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凌空计|从零起步,航空航天产业园如何“飞”得更高更稳?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今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我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伴随着C919的振翅高飞,同样从零起步,将理想逐步“照进现实”的还有江苏的一个航空航天产业重镇。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进行蹲点调研,探寻航空航天产业异军突起背后的发展路径。

聚焦·课题:

“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

相比苏南其他地市,镇江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怎么办?为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2008年,珠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镇江派出强大团队前往招商。

在接洽过程中,招商团队获悉国产大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已获立项并正式实施的消息,在与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商飞公司深入交流后,感觉到“航空航天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带动力强”,招商团队的思路立刻清晰起来: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在镇江建航空航天产业园。产业园建设就此启航。

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受访者供图)
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

然而,对于毫无航空航天产业“家底”和从业经验的产业园“航天人”来说,从零起步谈何容易?

调研中,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航空航天产业科技含量高、投资大、回报慢、周期长,要甘于坐“冷板凳”,坚守主业,多向发力。

江苏美龙航空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龙航空”)董事长柳顺龙对此深有体会。自2010年承接C919内饰研制任务以来,美龙航空不惜斥巨资购入麦道82商用飞机,柳顺龙带领工程师们数年如一日“泡”在里面学习借鉴,完成对成熟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实现创新超越。

美龙航空购买的研发用飞机(受访者供图)
美龙航空购买的研发用飞机

此外,美龙航空还跟中国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成立“两院一中心”推进技术研发,开发的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列车、船舶和民用家装等领域。柳顺龙笑言,“这些年都在用副业赚的钱来支撑航空主业的发展”。

同样“耐得住寂寞”的还有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鹰特材”)。2014年初,包括海鹰特材在内的多家C919配套供应商都收到中国商飞的产品延迟交付通知单。原先的盈利预期落空,因C919而生的海鹰特材一度陷入困境,积极“活下去”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

面对企业困境,产业园区的优势也愈加凸显。“依托园区的产业链,我们与园内多家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原材料供应、技术开发、市场资源共享等方面都能形成互补。”“现在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对未来充满信心。”柳顺龙说。

海鹰特材成立之初,产业园所在的镇江新区通过设立投资公司的形式入股,在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党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佳锋看来,“这种合作模式也是园区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又一探索”。国有资本的“托底”加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海鹰特材顺利度过了瓶颈期,不仅维系了C919大飞机配套的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两大领域的持续研发,还不断拓宽产业链,积极开发民用新产品,先后研制了汽车行李箱盖板、气瓶托架、集成框架等产品,推出的气凝胶材料和相变材料在石油化工、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节能建筑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周佳锋(右)向记者介绍园区发展情况
周佳锋(右)向记者介绍园区发展情况

“十余年来,产业园一直与企业共成长,积极回应企业开拓市场、项目申报、人才引培等方面的需求,与企业并肩作战。”周佳锋说。

行动·效应:

从B角到A角,产品成功华丽“转身”

“坐了自己参与制造的国产大飞机,很安全,很平稳,非常自豪!”作为供应商代表,海鹰特材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黎玉钦应邀乘坐了5月29日由C919执飞的成都至上海航班。海鹰特材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后机身后段、副翼、后机身前段、垂尾复材等4个工作包,占到机身所有复合材料零部件份额的40%以上。

海鹰特材生产的C919后机身后段工作包(受访者供图)
海鹰特材生产的C919后机身后段工作包

然而,成为中国商飞C919供应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黎玉钦坦言“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在B角供应商,也就是俗称“备胎”的位置上,海鹰特材曾“蛰伏”了很长一段时间。2014年下半年,由于A角供应商产品研发出现困难,海鹰特材抓住机会进行技术攻关,最终凭过硬的产品质量成功“转正”,由B角晋升为A角,成为中国商飞C919后机身后段工作包的独家供应商,实现了华丽“转身”。

黎玉钦(左)向记者介绍海鹰特材二期项目情况
黎玉钦(左)向记者介绍海鹰特材二期项目情况

据黎玉钦介绍,“目前的产能已经跟不上C919的交付计划”。为满足市场需求,海鹰特材二期项目建设已正式启动,“2025年将具备年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50架份后机身前段、后段、垂尾壁板和25架份副翼、翼身整流罩的复合材料零件生产能力”。

柳顺龙(左)向记者介绍美龙航空研发、生产情况
柳顺龙(左)向记者介绍美龙航空研发、生产情况

国产大飞机C919的正式商用,让“十年磨一剑”的美龙航空也迎来了收获期。作为C919的“装修公司”,美龙航空承接了C919大飞机主货舱内饰整体工作包、部分客舱内饰工作包,是C919的主要配套商之一。柳顺龙称:“当初从汽车配件领域转型至航空内饰产业,就是看中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潜力。”“随着C919的量产,美龙航空的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扩展。”

伴随着国产大飞机的一飞冲天,在同一条曲折而光明的跑道上,产业园也迎来了“凌空”一跃。调研中,周佳锋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园已集聚50个涉航企业,其中有5家企业跻身C919大飞机协作配套供应商行列,提供C919总装所需的约10%的零部件、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和90%的客货舱内饰件。园区不仅创成了国家新型工业化(航空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航空运动飞行营地两个国家级品牌,还成为全省唯一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省市联动发展试点地区。

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一角(受访者供图)
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一角

调研·问计:

“三措并举”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加速起飞”

镇江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至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周佳锋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催生”产业链。园区共有十余家企业参与C919、运-20、ARJ21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制配套,其中5家企业跻身中国商飞C919协作配套供应商行列。这些重大专项不仅“催生”了协作配套的产业链,更使得镇江整个航空航天产业异军突起,伴随国产大飞机起飞,目前已构建起航空航天百亿级的产业集群,镇江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态势。

二、引资与引智并举,实现“三链融合”。拔尖创新人才是拉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园区始终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打造航空航天产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贯通融合”。目前,各类人才计划已为园区招来数十个“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航空航天产业创新人才(团队)。

三、建设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总投资5.6亿元,建设飞行仿真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研发中心、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研究院、无人机先进技术研究设计与测试中心、民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模具加工及数控加工中心、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中心等专业技术和公共服务子平台,成为全省唯一的航空航天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

建言·启示:

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紧贴“双碳”目标发力

在镇江市国资委央企招商办公室主任,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副秘书长杨春潮看来,当地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标准、高起点的产业规划,地方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支持和企业家们“航空报国”的家国情怀。

“依托长三角较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链式集群效应,创新研发成效明显。”杨春潮相信,随着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航空航天产品研制不断取得突破,将陆续进入批产交付阶段,“航空航天产业正进入收获期,即将迎来快速增长”。

作为长期关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专家,杨春潮也指出当前产业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园内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和飞机零部件等航空产业链的中低端领域,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处于劣势。后续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争取航空航天产业的头部企业入驻,提升产业影响力。同时还要瞄准大项目,利用好镇江大港港口资源以及港口后置腹地优势,重点招引生产组装C919大飞机大型零部件的企业落户,带动一批大型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形成配套,打造更具竞争力、更具韧性的航空航天产业链。

杨春潮建议,从更长远角度考虑,产业园还要紧贴国家“双碳”目标,抓住航空业电动化、绿色化的未来趋势,在电动飞机、新能源飞机、全机健康管理、智慧飞机等方面提前布局,开展相应产业研究,力争在新赛道上有所突破。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王高峰

采写|王高峰 艾培

视频|王瑞枫

片头包装|张琦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