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 > 正文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申遗计|人口稠密地区如何打造“世界自然遗产”?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盐城黄海湿地,作为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如何平衡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进盐城黄海湿地进行蹲点调研,解码后申遗时代盐城如何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又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盐城湿地
盐城湿地

聚焦·课题:

怎么保护动态变化的湿地生态系统?

海风吹拂、苇荡作响,麋鹿群逐、万鸟翔集,六月的黄海湿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近年来,随着盐城黄海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来到这块亚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间带湿地自由地捕食嬉戏。

盐城麋鹿保护区
麋鹿保护区
盐城黄海湿地
盐城黄海湿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开发启动后,在保护和发展问题上,盐城开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是鸟重要还是人重要?面对动态变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怎么去保护?这些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告诉记者。

盐城珍禽保护区内的丹顶鹤
盐城珍禽保护区内的丹顶鹤

从2019年申遗成功,成为长三角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城市,到2022年6月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盐城选择了一条将湿地生态保护融入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用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盐城也是首个将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写入党代会报告的设区市,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行动·效应:

从“围垦滩涂”到“退渔还湿”

“仔细看,那个腿比较短的,羽毛像鸽子一样的,是小青脚鹬!”

“看到了,有许多,还有不少大长腿,也有彩色羽毛的……”

在条子泥观鸟台上,东台沿海经济区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主任姜文魁教记者使用望远镜观察候鸟,并识别不同候鸟独有的体型特征。

条子泥湿地观测设备

“80后”的他不曾料到,20年来,自己从事的工作内容是相反的:刚工作的前10年,他是江苏盐城东台弶港镇水务站负责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工程员,负责围垦滩涂;可自从10年前到东台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工作后,他的主要任务变成了退渔还湿,负责把围起来的鱼塘再还原成湿地。

条子泥湿地
条子泥湿地

在游客众多的条子泥海堤上,姜文魁告诉记者,刚到条子泥工作的时候,他跟多数渔民一样不解:“这里渔业资源丰富,如果承包出去发展养殖业,经济效益很可观。为啥要把条子泥‘圈’起来?”慢慢地,他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自从这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越来越多的动物成了条子泥的常客,每年都会有上百万只候鸟在此驻足停歇,其中包括勺嘴鹬、东方白鹳等近20种濒危珍稀鸟类。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勺嘴鹬全球不超过600只,每年有近一半到条子泥来栖息、觅食、换羽。正是因为湿地生态修复得好,条子泥才会越来越受鸟儿们的欢迎。”

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东台条子泥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鸻鹬类重要中转站,常年来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的鸟类超百万只。为了帮助鸟类寻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栖息地,东台市从一线海堤内的围垦养殖区中专门辟出720亩区域,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保护修复了包括4500亩黑嘴鸥繁殖地在内的1万亩潮位栖息地,启动国内第一个在海岸带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修复项目——川水湾1.9万亩海岸带湿地修复。

条子泥湿地的候鸟
条子泥湿地的候鸟

湿地保护需要多方合力。盐城通过“政府+科研+公益+企业”的合作模式,吸引各界参与湿地保护。从2019年起,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研究中心在东台沿海条子泥持续开展湿地底栖生物研究,剖析鸟类“食谱”构成,关注鸟儿的“口粮田”。“我们在春、秋两季,分别在鸻鹬类迁徙高峰期,对这里的底栖动物实行一个大采样,通过检测鸟类食物资源变化,为相关部门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撑。”在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实验室,中心特聘研究员杨洪燕一边对着从海边采集来的底栖生物用显微镜分析,一边对记者说。

盐城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
盐城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

调研·问计:

人口稠密地区这样进行生态保护

吴其江认为,作为长三角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城市,盐城在黄海湿地的保护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自然生态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是主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盐城主动对标国际理念和标准,对黄海湿地开展全面科学的保护,组建了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与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展开了密切的联系。

二是科学研究湿地保护工作。申遗成功后,盐城汇集全球的科学家,就“滨海湿地的保护、迁徙候鸟的保护,特别是滨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话题展开系统科学的研究。

三是为湿地保护提供系列法治保障。2019年,盐城作为地级市拥有地方立法权时,颁布了《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同时成立了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在法治保障的基础上,盐城开展了环保卫士的评选工作,为获选者颁发“环保卫士”证书,鼓励全社会都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

四是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还是进入后申遗时代,盐城都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一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同时积极与一些国际组织展开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建言·启示:

创新性保护行动应同时带来可持续效益

“盐城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转制上下功夫。”吴其江认为,一方面盐城要向全世界展示世界自然遗产的金字招牌,以此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走可持续的旅游道路。另一方面,要把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资源价值。再就是盐城在产业的转型方面,一定要走绿色生态之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青教授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盐城滨海湿地鸟类的多样性比较高,受保护的鸟类物种的数量较多,有多个地方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湿地标准,目前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工作也卓有成效;盐城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所进行的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的做法,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但是盐城湿地保护如果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话,目前需要把存在的问题梳理一下,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北部海岸线侵蚀严重及南部围垦导致的湿地水文变化问题,滩涂互花米草入侵蔓延问题,以及海岸带生态功能退化等。”常青建议,通过“东台市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加大退渔还湿的力度,可减轻目前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和条子泥自然遗产地所面临的保护压力”。常青表示,创新性的保护行动应帮助保护、管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同时为人们带来切实可持续的效益。盐城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打造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等区域品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王高峰

采写| 张文婧 张红

视频|高鑫

片头包装 | 张琦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