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决策参考 > 正文
决策参考|发展杂交粳稻,争创江苏粮食生产新辉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江苏是粮食大省、耕地资源小省,粮食单产居全国高位,水稻单产居全国之首,进一步提升产能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新形势下我省水稻产能提升面临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753亿斤,创历史新高。但要继续提高我省水稻产量,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目前全省土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水稻种植面积难以扩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粮食高位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低产的杂交籼稻面积不断扩大,拉低了全省水稻平均单产。三是优质粳稻品种的增产潜力有限,高产更高产难度愈来愈大。虽然我省在水稻品质育种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育推广了一大批优质米品种,优质米比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缺乏既优质又高产的突破性品种。

杂交粳稻是新一轮水稻产能提升的“新赛道”

杂交粳稻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水稻,是未来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发展杂交粳稻是最有可能实现粮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向。袁隆平院士2011年在常熟市农科所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由端木银熙领衔。他育成的常优粳10号产量比常规粳稻高,品质比杂交籼稻好,是目前杂交籼稻地区的理想选择,是推进新一轮粳稻化的主力军。

“杂粳”替代“杂籼”意义重大,不仅能增加水稻产量,而且能提高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浙江省是杂交粳稻推广面积最大的省,上海市杂交粳稻推广面积占比最高。当前,我省加快杂交粳稻替代杂交籼稻条件完全具备: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发展杂交粳稻。由于杂交粳稻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比常规粳稻更容易替代杂交籼稻。我省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粳新组合试种去年最高亩产达981.4公斤,一般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200公斤左右。该品种还表现出抗倒伏性强、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特别是在去年异常高温天气下,表现出极高的耐高温性。今年示范基地增产趋势明显。2023年全省20多个县及3个农垦国有农场的示范基地,表现出茎秆粗壮、分蘖性强、病虫害轻等特点,增产优势极其明显。

加快水稻产能提升的目标思路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省水稻产能提升的目标应该确定为水稻平均单产跨上600公斤新台阶,总产突破400亿斤,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

目前全省535万亩杂交籼稻,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如果按大面积推广增产100公斤/亩测算,全省每年可增产10亿斤稻谷。“杂粳”替代“杂籼”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地方政府、粮食收购部门、农业科研院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要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协调动作,形成合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组织现场观摩,突破传统思维。“杂粳”替代“杂籼”是新生事物,是“杂粳”新品种的突破带来的新机遇。当前正是杂交粳稻示范基地田间生长的关键时期,省农业农村厅及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现场观摩,用增产增收的事实,形成共识,提高认识,加强典型引导,开展农民培训,确保增产增收。

切实落实责任,确保敞开收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有关市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杂粳”推广实行绩效考核。建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协调粮食收购企业,确保敞开收购,优质优价,坚决防止出现拒收。

聚焦重点投入,支持品种创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杂粳”育种难度大,周期长,育种单位少。常熟市农科所是我省开展“杂粳”育种最早的单位之一,建议在“杂粳”科研育种和制种繁种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明确推广计划,循序渐进实施。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粮食生产的目标任务,分析粮食增产的优势和潜力,科学制定增产计划。杂交籼稻主产区,要把“杂粳”列入重点推广项目。要明确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杂交粳稻的目标任务和年度计划,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

加强媒体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稻良种育种周期长,需要反复试验筛选,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老百姓丰衣足食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袁隆平的主攻方向一直是杂交籼稻,端木银熙的主攻方向是杂交粳稻,他因此而获得了“江苏袁隆平”称号。

吴沛良(作者为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专家咨询会顾问、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研究会会长)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