姬鹟、灰卷尾、发冠卷尾等多种鸟类在此线路筑巢育雏。

“这些珍稀鸟类用它们的翅膀‘投票’,其背后是老山生态保护工作的真实写照。”珍珠泉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老山景区保护促进中心和老山林场等单位筑根基、守防线,相继制定《老山景区生态保护实施意见》《特色生物保护工作方案》等文件,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勤巡查、消隐患,联合老山林场等单位在夏季繁殖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天不间断专人专岗定点巡查,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境;强宣传、扩影响,积极发动志愿者守护生态物种,向市民游客宣传保护环境、爱护物种生态理念,进一步激发群众环保意识,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组建“爱鸟护鸟”联盟,做好鸟类保护“接力跑”,今年上半年,度假区更是奏响了一部“交响曲”:不定期组织党员走进老山,识物种,辨物种,对珍稀濒危物种开展观测巡查;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合作,建立江苏昆虫老山景区监测样地,对老山景区昆虫多样性保护提供专业意见;布设红外感应相机,对老山景区内生物生存状态进行监测,目前部分点位持续监测到獐、梅花鹿等保护生物;持续监测31个点位负氧离子个数,进一步了解掌握老山景区内负氧离子浓度分布情况;开展系列科普宣讲研学公益活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的利用,更好地利用监测成果为老山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专业意见,持续推进老山生态管护工作,助力南京‘物种宝库’不断上新。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老山生物资源,探索发展自然观赏产业,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珍珠泉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说。

夏日的北京密云水库草木丰茂,碧波荡漾。放眼望去,大坝巍峨,水面辽阔;侧耳倾听,声声鸟鸣此起彼伏。

“你看,半空盘旋的是苍鹭,展翅掠过水面的是鸬鹚。”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副所长王群说。

“2月23日,我们巡视发现第一批苍鹭大约60余只飞抵密云水库鸟岛,拉开了候鸟回归的序幕。”王群说,“目前密云水库已迎来万余只北归候鸟。”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进入6月以来,几乎每天的黎明时分,库区都有上千只鸟儿在天空翱翔,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位于北京城东北70余公里的密云水库,建成于1960年9月,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称。水库最高水位水面面积达188平方公里,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最大库容量为43.75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密云水库建成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水库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近90%。

密云水库是我国境内候鸟迁徙路线上一个重要的栖息点。密云水库鸟岛上的苍鹭。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

近年来,密云水库管理处在水库一级保护区沿线等地建设358公里围网,实现了库区的全封闭管理;在进入库区主要道路入口设立6处管理站,对库区实施24小时值守;对所辖5.6万亩水源涵养林开展抚育及修剪,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年均出动保洁船8000余船次,保洁人员28000余人次,实施水面清漂和封闭围网以内岸坡的保洁。经过卓有成效的水源保护工作,密云水库水质多年保持地表水二类标准。

位于华北北部燕山群山之中的密云水库,正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近年来,随着库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地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鸟儿成了这里的“常客”。

2018年11月8日下午,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人员王志义像平时一样巡视到密云水库南侧与潮白河交界处时,几只大鸟忽然从天空中轻盈地降落,在清浅的滩涂里觅食。他用长焦镜头拉近一看,居然是濒危珍禽——黑鹳。“1、2、3……20!”他数了数大约有20只,除了嘴部鲜红的成年黑鹳之外,还有好几只身材娇小、嘴部呈浅灰色的幼鸟。黑鹳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全球仅有3000多只!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密云水库库区监测记录到的鸟类由2020年的190种增加到了235种,4年累计增加45种,不仅涵盖苍鹭、白鹭、骨顶鸡、赤麻鸭、北红尾鸲等密云地区常见鸟类,还记录了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等1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3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啁啁啾啾……”刚到鸟岛AI观测点,鸟鸣声就清晰入耳。位于密云水库西南部的鸟岛,占地165亩,鸟巢分布83亩。抬头望去,只见成群的苍鹭、鸬鹚、大白鹭在空中自由飞翔。

“鸟岛位于水库内湖水域,是全年禁捕区。这里地理位置特别好,林深树密,四面环水,地势低洼,而且渔业资源丰富,是鸟类栖息繁衍的绝佳场所。”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内湖站站长赵铭靓介绍,“目前鸟岛上共有2600多个鸟巢,成鸟及幼鸟数量5000余只。”

出现在密云水库的迁徙候鸟主要分为3类: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当前鸟岛上数量较多的苍鹭、鸬鹚等就属于夏候鸟,它们会在鸟岛上择枝筑巢,交配、繁殖,等到8月底才会陆续离开。而白枕鹤、丹顶鹤、大天鹅等鸟类,会稍事休息、补充体力后继续向北方迁徙,寻找适宜的繁殖地。

“今年3月初,在太师屯镇小漕村鸟类栖息地生态功能提样区内,通过鸟类AI智能监测系统,我们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和大鸨‘结伴而行’的唯美景观。其中丹顶鹤更是近十年来密云地区首次发现记录。”王群告诉记者,“近年来,密云水库管理处相继设立了13个鸟类监测样点,采取多种形式动态监测、调查水库水鸟群落结构变化。鸟岛是重点巡视区域,候鸟大部队到来之后,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来观察和记录。”

为做好库区重点观测区域和重点物种的资源调查,密云水库管理处多措并举,建立了物种本底资源数据库,开展水库水生态保护与成果展,建立密云水库流域鸟类重要栖息地质量评估体系等。随着蓄水量的持续上涨,密云水库管理处采取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展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累计清除枯死木5万余株,浅水区恢复和重建湿地400亩,同时种植水生植物,保持密云水库生物多样性。如今,密云水库库周滩涂的面积急速扩大,库区、上游入库河流及周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丰富,生态环境趋于原始,越来越多过境北京的候鸟,来到这里栖息繁衍。

杭州之美,美在山水人文。不论山水还是人文,都离不开古树名木的装点。

从天目山脉的天目铁木,到云栖竹径的千年古枫香,再到西子湖畔的悬铃木……杭州的古树名木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截至2023年底,杭州城区共有古树名木1242株,包括一级古树88株、二级古树120株、三级古树1029株、名木5株。

如何保护好这些“会呼吸的文物”?杭州推出科学保护、数字赋能等创新举措,为生动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底蕴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树一档”,实施整体性科学保护

五云山上,一株近1500年的古银杏树历经风雨沧桑,依旧傲然耸立;云栖竹径,层林深处,4株千年古枫香树雄姿挺拔,守护着静谧山林。

云栖竹径的古枫香树。

“在杭州,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气质各异。保护这些古树名木,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策,不然就有可能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楼晓明说。

“保护古树名木,首先要摸清底数。”楼晓明介绍,自2020年起,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城区在册古树名木资源开展调查,对城市古树名木的立地条件,树体外部形态、健康程度等进行“体检”,量身定制“一树一档”。同时,持续开展古树名木普查与新增古树名木认定工作,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在此基础上,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推出了因地制宜、科学保护的务实举措。针对部分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积极实施保护复壮工程。2020年至2023年,已累计完成173株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工作,并逐步摸索出一套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的规范流程。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园林绿化处四级调研员钱桦介绍:“保护古树名木,不仅要让这些‘绿色瑰宝’自然存活,还要将其作为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建设,杭州城区目前已有6处各具特色的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以2024年新认定的杭州吴山香樟古树文化公园为例,公园面积约54公顷,登山环顾,满目尽是古老苍郁的市树香樟,更有630年树龄的龙柏。杭州云栖竹径枫香古树文化公园、杭州植物园香樟古树文化公园等古树群落见证历史变迁,融入日常生活,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乐趣。

天目山路留下段路旁的古樟树。

智慧赋能,让古树名木保护提质升级

如何通过新技术应用让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更加智慧、便捷、高效?

