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金融人事 > 正文
医生救护车内吃香蕉引质疑:未知全貌 言需有尺

  此前,河南医生在救护车内进食一事在网络上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质疑医生的此类行为有违医德,甚至出言讽刺医生没有医者仁心。而后,当事医生回应质疑,本次急救救援行程往返路途长达420公里,历时7小时的奔波劳碌,医务人员已透支体力,在救护车上进食,只为缓解饥饿劳累。不少网友仅仅通过视频的短短十几秒,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为医生判了缺少“医者仁心”的重刑,实在是有失偏颇,面对任何未知全貌的事件,应该把握好出言评论的尺度。

  医生在救护车中进食此举本就无可厚非。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医护人员的作息时间本就难以规律,常常需要倒白夜班、连轴转,主刀医生可能连续10小时不能休息。救护车作为紧急救援的场所,“救人性命”自然是第一要务,但是细看救护车管理条例中的任何一条规定,都没有禁止医务人员不得进食这一条例。救死扶伤”确实是医务人员的使命,可“白衣天使”不可将其“神话”,医务人员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次才是医生,他们也需要娱乐、休息、进食。如若将“在救护车进食”和“没有医者仁心”画上等号,是一种苛刻。

  在面对如此未知全貌的事件之前,偏激的质疑是一种不可取的“阴谋论”。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网友仅凭“十几秒”视频断章取义的事情时有发生。去年发生的“上海仁济医院胸科医生赵晓菁因拒绝患者挂号排队与患者发生肢体冲突”而被网友集体声讨,矛头直指赵医生冷漠而进行网暴。事后警方介入调查后得知,纠纷的发生系该患者无视排队规则,插队扰乱医院秩序,赵医生劝说无果后发生冲突,这样的网络暴力也给当事人带来了名誉和心理上的伤害。

  导致此类网络“阴谋论”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短视频新闻时代,许多的新闻并不能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完整的表达,容易让人断章取义,与此同时许多媒体的”唯流量论”,故意选取新闻的一部分议题设置“敏感点”来博取流量。另一方面是公众在某些议题面前,容易将自身的角色代入,网络的匿名性为公众发泄各种情绪制造契机,网络空间的高人群密度也会加快某一种情绪、观点的群体感染。

  未知全貌,言需有尺,而这把尺也需要全社会丈量。一要媒体自身要有尺度,坚持全面报道、客观报道;二是网络监管部门有尺度,监管有力、警惕“阴谋言论”风气;三是公众心中要有把尺,认识到每一次雪崩都离不开每一片舆论的雪花。(徐榕璟)

责编:杨臻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