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炽手可热的服装专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逐渐成为众多高校的烫手山芋,4年来已有74所本科院校撤销该专业。
但,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却能在万亿级规模的服装产业中游刃有余,毕业生频频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这所学校采访。

74所大学撤销服装专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2年全国有12所大学撤销了13个服装相关专业。
记者统计了教育部四年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从2019年—2022年,全国共有74所大学撤销了跟服装相关的77个本科专业,其中,2019年,18所大学撤销18个相关专业;2020年18所大学撤销19个相关专业;2021年26所大学撤销27个相关专业。

在具体撤销的专业门类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53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3个,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1个,涉及学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吉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
万亿级服装行业整体下行
在高校服装专业纷纷撤销的背后,是服装行业利润以及用工量的整体下行。
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消息,2023年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629家,累计营业收入1858亿元,同比下降10.5%;利润总额76.7亿元,同比下降13.5%;利润率4.1%,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服装产量39亿件,同比下降11.1%;行业平均用工人数217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8.3%。
2022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219家,累计营业收入14539亿元,同比下降4.6%;利润总额764亿元,同比下降6.3%;服装产量232亿件,同比下降3.4%;行业平均用工人数23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7.4%。2021年1-11月的数据有所好转,多个指标同比增长,但在2020年以及2019年的1-10月份,各项指标均在下降。

核心问题是培养模式差别
“服装行业发展的整体下行确实是导致本科院校撤销服装专业的重要因素,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学校服装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的学生质量跟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访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少学校偏重学术性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工程思维、时尚设计水准相对弱一些,这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针见血。
事实上,随着服装消费的提档升级,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普通面料的衣服,偏向于时尚、舒适、优质的中高端服装,这对服装企业而言需要提档升级,并且其设计师水平、工艺水平等需要同步提升。
需求经过层层传导,最终到学校,教学内容也需要同步提升。
转型,可以,需要时间,更需要一流的教师团队和专业集群。吴访升表示,传统高校往往只有一两个服装相关专业,有的学校甚至把服装设计专业放在艺术学院里面,导致专业课程过于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得到系统性的训练。
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有服装学院、纺织学院、机电学院、人文学院、创意学院、经贸学院6个二级学院,涵盖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比如说服装类专业的学生,光会服装设计或制作工艺还不够,还要懂面料、会艺术创意,甚至还要具备纺织品检测和品质管理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艺术、技术、材料、工艺和管理全方位培养和系统训练,学生才能具备服装现场工程师思维和能力。”吴访升说,也正因此,学校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新闻链接
2025年高校20%专业将被调整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方案提出,在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取得突破,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记者 季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