“小平台”,蕴藏“大能量”。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开发建设了杭州智慧园林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杭州智慧园林综合管理平台中的古树名木管理子平台,杭州城区古树名木“尽在掌握”。其中,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库可查询古树名木的保护级别、责任单位、树种类型、养护单位等信息,也可以通过地图定位即时查看古树名木的位置信息;“古树名木一张图”则由类型统计、科属统计、古树体检等模块组成,便于管理者从宏观上掌握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及属性信息,针对单株情况,可看到古树编号、科属名、地点、树龄、经纬度、环境及细节图、土壤条件等。

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主任吴海霞介绍,杭州正积极探索数字化场景创新。除了古树名木管理子平台外,杭州还推出了“古树智检”巡查养护作业系统前端小程序与后台管理系统,让一线工作人员在指尖就能精确定位古树,定期对古树周边的环境、生长情况及保护状况开展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并结合现场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及时采取保护、复壮等科学措施,实现“树树有档案、棵棵有人管”。

具体而言,前端小程序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对古树名木的闭环管理,并充分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待巡检树木准确定位、直观展示,便于巡查员随时记录问题,促进管养联动;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多端互联,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实现不同角色间的任务协同,又可以与前端小程序实现数据同步和共享,提高巡查工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杭州还引进物联网保护技术对古树试点构建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共布置安装白蚁监测点209个。利用物联监测技术,在古树名木遭遇蚁害时,系统可自动发出警报,显示相关位置,提醒养护人员及时前往蚁害具体地点进行处理。依托系统实时监测,初始、有蚁、灭杀中、已灭杀等不同工作状态都能直观显示。

多措并举,营造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在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湖光山色相呼应,沿路可见111株古树。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好古树名木?多年来,杭州走出了一条涵盖法规、导则及规划的全方位保护之路。

2022年8月,《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决定》通过,明确古树名木属地责任,要求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设立保护标志和划定保护范围,市和区、县(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古树名木数字化档案;2024年2月,《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将树龄在80年及以上、不满100年的树木列为“古树后续资源”,一并纳入保护范围,有效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害古树后续资源的情况。

同时,为了让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有据可循,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从土壤检测与改良、排水设施、树洞保护、地表处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出发,编制完成《杭州市城市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技术导则》,于2023年1月发布实施。

正值暑期,在“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景区,一群儿童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身旁的古树名木,一边聆听专业老师的讲解,一边对古黑松、古羽毛枫、古广玉兰啧啧称奇……这是由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举办的杭州市古树名木保护City Walk(城市漫步)探索之旅公益研学系列活动之一。目前,杭州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宣传,在线上,通过“绿色家园”等小程序吸引公众参与古树保护;在线下,通过古树名木主题展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绿护绿氛围。

“作为同时管理园林与文物的政府机构,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设置就彰显了杭州推动园林与文物共同繁荣的决心。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法治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高小辉表示,“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杭州将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让古树长青。”

继“村晚”“村超”“村BA”之后,眼下,建在茶园里、山野间、水库旁、矿坑中的“村咖”,正在成为一股新时尚。

在江苏,核心景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左右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就有15家咖啡店;苏州太湖生态岛上,最近两个月内连开10多家咖啡店,岛上集聚的150多家“村咖”,有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店,不少人为一杯咖啡到村里打卡。进入暑期旅游旺季,一些生意好的“村咖”,单日营业额能达到七八万元,赚足了人气和收益。

作为城市标配的咖啡店为何在乡村兴起?这一杯小小“村咖”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扎堆开业的“村咖”,能否“长红”?记者前往省内多个地方进行探访。

感受松弛乡野,年轻人爱上“村咖”

盛夏7月,走进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的仙木里咖啡店,一股清新感扑面而来。这间近300平方米的“村咖”,室外落地窗以桃树老桩作为搭配,内部空间则在墙面、楼梯等处配合有桃树枝丫、花瓣元素,处处流淌着桃乡特色。流理台前,主理人陈婉婷熟练地忙碌着,研磨、预热、注水、搅拌……不一会儿,一杯“山南桃果香”就做好了。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仙木里咖啡。(受访者供图)

“咖啡香混合着蜜桃甜,口味很新颖。”接过咖啡,25岁的上海游客陈莹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立刻向身边的闺蜜“安利”(即推荐)。“不同于在城市的商务感,在宁静村落间品一口咖啡,不要太惬意!”正值阳山水蜜桃采摘季,陈莹利用闲暇时间与闺蜜前来游玩,特地慕名前来打卡仙木里咖啡店。“咖啡+美景,在乡村也可以很City!”临走前,她把此行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老板,请问‘小川藏线’怎么走?”“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看到东山林场后左拐就到了。”寒来暑往,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幕间咖啡店上演。幕间咖啡地处南京佘村,附近长达8.5公里的“小川藏线”是一条贯穿青龙山的盘山公路,佘村水库、竹林等点缀在线路两侧,成为骑行热门线路。2020年11月,一位爱好骑行的90后江西小伙,在骑行“小川藏线”后留了下来,就地开了这间以骑行文化为主题的“村咖”,吸引不少骑友慕名前来打卡。如今,每年为佘村引来上万人次游客。

“无论骑行团、摄影爱好者还是游客,来喝‘村咖’的,大多数是18—35岁的城市年轻人。应该说,他们并非都爱好喝咖啡,而是喜欢到这里喝咖啡,因为‘村咖’可以给人带来新奇又独特的体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王方认为,松弛感的满足和对乡野的向往,是不少年轻人喜爱“村咖”的理由。

