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教授的专著《中文国际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言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重点论述了中文传播与早期教育共同体、中国国际教育与当代人类发展共同体等问题。其中涉及的语言多样性与文化保存问题、语言发展不平衡与语言生存安全问题等,均具有前沿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言以蔽之,就是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多次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视野下打破“零和博弈”思维的创新理念,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全球视野,契合世界各国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期盼。
围绕这个议题,陈莉教授提出:“当我们在‘共同体’前面加上‘人类命运’四个字时,这个共同体的意义就发生了改变。这是对人类发展目标的终极思索,是人类需要回答的终极问题。”可以说,陈莉教授的著作也是对时代之问的积极回应。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着特殊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首先,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等以“天下”代表人类一体的意识,中国古代便已有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古代中国“天下”意识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创新。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包含的“和合”思想,也是深植在中华民族基因中的文化智慧。和谐、和睦等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正如陈莉教授所指出的:“在历史线上,古代已经有西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共同体’,有‘汉字圈’的‘文化共同体’,有西方汉学的‘学术共同体’‘中华文化教育共同体’,当代也有‘人类发展共同体’正在努力构建中。”
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世界各国在科技、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都处于深度的彼此依赖之中。经济发展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的发展难题,各个国家都急于找出解决方案。而在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疑为不同文明提供了相处之道。“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最重要的文化交流理念,循此而为就能最终实现文明的交融与共同进步。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历史维度上,陈莉教授的专著回溯了古代丝绸之路时期各国的语言接触、佛经翻译中的汉语传播史等重要问题;在现实维度上,陈莉教授的专著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与语言人才培养问题、国际中文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等重要议题。
美国文化批评家丹尼尔·贝尔提出:“文化本身正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
对中国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建构之中,而是进入了切实的实施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意识,先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手,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再由“周边命运共同体”延展至“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秉持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互契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国际认同提供了助力和支撑。正如陈莉教授在著作中所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时代而生的科学主张与方案。
当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经济上的互动,也需要国家彼此间在文化上的认同。为了率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惠及沿线国家以及沿线国家人民的务实性的经济合作方案,同时积极展开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陈莉教授的著作在“中文国际教育与当代人类发展共同体”一章中,专门论及了国际中文教育与语言人才的培养问题。例如来华留学教育与海外中文教育的异同;“中文+专业教育”与“中文+职业教育”的不同面向等,对学界多有启发。
鉴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分为经济共同体、科技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教育共同体等不同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点及面、由近及远、以区域带动整体、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全球公共化领域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在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调适人与人、人与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文化认同。
因为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所以建构关乎全人类命运的现实的有机的联合体,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可以通过技术交流、经贸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深度交流,以文化和教育为纽带,谋求共建精神共同体。正如陈莉教授在其著作的前言中所提到的,尽管过程复杂而曲折,但符合语言发展、国家发展、全人类发展的共同利益。
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多极化格局日益显现,但国家和平安宁、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陈莉教授的专著阐释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及共同践行的愿景。
于小植(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青年英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