用一个个超乎想象的新场景,把原本独属于城市的咖啡店完美地融入乡村肌理,正在成为乡村咖啡馆共同的追求。比如,在社交平台上火爆的浙江安吉瀑布咖啡,巧妙地将山野的天然瀑布美景与咖啡屋结合打造成一个小型景区,原本功能较为单一的咖啡馆变身为一处可露营、玩水、交谈、观景的多功能场所。诞生在苏州西山缥缈峰下堂里古村的湖与咖啡店,将碧螺春茶融入咖啡,调制出一杯备受追捧的“西山拿铁”,口感十分独特。扬州市泰安镇金湾村的“半逻小筑”,不仅是咖啡店,还是开在稻田里的书店、乡村文化和非遗体验场所。眼下,荷花开得正盛,店家研制了莲藕拿铁,还在乌篷船上免费教大家制作绒花胸针。

屋内阵阵咖啡香,屋外传来虫鸣,眼前是氛围感十足的瀑布雨幕……一间“村咖”,成为不少年轻人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半逻小筑”主理人章栎告诉记者,开业两年多来,从外地专程来打卡的年轻游客很多,去年“五一”假期,曾有一位大学生,一路辗转换乘公交车、共享单车、出租车,专程来店里喝咖啡做手工。

“村咖”兴起,带来乡村新活力

一缕“咖啡香”,盘活了乡村沉寂的闲置资产,激活了村子的业态,咖啡不仅成为人与空间连接的新载体、新媒介,还成为村子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意想不到的是,“村咖”火了,各路创客带着创意和资金涌向乡村,催生出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坎上村原本十分闭塞,几年前,苏州环太湖大道修通,让这个小村庄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村前的丽波湾,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太湖美景,也是每年冬天西伯利亚小天鹅到太湖过冬的栖息之地。”作为太湖渔民后代,4年前,85后姑娘金瑜回到村里开出一间名为“舶来”的咖啡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坎上村里的首家咖啡店,生意火爆,旺季店内一座难求。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坎上村。(供图:吴太宣)

“舶来”的红火,吸引村里不少年轻人一个个回来创业。这两年,坎上村的咖啡馆及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多的时候,一条仅500米长的路上开出10多家店。白色简约的房子、圆拱形落地窗,这些咖啡店几乎清一色的地中海式风格,成为苏州太湖边上的网红打卡地。

苏州的大部分“村咖”,集中在太湖沿线的村庄里,其中又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最。如今,太湖生态岛上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村咖”集群。今年3月底举办的“奔岛计划”暨太湖村咖节,岛上50多家咖啡馆主理人和岛外的咖啡达人、博主、咖啡爱好者齐聚一堂,以“咖”会友,吸引了大量游客。有当地居民表示,以往这个时候,岛上随处都是采茶卖茶的客人,而今年,咖啡和茶“撞个满怀”,让岛上的人气更旺了。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Lim咖啡。(供图:吴太宣)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镇长王寅平认为,作为太湖生态岛上农、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村咖”正在改变生态岛以往给人的传统印象,吸引更多人群到来的同时,也为当地吸引了更多优质品牌落户。以“村咖”为支点,他们正在努力挖掘乡村文旅的更多潜力,同时,配套更多政策和服务助力返乡青年创新创业。

同样的变化,也在佘村发生着。“刚到村里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料到,原来一个消费场景匮乏、连外卖都送不进来的小山村,如今年游客接待量已经近50万人次。”佘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敏说,尤其随着咖啡等新业态的不断注入,佘村有了“3个60%”的变化——村里60%游客是年轻人、60%业态是新业态,游客中60%是消费群体。随之而来的,是村里闲置资产、房屋的盘活,村集体经济收益的提升。

警惕“千村一面”,“村咖”如何走得更远

“我从网络平台上发现这家店,这次过来居然扑了个空。”7月12日,游客张钰趁着周末从安徽带着家人来到南京某“村咖”,得知店铺已经歇业两个月后,难掩失落。

旺季往往能卖出数百杯,而淡季只能卖出十几杯甚至个位数,有些“村咖”所在景区尚在运营之初,人气提升乏力,一些费尽心思打造的店铺还未创造经济效益就草草收场。如何避免“村咖”昙花一现?

为应对客流“潮汐现象”等运营难题,“村咖”们也在积极突围。采访中,不少店家表示,在周一至周四客源少的时候,他们会将闲置空间出租。比如,将空间和客位租给顾客办沙龙、过生日等,店里可以提供简餐服务。“客户在租用过程中,有时也会转化成未来客源。”金瑜感触很深,随着不少村子周边文旅业态越发丰富,咖啡馆数量的增多,店内客流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面对同质化竞争,永远要创新,永远要走在前面。”

“村咖”想要实现长红,村子的引导和支持不可缺位。随着一间间“村咖”火起来,王敏敏锐地从中感受到新业态带给村子机遇,她带着村两委,将散落在村里的集体资产梳理后对外招租,给予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强统筹引导,事无巨细地和来到村里创业的店家积极沟通设计、装修、经营等事务,让每一家店的主题都有所不同,避免同质化竞争。“我们还会根据店主的爱好和风格,给出针对性建议,帮助店主在村里发挥最大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王敏说。

“这些店铺都不是随意落地的,街道会对每一个主理人及其经营理念进行考察,对房屋改造、设计方案也会整体把关,确保店铺风格与整个村庄协调,而不是将城市已有的业态直接照搬到乡村。”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华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说,在响堂村,每家咖啡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栀咖啡与栀子花产业结合,不空咖啡除了做咖啡,还有文创、研学项目,回艺Space有非遗手作,村宴除了餐饮和稻田咖啡,还可以举行会议、婚礼。看似都是咖啡,却美得各不相同。如今,响堂还通过“艺术展+咖啡”“音乐会+咖啡”等形式,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更多可选择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有一些“村咖”存在同质化或过度商业化问题。“这本身是市场行为,会逐渐经过优胜劣汰的过程。但也提醒我们,在引进‘村咖’之初,就要进行总体规划。”王方建议,要重视“村咖”这一文化空间载体功能,除了喝咖啡,还可以提升其社交、艺术展示等功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从多方面提升内涵。

王方表示,也要清醒认识到,并非所有乡村都适合开咖啡店,咖啡店和焕发村落活力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发展“村咖”应因地制宜,要警惕“千村一面”和盲目复制。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入伏后的江苏热浪翻卷,在景区游玩时买一支带有景区元素的文创雪糕,以其为前景拍一张打卡照片,是很多游客夏日出行的“标配”。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去年仅文创雪糕就卖出近600万元,成为园区上千种文创产品中销售额最高的单品。从这支凉爽的雪糕里,我们一窥文旅消费之变。

7月19日上午10时,瘦西湖风景区的二十四桥便利店,门前几架遮阳伞下坐满了人,店旁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Q版雪糕形支架,店内几名店员正在为挑选文创雪糕的游客作介绍。记者看到,便利店靠窗的冰箱中,文创雪糕自占一隅,单价均为18元。牛奶口味的五亭桥文创雪糕采用绿色包装,每支80克,上有“瘦西湖”字样。大运河系列文创雪糕采用白色与橘色调包装,每支65克,采用更“耐玩”的盲盒形式。大运河系列雪糕全系列包括4种口味4种造型:抹茶味的栖灵塔好运冰淇淋、草莓味的东关古渡大运冰淇淋、巧克力味的文昌阁福运冰淇淋和海盐味的行运冰淇淋。除了冰淇淋主体造型,棒签上还有另一份巧思:层层叠叠的白云图案和“扬州好地方”五个字。

“瘦西湖景区内售卖的文创雪糕有五亭桥款和大运河系列,样式都是扬州标志性建筑。”扬州全域旅游有限公司商品中心主管杨莹莹介绍,“2020年,景区受疫情影响较大,我们想从其他方面拉动消费,当时也正值国家提倡发展夜经济。多重契机之下,我们在端午节于景区东门夜市推出这款五亭桥文创雪糕,没想到成了爆款。”2022年,团队策划进一步丰富雪糕样式推出大运河系列。疫情结束后,旅游业迅速复苏,瘦西湖的文创雪糕卖得更加火热。去年,瘦西湖风景区光这两款雪糕就共卖出30多万支、近600万元,利润额约300万元。

文创雪糕已经“火”了好几年。北京故宫、上海迪士尼等推出的“嫁接”景区元素的文创雪糕,无不成为“爆款”。当年就曾引发文创雪糕能否“红下去”的争议,现在看,这支雪糕不仅没有“过气”,而且热度依旧,仅省内就有几十家景区推出文创雪糕。为什么游客对文创雪糕的接受度高?杨莹莹团队调研发现,一方面因为游客在食品上比较舍得花钱,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创雪糕的社交属性强。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很多旅行笔记中的景区打卡照已从剪刀手变成“文创雪糕+对应场景”。此外,文创雪糕等旅游食品文创的售卖场景一般就在景区,能给游客更为沉浸的文旅消费体验。“以瘦西湖风景区推出文创雪糕为例,这些样式都是大运河两岸的历史遗存,拥有超高辨识度,拍出的照片也仪式感满满,能够满足大家的社交需求。”杨莹莹说。

文创雪糕是国内“舌尖上的文创”火爆的一个缩影。沈阳故宫的乳酪包、浙江绍兴的黄酒奶茶、宿迁洋河的白酒雪糕……细看旅游市场,多地立足本地特色发力食品文创,通过创新和功能延伸还推出各种新玩法。仅就雪糕而言,出现如两片杭州西湖“断桥相会”雪糕可合在一起、莫高窟文创雪糕的木柄就是一枚九色鹿书签等创意,有些产品甚至还具有收藏属性。

瘦西湖风景区也在进行新的文创尝试。“绿杨春是扬州特色茶,我们正与仪征一家茶厂合作打造新式茶饮。”杨莹莹介绍,瘦西湖绿杨春茶体验馆推出绿杨春系列茶饮,包括翠芽、明清、捺山飘雪等口味。“对景区来说,文创食品单价低、亲民,是拉动二次消费很好的手段;对地方来说,一些本土文化和特产也同时得以推广。”

就瘦西湖风景区而言,门票经济早已不是其主攻方向。近些年,景区通过夜游、夜市等多样化方式拉动二次消费,文创就是其中一种。2016年以前,瘦西湖风景区内的餐饮主要为关东煮、珍珠奶茶等。经过调研,景区决定将边角空间改为文创店,实行“一店一品”,每个店主打商品各不相同。记者来到中国邮政与瘦西湖合作打造的一间文创店,1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冰箱贴、书签、手账本、折扇、剪纸、印章、钥匙扣等商品琳琅满目,将四面围墙和展架放得满满当当。“这是邮驿特色店,目前这样的店面共有20多个。”杨莹莹介绍,2016年以来,团队开发的文创产品有上千款,从这些精巧有趣的产品里,他们也窥见文旅消费的变迁轨迹,即出门在外的游客更倾向于在特色产品上进行小额消费。2023年,瘦西湖风景区便利店销售额约4000万元,其中文创产品营业额约2600万元。

而包装精致、有景区元素的食品文创,正契合当下游客的文旅消费习惯,这正是景区文创的商机所在。就食品文创而言,杨莹莹也有自己的担忧——文创雪糕的生命周期短,易出现同质化、造成审美疲劳,有些景区的雪糕也因高价而遭到非议。“做好食品文创要注重四点,即保障食品安全、口味好且独到、设计美观好玩、讲好IP故事。”杨莹莹认为,食品文创归根到底还要聚焦产品与品牌价值的提升,“当前游客缺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消费欲望,多数游客都愿意为优质文创产品买单,这就需要让雪糕等文创拥有IP价值,从长远看,开发有创意和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将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强化景区IP,反过来扩大景区自身的影响力。”

夏日炎炎,你会带着你的爱宠去哪儿遛?近年来,“宠物友好”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中尤以购物中心、房地产社区等商业场所的宣传文案中最为突出,而商业无疑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的嗅觉。《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

“它经济”崛起背后反映了人类情感的需求和寄托。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开始向宠物友好的道路探索,同时宠物产业上下游也日趋丰富、壮大,似“一匹黑马”闯入经济新赛道。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

如今,消费者去商场的目的已从单纯的购物转变成体验型消费,而宠物已成为商场主题建构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日,南京首家双向宠物友好商场景枫中心迎来了8周年庆,并正式升级为全国首家“宠物更友好商场”。7月17日下午,记者看到景枫中心户外广场上,布置了饶有趣味的欢迎装饰与扭扭气模,现场有不少养宠人士正带着爱宠拍照打卡。

走进商场内部,一些狗主人用牵引绳拉着小狗漫步,也有顾客推了满满一车的宠物遛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位于商场一楼的客户满意中心旁边,同步设置了宠物满意中心,里面不仅有宠物推车、宠物饮用水,还准备了一次性尿垫、除便袋、牵引绳、除味剂等,其中除了宠物推车需交押金租借外,现场所有宠物用品均可免费使用。另外,顾客还能前往客户满意中心柜台,扫码领取写有“好狗”“好猫”的小红花给自家毛孩子戴上。

“这里又能逛街又能遛狗,所有店铺狗狗都能进入,一些餐厅还贴着欢迎小狗的海报,养狗人士真的觉得很暖心。”家住附近的市民徐女士说,自家毛孩子两岁多了,平时也想多带它出来进行社会化训练。宠物在这边饮水休息都很方便,商场服务人员和路人对小狗的态度也都很好,自己几乎每天都来。

除了视觉标识、基础硬件、行为细则等宠物友好型商场的显性体现外,主题营销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宠物友好理念传播方式。商场有关负责人朱经理介绍,景枫与本地救助机构合作,帮流浪动物找到新家,目前“家猫寻人启事领养大会”品牌活动已经办了6期;由景枫发起的线上宠物墓地“天使小狗”,也入驻了232只天使小猫(小狗),成为宠物主人们寄托哀思的港湾。此外,商场的公众号和宠物社群,也会定期分享信息,组织宠物社交聚会活动。

“我们希望将宠物友好融入商场运营的每一个细节。”朱经理说,打造宠物友好型商场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过程。宠物友好型商场正在从空间、商户、服务、活动运营等方方面面,建立起人与宠物“双向友好”的良性商业环境。据了解,7月5日至7月9日,景枫8周年庆期间销售超1.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0.9%;客流达46万人,比去年同期上涨14.8%,单日客流超过12万人,线上曝光突破2500万。

“宠物+”触发消费新场景

如今宠物主对待宠物的思维逐渐从“主从关系”向“家人、朋友”的角色转变,他们对于宠物友好型空间的需求,使得餐饮、住宿、景区等消费场所也逐渐向宠物敞开。通过大众点评APP搜索“宠物友好店”,记者发现除去宠物相关的宠物店、医院外,一些带有宠物友好标识的餐厅、咖啡厅、酒店越发受到铲屎官们的青睐和推荐。

位于南京建邺区乐基广场的STRONGTUTU·强壮的土土,是一间以西高地犬为主题的宠物友好餐厅,也是本地乃至周边地区宠物主人们喜爱的休闲去处。门店由餐馆和宠物用品店两部分组成,店内免费提供推车,同时出售土土的文创、各类宠物玩具、服饰和零食。进入餐厅的宠物需乘坐手推车,携宠人士与非携宠人士分区入座。店主曾表示,希望将门店打造为一个集情感和美食于一体的生活场所,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与宠物共享快乐时光。

随着携宠自驾游成为不少人的旅行新方式,不少景区开始对宠物开放,对于宠物主而言,能携宠物入住的酒店显然更受欢迎。“去哪儿”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平台上“可带宠物”“宠物友好”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猛涨3倍,截至6月份,相关酒店民宿预订量同比翻了一番。业内人士认为,酒店可以针对宠物及宠物主人的需求,去发掘酒店新的细分市场,如遛狗、宠物护理、宠物食品等收费项目,可能带来额外收益。

宠物友好也成为一些品牌的“流量密码”。星巴克的宠物友好店,不仅会在户外区域设置宠物食盆和牵引绳挂钩,店内还为宠物提供隐藏款菜单,其宠物奶油杯“爪布奇诺”广受宠物喜爱,一些顾客会专门携宠前来打卡。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认为,人与宠物的和谐相处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宠物友好设施及场景的打造,不仅增加了遛宠选择,也促进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业态的消费。

不过,宠物友好概念要真正落地并不容易,也有人表达了对宠物可能带来的安全与卫生问题的担忧。有些人天生怕狗、有些人对宠物毛发过敏,宠物的排泄物也会给餐饮、商场等空间的日常运营增加额外成本。宠物友好追求的是人与宠物的双向友好,在朱经理看来,这一方面对商场的精细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养宠人和非养宠人之间互相理解,前者要遵循相关规定文明养宠,后者也要对宠物多一些尊重和耐心。

小宠物“牵出”大产业

“它经济”不仅玩出了消费“新场景”,也在积极与产业“握爪”,逐渐生长出一条愈发丰富的产业链,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经济“新动能”。

在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的江苏华晖宠物食品项目建设现场,塔吊、商砼运输车等大型机械正紧张有序开展作业,工人们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一期的厂房已经封顶,目前正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运营。”江苏华晖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凯旺说,作为宿豫区列市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6亿元。

聚焦“小宠物”,布局“大产业”,宠物食品企业纷纷抓住发展“黄金期”,在这一细分赛道上塑造国产品牌的竞争力。猫薄荷饼干、金瓜鸡肉湿粮、烘焙鸡胸肉干……在江苏益和宠物用品有限公司,一台台生产机器高速运转,生产出品类丰富的宠物食品,通过质检后,将被销往世界各地。“我们研发的植物猫砂,粉尘量少、气味清新,更有利于猫的健康,也解决了猫尿气味难闻的痛点,很受市场欢迎。”益和董事长施立平告诉记者。猫砂研发“含金量”能有多大?该企业从32种原材料中遴选出一种谷物原料,猫砂工厂中不允许出现一克豌豆纤维,此外,还在生产中独创了专利SHMFMS纤维改性工艺,使得产品除氨率达到了99.2%。研发高投入带来市场高回报,仅这一项产品就“斩获”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青睐。据悉,去年,企业销售额达到4.7亿元,今年企业将目标定在7.5亿元,并将积极扩充宠物保健品、主食冻干产能。

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宠物赛道养出一头“独角兽”。4年前,南京朗博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率先在宠物医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当年公司研发的复方甘草酸苷片上市,成为国内首款合规宠物肝脏用药,打破了该领域国产药的空白,去年,企业营收达到5000万元。

除了生物医药,从智能喂食器、宠物烘干箱到智能饮水机、智能铲屎机,宠物产业也在向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靠近。在我国宠物饲养人群观念的调查中,近八成的宠物主人把他们的宠物视作“孩子”或“亲人”。健康化、情感化,是未来宠物行业的发展方向,业内认为,现代年轻人对宠物产生的情感深度连接,将在日益完善的宠物产业链上引发连锁反应,“宠物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市场的“一匹黑马”,从“小众”赛道跑进一片产业“高地”。

继“村晚”“村超”“村BA”之后,眼下,建在茶园里、山野间、水库旁、矿坑中的“村咖”,正在成为一股新时尚。

在江苏,核心景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左右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就有15家咖啡店;苏州太湖生态岛上,最近两个月内连开10多家咖啡店,岛上集聚的150多家“村咖”,有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店,不少人为一杯咖啡到村里打卡。进入暑期旅游旺季,一些生意好的“村咖”,单日营业额能达到七八万元,赚足了人气和收益。

作为城市标配的咖啡店为何在乡村兴起?这一杯小小“村咖”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扎堆开业的“村咖”,能否“长红”?记者前往省内多个地方进行探访。

感受松弛乡野,年轻人爱上“村咖”

盛夏7月,走进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的仙木里咖啡店,一股清新感扑面而来。这间近300平方米的“村咖”,室外落地窗以桃树老桩作为搭配,内部空间则在墙面、楼梯等处配合有桃树枝丫、花瓣元素,处处流淌着桃乡特色。流理台前,主理人陈婉婷熟练地忙碌着,研磨、预热、注水、搅拌……不一会儿,一杯“山南桃果香”就做好了。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仙木里咖啡。(受访者供图)

“咖啡香混合着蜜桃甜,口味很新颖。”接过咖啡,25岁的上海游客陈莹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立刻向身边的闺蜜“安利”(即推荐)。“不同于在城市的商务感,在宁静村落间品一口咖啡,不要太惬意!”正值阳山水蜜桃采摘季,陈莹利用闲暇时间与闺蜜前来游玩,特地慕名前来打卡仙木里咖啡店。“咖啡+美景,在乡村也可以很City!”临走前,她把此行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老板,请问‘小川藏线’怎么走?”“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看到东山林场后左拐就到了。”寒来暑往,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幕间咖啡店上演。幕间咖啡地处南京佘村,附近长达8.5公里的“小川藏线”是一条贯穿青龙山的盘山公路,佘村水库、竹林等点缀在线路两侧,成为骑行热门线路。2020年11月,一位爱好骑行的90后江西小伙,在骑行“小川藏线”后留了下来,就地开了这间以骑行文化为主题的“村咖”,吸引不少骑友慕名前来打卡。如今,每年为佘村引来上万人次游客。

“无论骑行团、摄影爱好者还是游客,来喝‘村咖’的,大多数是18—35岁的城市年轻人。应该说,他们并非都爱好喝咖啡,而是喜欢到这里喝咖啡,因为‘村咖’可以给人带来新奇又独特的体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王方认为,松弛感的满足和对乡野的向往,是不少年轻人喜爱“村咖”的理由。

用一个个超乎想象的新场景,把原本独属于城市的咖啡店完美地融入乡村肌理,正在成为乡村咖啡馆共同的追求。比如,在社交平台上火爆的浙江安吉瀑布咖啡,巧妙地将山野的天然瀑布美景与咖啡屋结合打造成一个小型景区,原本功能较为单一的咖啡馆变身为一处可露营、玩水、交谈、观景的多功能场所。诞生在苏州西山缥缈峰下堂里古村的湖与咖啡店,将碧螺春茶融入咖啡,调制出一杯备受追捧的“西山拿铁”,口感十分独特。扬州市泰安镇金湾村的“半逻小筑”,不仅是咖啡店,还是开在稻田里的书店、乡村文化和非遗体验场所。眼下,荷花开得正盛,店家研制了莲藕拿铁,还在乌篷船上免费教大家制作绒花胸针。

屋内阵阵咖啡香,屋外传来虫鸣,眼前是氛围感十足的瀑布雨幕……一间“村咖”,成为不少年轻人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半逻小筑”主理人章栎告诉记者,开业两年多来,从外地专程来打卡的年轻游客很多,去年“五一”假期,曾有一位大学生,一路辗转换乘公交车、共享单车、出租车,专程来店里喝咖啡做手工。

“村咖”兴起,带来乡村新活力

一缕“咖啡香”,盘活了乡村沉寂的闲置资产,激活了村子的业态,咖啡不仅成为人与空间连接的新载体、新媒介,还成为村子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意想不到的是,“村咖”火了,各路创客带着创意和资金涌向乡村,催生出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坎上村原本十分闭塞,几年前,苏州环太湖大道修通,让这个小村庄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村前的丽波湾,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太湖美景,也是每年冬天西伯利亚小天鹅到太湖过冬的栖息之地。”作为太湖渔民后代,4年前,85后姑娘金瑜回到村里开出一间名为“舶来”的咖啡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坎上村里的首家咖啡店,生意火爆,旺季店内一座难求。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坎上村。(供图:吴太宣)

“舶来”的红火,吸引村里不少年轻人一个个回来创业。这两年,坎上村的咖啡馆及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多的时候,一条仅500米长的路上开出10多家店。白色简约的房子、圆拱形落地窗,这些咖啡店几乎清一色的地中海式风格,成为苏州太湖边上的网红打卡地。

苏州的大部分“村咖”,集中在太湖沿线的村庄里,其中又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最。如今,太湖生态岛上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村咖”集群。今年3月底举办的“奔岛计划”暨太湖村咖节,岛上50多家咖啡馆主理人和岛外的咖啡达人、博主、咖啡爱好者齐聚一堂,以“咖”会友,吸引了大量游客。有当地居民表示,以往这个时候,岛上随处都是采茶卖茶的客人,而今年,咖啡和茶“撞个满怀”,让岛上的人气更旺了。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Lim咖啡。(供图:吴太宣)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镇长王寅平认为,作为太湖生态岛上农、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村咖”正在改变生态岛以往给人的传统印象,吸引更多人群到来的同时,也为当地吸引了更多优质品牌落户。以“村咖”为支点,他们正在努力挖掘乡村文旅的更多潜力,同时,配套更多政策和服务助力返乡青年创新创业。

同样的变化,也在佘村发生着。“刚到村里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料到,原来一个消费场景匮乏、连外卖都送不进来的小山村,如今年游客接待量已经近50万人次。”佘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敏说,尤其随着咖啡等新业态的不断注入,佘村有了“3个60%”的变化——村里60%游客是年轻人、60%业态是新业态,游客中60%是消费群体。随之而来的,是村里闲置资产、房屋的盘活,村集体经济收益的提升。

警惕“千村一面”,“村咖”如何走得更远

“我从网络平台上发现这家店,这次过来居然扑了个空。”7月12日,游客张钰趁着周末从安徽带着家人来到南京某“村咖”,得知店铺已经歇业两个月后,难掩失落。

旺季往往能卖出数百杯,而淡季只能卖出十几杯甚至个位数,有些“村咖”所在景区尚在运营之初,人气提升乏力,一些费尽心思打造的店铺还未创造经济效益就草草收场。如何避免“村咖”昙花一现?

为应对客流“潮汐现象”等运营难题,“村咖”们也在积极突围。采访中,不少店家表示,在周一至周四客源少的时候,他们会将闲置空间出租。比如,将空间和客位租给顾客办沙龙、过生日等,店里可以提供简餐服务。“客户在租用过程中,有时也会转化成未来客源。”金瑜感触很深,随着不少村子周边文旅业态越发丰富,咖啡馆数量的增多,店内客流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面对同质化竞争,永远要创新,永远要走在前面。”

“村咖”想要实现长红,村子的引导和支持不可缺位。随着一间间“村咖”火起来,王敏敏锐地从中感受到新业态带给村子机遇,她带着村两委,将散落在村里的集体资产梳理后对外招租,给予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强统筹引导,事无巨细地和来到村里创业的店家积极沟通设计、装修、经营等事务,让每一家店的主题都有所不同,避免同质化竞争。“我们还会根据店主的爱好和风格,给出针对性建议,帮助店主在村里发挥最大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王敏说。

“这些店铺都不是随意落地的,街道会对每一个主理人及其经营理念进行考察,对房屋改造、设计方案也会整体把关,确保店铺风格与整个村庄协调,而不是将城市已有的业态直接照搬到乡村。”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华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说,在响堂村,每家咖啡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栀咖啡与栀子花产业结合,不空咖啡除了做咖啡,还有文创、研学项目,回艺Space有非遗手作,村宴除了餐饮和稻田咖啡,还可以举行会议、婚礼。看似都是咖啡,却美得各不相同。如今,响堂还通过“艺术展+咖啡”“音乐会+咖啡”等形式,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更多可选择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有一些“村咖”存在同质化或过度商业化问题。“这本身是市场行为,会逐渐经过优胜劣汰的过程。但也提醒我们,在引进‘村咖’之初,就要进行总体规划。”王方建议,要重视“村咖”这一文化空间载体功能,除了喝咖啡,还可以提升其社交、艺术展示等功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从多方面提升内涵。

王方表示,也要清醒认识到,并非所有乡村都适合开咖啡店,咖啡店和焕发村落活力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发展“村咖”应因地制宜,要警惕“千村一面”和盲目复制。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入伏后的江苏热浪翻卷,在景区游玩时买一支带有景区元素的文创雪糕,以其为前景拍一张打卡照片,是很多游客夏日出行的“标配”。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去年仅文创雪糕就卖出近600万元,成为园区上千种文创产品中销售额最高的单品。从这支凉爽的雪糕里,我们一窥文旅消费之变。

7月19日上午10时,瘦西湖风景区的二十四桥便利店,门前几架遮阳伞下坐满了人,店旁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Q版雪糕形支架,店内几名店员正在为挑选文创雪糕的游客作介绍。记者看到,便利店靠窗的冰箱中,文创雪糕自占一隅,单价均为18元。牛奶口味的五亭桥文创雪糕采用绿色包装,每支80克,上有“瘦西湖”字样。大运河系列文创雪糕采用白色与橘色调包装,每支65克,采用更“耐玩”的盲盒形式。大运河系列雪糕全系列包括4种口味4种造型:抹茶味的栖灵塔好运冰淇淋、草莓味的东关古渡大运冰淇淋、巧克力味的文昌阁福运冰淇淋和海盐味的行运冰淇淋。除了冰淇淋主体造型,棒签上还有另一份巧思:层层叠叠的白云图案和“扬州好地方”五个字。

“瘦西湖景区内售卖的文创雪糕有五亭桥款和大运河系列,样式都是扬州标志性建筑。”扬州全域旅游有限公司商品中心主管杨莹莹介绍,“2020年,景区受疫情影响较大,我们想从其他方面拉动消费,当时也正值国家提倡发展夜经济。多重契机之下,我们在端午节于景区东门夜市推出这款五亭桥文创雪糕,没想到成了爆款。”2022年,团队策划进一步丰富雪糕样式推出大运河系列。疫情结束后,旅游业迅速复苏,瘦西湖的文创雪糕卖得更加火热。去年,瘦西湖风景区光这两款雪糕就共卖出30多万支、近600万元,利润额约300万元。

文创雪糕已经“火”了好几年。北京故宫、上海迪士尼等推出的“嫁接”景区元素的文创雪糕,无不成为“爆款”。当年就曾引发文创雪糕能否“红下去”的争议,现在看,这支雪糕不仅没有“过气”,而且热度依旧,仅省内就有几十家景区推出文创雪糕。为什么游客对文创雪糕的接受度高?杨莹莹团队调研发现,一方面因为游客在食品上比较舍得花钱,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创雪糕的社交属性强。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很多旅行笔记中的景区打卡照已从剪刀手变成“文创雪糕+对应场景”。此外,文创雪糕等旅游食品文创的售卖场景一般就在景区,能给游客更为沉浸的文旅消费体验。“以瘦西湖风景区推出文创雪糕为例,这些样式都是大运河两岸的历史遗存,拥有超高辨识度,拍出的照片也仪式感满满,能够满足大家的社交需求。”杨莹莹说。

文创雪糕是国内“舌尖上的文创”火爆的一个缩影。沈阳故宫的乳酪包、浙江绍兴的黄酒奶茶、宿迁洋河的白酒雪糕……细看旅游市场,多地立足本地特色发力食品文创,通过创新和功能延伸还推出各种新玩法。仅就雪糕而言,出现如两片杭州西湖“断桥相会”雪糕可合在一起、莫高窟文创雪糕的木柄就是一枚九色鹿书签等创意,有些产品甚至还具有收藏属性。

瘦西湖风景区也在进行新的文创尝试。“绿杨春是扬州特色茶,我们正与仪征一家茶厂合作打造新式茶饮。”杨莹莹介绍,瘦西湖绿杨春茶体验馆推出绿杨春系列茶饮,包括翠芽、明清、捺山飘雪等口味。“对景区来说,文创食品单价低、亲民,是拉动二次消费很好的手段;对地方来说,一些本土文化和特产也同时得以推广。”

就瘦西湖风景区而言,门票经济早已不是其主攻方向。近些年,景区通过夜游、夜市等多样化方式拉动二次消费,文创就是其中一种。2016年以前,瘦西湖风景区内的餐饮主要为关东煮、珍珠奶茶等。经过调研,景区决定将边角空间改为文创店,实行“一店一品”,每个店主打商品各不相同。记者来到中国邮政与瘦西湖合作打造的一间文创店,1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冰箱贴、书签、手账本、折扇、剪纸、印章、钥匙扣等商品琳琅满目,将四面围墙和展架放得满满当当。“这是邮驿特色店,目前这样的店面共有20多个。”杨莹莹介绍,2016年以来,团队开发的文创产品有上千款,从这些精巧有趣的产品里,他们也窥见文旅消费的变迁轨迹,即出门在外的游客更倾向于在特色产品上进行小额消费。2023年,瘦西湖风景区便利店销售额约4000万元,其中文创产品营业额约2600万元。

而包装精致、有景区元素的食品文创,正契合当下游客的文旅消费习惯,这正是景区文创的商机所在。就食品文创而言,杨莹莹也有自己的担忧——文创雪糕的生命周期短,易出现同质化、造成审美疲劳,有些景区的雪糕也因高价而遭到非议。“做好食品文创要注重四点,即保障食品安全、口味好且独到、设计美观好玩、讲好IP故事。”杨莹莹认为,食品文创归根到底还要聚焦产品与品牌价值的提升,“当前游客缺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消费欲望,多数游客都愿意为优质文创产品买单,这就需要让雪糕等文创拥有IP价值,从长远看,开发有创意和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将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强化景区IP,反过来扩大景区自身的影响力。”

夏日炎炎,你会带着你的爱宠去哪儿遛?近年来,“宠物友好”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中尤以购物中心、房地产社区等商业场所的宣传文案中最为突出,而商业无疑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的嗅觉。《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

“它经济”崛起背后反映了人类情感的需求和寄托。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开始向宠物友好的道路探索,同时宠物产业上下游也日趋丰富、壮大,似“一匹黑马”闯入经济新赛道。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

如今,消费者去商场的目的已从单纯的购物转变成体验型消费,而宠物已成为商场主题建构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日,南京首家双向宠物友好商场景枫中心迎来了8周年庆,并正式升级为全国首家“宠物更友好商场”。7月17日下午,记者看到景枫中心户外广场上,布置了饶有趣味的欢迎装饰与扭扭气模,现场有不少养宠人士正带着爱宠拍照打卡。

走进商场内部,一些狗主人用牵引绳拉着小狗漫步,也有顾客推了满满一车的宠物遛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位于商场一楼的客户满意中心旁边,同步设置了宠物满意中心,里面不仅有宠物推车、宠物饮用水,还准备了一次性尿垫、除便袋、牵引绳、除味剂等,其中除了宠物推车需交押金租借外,现场所有宠物用品均可免费使用。另外,顾客还能前往客户满意中心柜台,扫码领取写有“好狗”“好猫”的小红花给自家毛孩子戴上。

“这里又能逛街又能遛狗,所有店铺狗狗都能进入,一些餐厅还贴着欢迎小狗的海报,养狗人士真的觉得很暖心。”家住附近的市民徐女士说,自家毛孩子两岁多了,平时也想多带它出来进行社会化训练。宠物在这边饮水休息都很方便,商场服务人员和路人对小狗的态度也都很好,自己几乎每天都来。

除了视觉标识、基础硬件、行为细则等宠物友好型商场的显性体现外,主题营销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宠物友好理念传播方式。商场有关负责人朱经理介绍,景枫与本地救助机构合作,帮流浪动物找到新家,目前“家猫寻人启事领养大会”品牌活动已经办了6期;由景枫发起的线上宠物墓地“天使小狗”,也入驻了232只天使小猫(小狗),成为宠物主人们寄托哀思的港湾。此外,商场的公众号和宠物社群,也会定期分享信息,组织宠物社交聚会活动。

“我们希望将宠物友好融入商场运营的每一个细节。”朱经理说,打造宠物友好型商场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过程。宠物友好型商场正在从空间、商户、服务、活动运营等方方面面,建立起人与宠物“双向友好”的良性商业环境。据了解,7月5日至7月9日,景枫8周年庆期间销售超1.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0.9%;客流达46万人,比去年同期上涨14.8%,单日客流超过12万人,线上曝光突破2500万。

“宠物+”触发消费新场景

如今宠物主对待宠物的思维逐渐从“主从关系”向“家人、朋友”的角色转变,他们对于宠物友好型空间的需求,使得餐饮、住宿、景区等消费场所也逐渐向宠物敞开。通过大众点评APP搜索“宠物友好店”,记者发现除去宠物相关的宠物店、医院外,一些带有宠物友好标识的餐厅、咖啡厅、酒店越发受到铲屎官们的青睐和推荐。

位于南京建邺区乐基广场的STRONGTUTU·强壮的土土,是一间以西高地犬为主题的宠物友好餐厅,也是本地乃至周边地区宠物主人们喜爱的休闲去处。门店由餐馆和宠物用品店两部分组成,店内免费提供推车,同时出售土土的文创、各类宠物玩具、服饰和零食。进入餐厅的宠物需乘坐手推车,携宠人士与非携宠人士分区入座。店主曾表示,希望将门店打造为一个集情感和美食于一体的生活场所,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与宠物共享快乐时光。

随着携宠自驾游成为不少人的旅行新方式,不少景区开始对宠物开放,对于宠物主而言,能携宠物入住的酒店显然更受欢迎。“去哪儿”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平台上“可带宠物”“宠物友好”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猛涨3倍,截至6月份,相关酒店民宿预订量同比翻了一番。业内人士认为,酒店可以针对宠物及宠物主人的需求,去发掘酒店新的细分市场,如遛狗、宠物护理、宠物食品等收费项目,可能带来额外收益。

宠物友好也成为一些品牌的“流量密码”。星巴克的宠物友好店,不仅会在户外区域设置宠物食盆和牵引绳挂钩,店内还为宠物提供隐藏款菜单,其宠物奶油杯“爪布奇诺”广受宠物喜爱,一些顾客会专门携宠前来打卡。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认为,人与宠物的和谐相处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宠物友好设施及场景的打造,不仅增加了遛宠选择,也促进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业态的消费。

不过,宠物友好概念要真正落地并不容易,也有人表达了对宠物可能带来的安全与卫生问题的担忧。有些人天生怕狗、有些人对宠物毛发过敏,宠物的排泄物也会给餐饮、商场等空间的日常运营增加额外成本。宠物友好追求的是人与宠物的双向友好,在朱经理看来,这一方面对商场的精细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养宠人和非养宠人之间互相理解,前者要遵循相关规定文明养宠,后者也要对宠物多一些尊重和耐心。

小宠物“牵出”大产业

“它经济”不仅玩出了消费“新场景”,也在积极与产业“握爪”,逐渐生长出一条愈发丰富的产业链,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经济“新动能”。

在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的江苏华晖宠物食品项目建设现场,塔吊、商砼运输车等大型机械正紧张有序开展作业,工人们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一期的厂房已经封顶,目前正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运营。”江苏华晖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凯旺说,作为宿豫区列市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6亿元。

聚焦“小宠物”,布局“大产业”,宠物食品企业纷纷抓住发展“黄金期”,在这一细分赛道上塑造国产品牌的竞争力。猫薄荷饼干、金瓜鸡肉湿粮、烘焙鸡胸肉干……在江苏益和宠物用品有限公司,一台台生产机器高速运转,生产出品类丰富的宠物食品,通过质检后,将被销往世界各地。“我们研发的植物猫砂,粉尘量少、气味清新,更有利于猫的健康,也解决了猫尿气味难闻的痛点,很受市场欢迎。”益和董事长施立平告诉记者。猫砂研发“含金量”能有多大?该企业从32种原材料中遴选出一种谷物原料,猫砂工厂中不允许出现一克豌豆纤维,此外,还在生产中独创了专利SHMFMS纤维改性工艺,使得产品除氨率达到了99.2%。研发高投入带来市场高回报,仅这一项产品就“斩获”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青睐。据悉,去年,企业销售额达到4.7亿元,今年企业将目标定在7.5亿元,并将积极扩充宠物保健品、主食冻干产能。

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宠物赛道养出一头“独角兽”。4年前,南京朗博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率先在宠物医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当年公司研发的复方甘草酸苷片上市,成为国内首款合规宠物肝脏用药,打破了该领域国产药的空白,去年,企业营收达到5000万元。

除了生物医药,从智能喂食器、宠物烘干箱到智能饮水机、智能铲屎机,宠物产业也在向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靠近。在我国宠物饲养人群观念的调查中,近八成的宠物主人把他们的宠物视作“孩子”或“亲人”。健康化、情感化,是未来宠物行业的发展方向,业内认为,现代年轻人对宠物产生的情感深度连接,将在日益完善的宠物产业链上引发连锁反应,“宠物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市场的“一匹黑马”,从“小众”赛道跑进一片产业“高地”。

非遗传承
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